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1112 新闻档案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1012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摄影

悉尼之春1

悉尼之春2

悉尼之春3

悉尼之春4

悉尼之春5

悉尼之春6

图片新闻

悉尼社区叙利亚人示威支持阿萨德

热爱孔夫子

荐读

中国政改前景

为中国出谋划策

政府的边界

呼唤真正的市场

接过历史接力棒

习近平塑造亲民形象

别让"依法治国"变花瓶

 

 

 

 

 

 

 

 

 

 

 

时事经纬

19-11-12

别让"依法治国"变花瓶

过去30多年,虽然中国的社会意识已经逐步从义务意识走向权利意识,但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政府各个部门对于"法治"的内涵仍模糊不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第二个作用才是约束经济人的行为,其中包括产权界定与保护、合同与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决、维护市场竞争。

在很多市场经济学家们的眼中,政府总是危险的,权力总具有自我放任和自我腐败的特点,所以在政府权力之外,法治乃是限制权力腐化堕落、维护市场秩序的最有效力量。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法"并不约束帝王将相,而针对的是普通百姓。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法"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即要约束政府行为。

钱颖一在《市场与法治》中写到:当法律可以约束政府行为时,经济实体就有经济自主权可言。反之,如果政府行为不受法律约束,独立的企业制度和自由交易就没有根本的保障,那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未来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权利与权力合理分野的法治社会,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下,政府权力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各个利益集团表达自己的诉求,尤其保障高度分散化的公众利益有更多表达诉求的渠道。

但现实总让外界怀疑中国政府落实"依法治国"的诚心和勇气。这些政治理念如中国的宪法一样,似乎都只是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事实是,过去多年来,政府权力总是在宪法和"依法治国"等执政理念之上,政府各个部门并未对"法"有敬畏之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句话一直如悬在空中的美丽气球。

自市场化改革起步以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很多时候也并未更多尊重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在行政和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仍会经常挥舞行政权力的大棒而非通过司法途径或者市场手段解决问题。最著名的案例发生在2004年的"铁本事件"。

2004年,由于经济过热,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宏观调控。当年4月,占用耕地6000余亩、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的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新厂项目被政府紧急叫停。随后,国务院派出由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人员组成的检查组,赴江苏常州彻查"铁本案"。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责成江苏省和有关部门对铁本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随后,国务院办专门发布通报罗列铁本项目六大违规问题。最终,该公司董事长戴国芳因"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被判处五年徒刑。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八年了,但理论界仍然经常会拿这个案例进行讨论。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铁本事件"之所以具有标志性意义,重要原因之一是此事件中行政权力的特殊展现。在此事件中,从地方政府的力捧,到省级政府的暧昧和回旋,再到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对其的棒杀,都具有标本性的意义。当时,中国市场经济确立了10多年,并已经加入了WTO,但最高行政机构却仅仅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形式就对一个大型民营企业的命运进行宣判,并未借助市场手段也更没有遵循正常的司法途径,这显然令人深思。

上述政治案例和经济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法治"缺位,宪法与法律被架空,政府仍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

法学上有个名词叫"法律虚置",说的是制定了一堆法律法规,但却不对法律进行捍卫和执行,法律被架空,最终沦为为权力的"花瓶"。

中国领导人必须拥抱民主

在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提出,中国领导人"绝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换句话说,不会放弃一党制。

尽管胡锦涛的表态必须得到认真对待,但也有必要记住,中共对中国的未来并不享有唯一的决定权。事实上,虽然其仍在信誓旦旦,但党目前承受着来自各个方向的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求它通过民主化改革交出权力。

一党制变得更加不稳固的最重要迹象是,民主化辩论又回来了。知识界意识到现状不可维系,从来都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中国而言,知识界的这种觉醒受到中国经济和社会一些强大趋势的推动。

以支撑中共统治的中国经济表现为例。面对近来增长放缓,许多人绞尽脑汁思索个中缘由。获得最大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中央集权式裙带资本主义的"恶性肿瘤"已经四下扩散,正在扼杀中国的经济。

中央集权式裙带资本主义是中国各类经济弊病(宏观经济失衡、歧视私营部门、监管过度、金融抑制以及创新乏力)的根源。中央集权式裙带资本主义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共背弃了市场化改革方向,转而把政府主导的投资行动作为增长引擎。在一段时间里,一系列一次性的有利因素,如人口结构红利(导致劳动人口相对于非劳动人口的比例较高)、全球化和信贷繁荣,带来了令世人瞩目的高增长,也掩盖了这一掠夺性制度所造成的代价。

眼下的经济增长放缓,暴露了中央集权式裙带资本主义的阴暗面。中国各界正快速形成一种共识:今天的经济改革需要政治改革,首先是民主化改革。若不授权于民,既得利益集团(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中央部委以及执政精英的家族)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种种特权。

如果为了继续执政而重振经济增长的动机,尚不足以促使中国新领导层冒险启动政治改革,那么中国日益升级的各种社会紧张将迫使他们顺应形势。对社会不公、贪污腐化和环境退化感到不满的中国民众,如今比以往城市化程度更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更紧密,他们已开始在非常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上对党发起挑战。最近因环保问题引发的多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导致大型工业项目被取消——只不过是未来局面的先兆。天天发生500人以上的抗议活动,是显示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又一个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