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0213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0113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摄影

悉尼港湾

图片新闻

高潮

祭り

悉尼社区叙利亚人示威支持阿萨德

热爱孔夫子

荐读

中国政改前景

政府的边界

呼唤真正的市场

接过历史接力棒

别让"依法治国"变花瓶

中国需进一步开启社会改革

未来20年两大权力转移

两大新阶层或为改革主动力

旧制度、新制度与大革命

国土整治需要有"道德律令"

城乡共荣才是城镇化正途

改革需要破除三大障碍

中国改革的歧路和正轨

中国新闻审查制度

中国出台新闻法阻碍重重

美"重返亚洲"政策让中国不安

中美两强不会为争霸开战

 

 

 

 

 

 

 

 

 

 

 

 

 

 

 

 

 

 

 

 

 

 

 

 

 

 

 

 

 

 

 

 

 

 

 

 

 

 

 

 

 

 

 

 

 

 

 

 

 

 

 

 

 

 

 

 

 

 

 

 

 

 

 

 

 

 

 

 

 

 

 

 

 

 

 

 

 

 

 

 

 

 

 

 

 

 

 

 

 

 

 

 

 

 

 

 

 

 

 

 

 

 

 

 

 

 

 

 

 

 

 

 

 

 

 

 

 

 

 

 

 

 

 

 

 

 

 

 

 

 

 

 

 

 

 

 

 

 

 

 

 

 

 

 

 

 

 

 

 

 

时事经纬

25-02-13

美国国务卿开始首次出访

克里星期天离开华盛顿前往伦敦,这是他11天9国之行的第一站。

美国国务院说,克里在会晤各国官员时将主要讨论叙利亚问题。克里还计划在访问期间会晤叙利亚反对派联盟领导人。

克里访问伦敦后将前往柏林和巴黎,在那里他将就华盛顿与法国以及其他国家支持动荡中的马里的合作计划交换意见。

之后,克里将前往罗马、安卡拉和开罗。国务院说,克里在那里将努力达成进一步政治共识,并会晤阿拉伯联盟领导人,就双方在该地区共同面临的挑战进行咨询。

克里然后前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以及阿布扎比酋长国,在返回美国之前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停留。

卡尔扎伊下令美国特种兵撤出阿富汗东部省份

卡尔扎伊办公室星期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进行的关于瓦尔达克省的一宗安全事故的调查显示,疑为和美国特种兵有联系的武装分子参与了"骚扰、干扰、折磨甚至谋杀无辜民众"的行动。声明还说,阿富汗国防部长将采取措施确保所有美国特种兵在两星期内全部撤出瓦尔达克省。

安理会恐难在2月内采取对朝制裁措施

安理会有关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的应对措施迟迟没有得到进展,韩国政府当初制定的争取2月内推动安理会通过强有力的制裁决议的目标很有可能会落空。消息人士24日透露,美国和中国上周就对朝制裁程度进行了磋商,但未能取得进展。

据悉,美国主张,朝鲜在试射远程火箭后仅隔两个月便进行核试验,这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应采取比过去更为强硬的制裁措施。但中国担忧若接受美国的所有要求,可能会在对朝关系上留下后患,因此坚决主张采取"适当的制裁"措施。而中国对于美国将外交安全战略重点逐渐转移到亚洲心存戒备,也使得两国寸步不让。

消息人士表示,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并且在磋商中始终互不相让,因此本月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小。

朝核威胁迫近时,美将在韩半岛配置核潜艇和B2轰炸机

美国决定在朝鲜的核威胁迫近时,将把在关岛基地等处的核潜艇和B52、B2轰炸机紧急配置到韩半岛来应对威胁。

朝鲜谴责韩美军演"势必点燃战争导火索"

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代表朴林洙当天向驻韩美军司令、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詹姆斯·瑟曼发出电话通告,谴责韩美即将举行的"关键决心"( Key Resolve)和"秃鹫"( Foal Eagle)联合军事演习。
朴林洙在电话通告中说,如果美方执意打着"防御性质"和"年度例行"的幌子再次进行"关键决心"和"秃鹫"联合军演,无异于点燃了侵略战争的导火索,那么"你们今后将分秒难熬,度日如年"。朴林洙还说,由于美国及其追随者推行残暴的对朝孤立、扼杀政策,朝鲜一直处在战争的边缘。

朝中社在当天的报道中说,美国通过新的制裁措施在军事方面给朝鲜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追随者一直与朝为敌,军事骚动不断,在半岛造成了一触即发的严重局面。

朴槿惠宣誓就任总统 承诺将开启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第18任韩国总统朴槿惠的就职仪式于25日上午在国会议事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贵宾和普通市民等7万多人参加了就职仪式。提倡建设"国民幸福和充满希望的新时代"的朴槿惠政府,今后能否振兴经济,扩充福利,继工业化、民主化和现代化之后开创国民幸福时代,满足国民的期待和符合时代精神,引人瞩目。

朴槿惠当天零点正式从前总统李明博手中接管了军队统帅权等总统的所有法律权限,然后在位于首尔三成洞的宅邸用热线电话给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郑承兆去电,盘点了对朝监视、警戒态势,开始了作为总统的第一天。

朴槿惠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她将倾注一切,通过经济振兴、国民幸福、文化隆盛,建立一个国民幸福的大韩民国。朴槿惠说,克服苦难与逆境的韩国国民,如今面临全球经济危机和朝鲜核武威胁等安全危机,让我们齐心协力,作为创造"汉江奇迹"的主人公再次创造奇迹,建设国民幸福和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就"经济振兴",朴槿惠表示,为振兴经济,新政府将推动创造经济和经济民主化。创造经济是指将科学技术和产业、文化和产业融合起来,在产业之间的临界线上进行创造的新经济。创造经济的重点便是科学技术和IT产业。

就"国民幸福",朴槿惠表示,无论国家如何发展,国民若生活不安则没有任何意义。年老时可以安居,养育子女没有顾虑时就是真生的国民幸福时代。她还强调,希望的新时代始于教育,如果热衷于千篇一律的竞争,我们没有未来可言,要将我们的社会从学历至上改变为能力至上。

就"文化隆盛",朴槿惠表示,会让所有国民过上文化气息浓郁的生活,会对各个领域的创造活动提供支援,培养融合了文化和尖端技术的内容产业,以创造经济为基础,增创新的工作岗位。

就朝鲜第三次核试验,朴槿惠表示,朝鲜必须认识到,核试验是对民族的生存与未来的挑战,此举的最大受害者将是朝鲜自己。朝鲜必须尽快弃核,走上和平与共同发展的道路。朴槿惠强调,目前我们所处的安全局势极其严峻,但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希望朝鲜遵守国际社会的准则,做出正确的选择,推动"韩半岛信任进程"向前迈进。新政府将基于确实可靠的遏制力,为积累韩朝之间的信赖,一步一步向前。

前总统李明博、三部要人、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率领的美国特使团、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日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郞、俄罗斯副总理兼联邦远东发展部部长维克托·伊沙耶夫等外国使节出席了典礼。

韩国600万个体商户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据悉,拥有600多万会员的"拯救胡同商圈消费者联盟"将与80多个职能团体、60多个个体户团体和市民团体等从3月1日起抵制日本产品。抵制对象包括柔和七星香烟、朝日啤酒、尼康、丰田、索尼、优衣库等日本著名品牌。

"拯救胡同商圈消费者联盟"常任代表吴浩锡表示,600万个体商户为了守护独岛,将尽我们所能进行应对,我们决定在日本反省历史并中断对独岛的掠夺之前持续抵制日货。

此前也有一部分市民团体曾开展抵制日货的运动,但像此次这么大的规模尚属首次。由于参与此次运动的是餐厅、超市、酒吧等此前常销售日本产品的商户,且参与运动的个体商户所经销的日本产品占在韩国流通的日本产品的80%,因此预计此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将非常大。参与运动的个体商户将从本周开始张贴抵制日货的图标,并劝导消费者不要购买日本产品。

安倍晋三访美成果与失望并存

安倍晋三此行未能在日益棘手的中日领土争端问题上从华盛顿获得更强有力支持的承诺,而争取美国的支持是他此行的最主要目的。不过,此行使日本参与一项即将达成的太平洋贸易协议的可能增大。

具体而言,安倍晋三成功地使奥巴马发表了一份带有和解意味的声明,表示在日本对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所担忧的问题上有回旋余地,这可以说是为东京参与该协议准备阶段的谈判扫清了道路。日本参与这个由美国牵头的协定被拥护者视为是通过贸易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一种途径,同时可以在中国的迅速崛起导致东亚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之际,增强日本与地区盟友的关系。尽管如此,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对──特别是来自农民和依靠农民选票的政治家的反对──使TPP对安倍晋三和他的几位前任来说成为一个尤其敏感的问题。

日本媒体周日报道说,安倍晋三可能在未来一两周内公布自己的决定,这样日本可以最早于今年6月正式参与协定的谈判。美国官员说,日本加入协定谈判的时间还取决于奥巴马政府是否能够从美国国会获得足够的支持。美国国会中很多与汽车业有关系的议员都仍反对允许东京加入协定。与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获得的重大成功不同的是,美国汽车生产商在日本国内市场仅占有很小的份额,它们指责日本存在各种各样的非正式贸易壁垒。日本汽车行业一直否认这样的指控。

虽然在访问之前安倍晋三的幕僚表示加强双边安全关系是他的首要目标,但会谈凸显出日本平衡日美及日中关系时面临的挑战。据日本和美国官员说,安倍晋三未能从奥巴马那里获得日本官员希望能够获得的强硬公开承诺:如果中日之间围绕一群无人岛产生的、仍在继续的争端演变成暴力(比如说因为巡逻该地区的两国舰船和飞机出现误判),那么美国将保卫日本。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奥巴马坐在安倍晋三旁边说,美日同盟是我们地区安全的核心基础,以及我们在太平洋地区所做的很多事情的核心基础。但他没有在公开言论中提及"中国"一词。新任国务卿克里在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时也是如此。日本官员觉得美国对中国保持克制立场,并对此表示失望(如今对美国而言,中国是更大的贸易伙伴,规模远超日本)。他们表示本来是想听到克里做出前国务卿克林顿那样的表态。克林顿对中国的语调更为强硬。

事实上,奥巴马和其他官员在与日本代表团打交道时保持着克制,这可能是因为日本政局以动荡闻名于世,他们不想去取悦又一个可能坚持不到一年以上的日本首相。奥巴马从当上总统以来,已经跟安倍晋三之前的四任日本首相打过交道。

安倍自夸日美同盟完全恢复 美媒冷淡

安倍晋三在此次会谈中取得的成果是,美日就TPP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说,两国确认,在日本加入TPP谈判时,不必事先承诺单方面取消所有关税,这是日本一直要求的谈判条件。

TPP是11个国家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不过有意见认为,美国和日本的贸易占到贸易总量的90%以上,所以实质上是美日自贸协定。之前,美国一向是将取消关税作为加入TPP的条件。

在钓鱼岛问题上,安倍声称日本一直以"冷静方式"处理这一问题。他说:"我们将继续如此,我们一直都是如此。"奥巴马说,美日联盟是确保亚太安全和美日合作的关键基础,而他只字未提钓鱼岛问题。

据《朝日新闻》报道,在首脑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一名日本记者就钓鱼岛问题向奥巴马提问,但是奥巴马未予理会。美国国务卿克里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时,也只是重申了"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的既有立场。

安倍晋三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就钓鱼岛问题表示,不会要求美国做什么,我们会自行解决问题。就此,《人民日报》等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安倍晋三这次访美遭冷处理。新华社发表时评说,让安倍期待奥巴马在钓鱼岛问题上公开为日本撑腰的愿望落了空。

自民党支持者对行使集体自卫权意见不一

安倍晋三力争使政府允许行使在宪法解释中被禁止的集体自卫权,但共同社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自民党的人对此也意见不一,赞同者占49.4%,反对者占44.2%。

支持公明党的人中有49.7%表示反对,超过39.5%的赞成者。

民主党支持者中,58.3%表示反对,占多数;34.9%表示赞成。日本维新会支持者中,赞成为57.3%,反对为41.3%。

从性别来看,58.9%的女性表示反对,29.9%赞成;58.1%的男性赞成,37.9%反对。

日媒:王毅可望出任中国新外长

《产经新闻》记说,在温家宝主导的新一届政府人事案中,王毅已被内定为外长。
《每日新闻》记者发自北京的类似消息也引用复数中国政府有关的人士说:"王毅任外长正向最终方向调整。"
时事通信社则引述中国政府内的多个消息称,这一人事案是在春节期间敲定的。
三个报道也都共同指出,选择曾任中国驻日大使的知日派王毅作外长,看来存在改善中日关系的意图。
59岁的王毅2004至2007年期间任中国驻日大使,当时日语流畅的王毅在日本被视为思维清晰、思想开明,但原则性很强。
王毅与日本政经界都交往甚广,不过日本曾再三有分析指出王毅身体欠佳和背景不够显赫,且非外交部亲美主流派,所以前景未必看好。
日本媒体对起用王毅能否修补日中关系抱有怀疑。
日本上月还有报道称,副外长张志军出任新外长基本敲定,王毅则早在已被排除在候补名单外。
不过2月13日《产经新闻》报道说,中国围绕新外相人选竞争激烈、调整陷入困难,背景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立的对日姿态。
报道说,张志军理会习近平主导的对日强硬路线,受到来自习近平周边的深厚信赖,而王毅出任国台办后,因与台湾总统马英九的政权建立了良好关系受到总理温家宝的高度评价。
报道说,本来已定的外长人事案令胡温对可能导致中国孤立于西方社会有悬念,温家宝以"张志军任外长难以恢复中日关系"为由,强烈推举王毅,加上王毅与日本深交,预定为下届总理的李克强也同意启用王毅,从而竞争激烈。
报道消息的三大日本传媒都表现期待。
《产经新闻》说,温家宝主导启用与日本政经界多渠道的王毅,"存在与安倍晋三政权恢复关系的想法"。
《每日新闻》和时事社都说:"如实现知日派任外长的人事,将是前国务委员唐家旋任外长以来首次。"
不过《产经新闻》也引述中共党内的消息说:"习近平新领导层同意这一人事是谋求改变党内上升的批评强硬路线、维持推进善邻友好外交的意见,并不意味着修正对日强硬路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泽君、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结合实际工作,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教皇最后替众祈福时宣布退位是为回应上帝召唤

教皇本笃十六世周日在主持退位前的最后一次替信众祈福时,罕见地向圣彼得广场上的成千上万信徒透露他个人内心世界地说,他是因回应上帝的召唤,今后将全然献身祷告而辞职退位的,但他不会放弃天主教会,并将持续为教会奉献。

意大利一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周四及周五两天连续刊文报道有关教廷调查某些枢机主教、神父及教友牵涉到一些丑闻,并报道说,本笃十六就是被这些麻烦事压垮而决定求去。

在教皇本笃十六世11日宣布辞职前一周,教廷接到3名教士及另一位离职教士提出的指控。这4名举发者来自苏格兰圣安卓及爱丁堡教区,他们向教廷驻英国大使曼尼尼举发,指控欧布赖恩在33年前曾有「不当行為」。他们要求欧布赖恩应辞职。他们同时担心欧布赖恩如获准去罗马,他们的举报恐怕无法得到妥善处置。

法新社和中央社报道,欧布赖恩是英国层级最高天主教教士,将参与选举教皇本篤十六世的继任人选。

新任教皇面临的重大挑战

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天主教传教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目前的形势将给本笃十六世离任后的新教宗带来重大挑战。一些教会成员希望本笃十六世的继任者能够通过恢复接触、高层邀请和重启梵中双方非正式对话(这种对话于2010年被中国政府切断)的方式,翻开对华关系新的一页。

但在周一,中国暗示将维持对梵关系的强硬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愿意发展与梵蒂冈的关系,但前提是梵蒂冈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且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

从官方口径上讲,中共是无神论者,但中国政府一直在收紧对有组织宗教的控制。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坚称自己(而不是梵蒂冈)拥有在中国任命主教的权力。

梵中双方分歧加深已导致三名中国主教被逐出教会。

八年前,上任伊始的教宗本笃十六世热切希望扭转这种局面。2007年,他向中国天主教会发出一封不同寻常的公开信,呼吁与中国当局展开对话,并暗示梵蒂冈愿与中国政府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在他的支持下,梵中双方的非正式会谈似乎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今天的形势却截然不同。双方的会谈在2010年中止,所有与梵蒂冈代表的非正式交流也被取消。中国警方和地方当局严厉整治不在国家认可教会体系之内的地下"家庭教会",至少十名天主教神父因自身信仰而被监禁。

一位参与宗教自由案件的中国律师称:"天主教家庭教会的处境非常艰难,因为当局认为它们受'境外势力'影响。"

其结果是,据香港天主教研究机构"圣神研究中心"估计,中国天主教徒的数量停滞在1200万人左右,而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天主教会众却在迅速增加。

汇丰2月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指数下滑

汇丰周一公布,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为50.4,1月份终值为52.3。

2月份指数下滑可能重新点燃人们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担忧。前几个月数据均显示中国经济反弹。

尽管2月份预览指数下滑,但仍标志着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出现扩张,表明中国制造业2月份仍保持增长,尽管增速不及1月份。

汇丰控股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公告中表示,尽管2月份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的预览值有所回落,但是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荣枯分水岭以上,中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的趋势未变。

中国、西方与量化宽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借债金额的持续上升,造成难以支撑的债务负担,最终在2008年把政府压垮。但至今为止,西方国家仍未能吸取历史上很多过度借债导致的金融危机的教训,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北欧与东亚。西方国家也未能认识到,要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就必须承认坏账的存在并将其冲销,还必须重组金融机构,通过公共投资来削减成本和提升增长率。1998-1999年,韩国、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因为独立性不足,或不够坚定,从而未能抵制以IMF为首的西方机构强加给它们的痛苦的经济重整方案。

不过事实却是,IMF等机构在1998年所提的建议是正确的。今天的结果是,除了日本之外,绝大多数东亚经济体都早已走出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财政实力雄厚,发展迅速。西方国家之所以能不顾这些历史经验教训,坚持原先的方式,是因为它们仍然控制着全球经济体系及其主要机构。由一位前法国官员(拉加德)领导、最终由美国主宰的IMF,无法迫使西方国家接受那些痛苦但必需的改革措施,那些措施会导致银行高管失业,导致西方生活水平下降。西方并没有服用本来可以治疗危机的正确的药物。许多触发本次危机的西方银行仍然没有得到重组,仍有很多坏账被遗留,尤其是在欧洲,而那些在2008年"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了。假设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有任何东亚国家提议把印钞作为一种经济复苏策略,肯定会遭到西方的嘲笑。但在今天,在已实施印钞策略四年之后,西方为何仍能继续忽视它过去给东亚开的药方,把这么多的希望寄托在量化宽松(其实就是印钞)之上呢?

IMF预计,到2013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为1.5%,其债务总量将占GDP的112%,而全球金融体系的中枢美国的净政府借债(债务减去政府拥有的金融资产之后)将达到GDP的7.3%。因为德国和法国在2012年第四季度都出现了负增长,IMF之前估计的2013年发达国家经济1.5%的增长率,一个看起来并不怎么高的目标,也可能逐渐变得难以达到。与此同时,从去年到现在,美国国会仍在为如何削减赤字而争执不休,这说明一个基本事实:西方发达国家最有可能采取的摆脱当前巨额债务的方式,就是通过通货膨胀。IMF估计,发达国家到2013年底的通胀率将是1.7%,这也许看起来还算正常,但这是对消费物价增速的衡量,而不是对资产价格的衡量。从2012年底以来,新印刷的钞票通过"安全的"政府债券而源源流出,被用于购买资产,这已将股价推升了10%以上。

时至今日,西方各大国仍不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它们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富有,因而也没有那么大的政策空间。它们因拒绝接受这一事实而推出的经济举措,正在让另一场金融危机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只能猜测另一场金融崩溃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爆发。例如,美国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会不会继续争执不下,迫使美国开始对其国际债务违约,导致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国债,美元崩溃,金价暴涨?

IMF估计今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将是5.6%,而总债务占GDP的比例只有33%,看起来拥有足够的实力,不仅可以抵挡另一场西方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有希望后来居上,成为西方世界的拯救者。如果以中国等"金砖国家"为首的发展中世界对发达世界进行金融援助,它们将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也许,它们开出的条件,将类似于1997-1998年西方支持的IMF在援助金融危机中的亚洲诸国时开出的条件:削减开支、大规模的债务减记、汇率贬值到恢复竞争力的水平、金融机构重组、彻底改变银行和政府的旧的治理方式。

在西方国家负债累累的预算中,社会福利开支是主要部分,而西方现在不得不大幅削减福利开支,这可能导致大量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其规模将比近年来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发生的抗议政府开支削减的示威大得多。如果发生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多种族、多文化的社会,这必定将带来相当严重的社会混乱。目前英、法、意三国的失业率分别是8%、10%和11%,假如政府提供的福利资金难以为继,这样的社会混乱就将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失败。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而且很有可能卷土重来,比上一次更加猛烈、有害。那将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世界,西方负债累累的富国也许会像在2008-2009年一样,突然被迫发现自己要依靠发展中国家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