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8-01-13
安理会或于本周末发表主席声明谴责朝鲜
莫斯科的一位外交消息人士17日表示,联合国安理会最快于19日发表安理会主席声明谴责朝鲜发射火箭。
该人士表示,美中两国一直围绕制裁朝鲜的方案针锋相对,而双方已就针对朝鲜发表主席声明予以谴责和警告形成了共识。据此预测,包括韩国、俄罗斯等在内的有关国家也会对此同意。
朝鲜于上月12日强行发射"银河3"号火箭后,安理会就如何制裁朝鲜的问题进行磋商。在此过程中,美国提议针对朝鲜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包括安理会再次发表有关决议。但中国则以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制裁措施有可能引发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为由,坚决反对安理会发表新的决议案。
为缩小意见分歧,美中两国最近两周里多次进行了协商。俄罗斯则持有遵从美中达成的协议的立场。
朝鲜或将要求巨额援助作为重启韩朝对话的代价
统一研究院17日发表了《2013年统一环境与韩朝关系前景》报告书,认为朝鲜在今年年初"会以温和的言行诱导朴槿惠当选人制定温和的对朝政策"。统一研究院强调,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在对韩接触中的幕后作用正表现得更为明显。
统一研究院预测,为重启韩朝对话,在经过今年上半年的摸底之后,朴槿惠政府很可能会在下半年着手进行对话的努力,而朝鲜也可能对此表示回应,从而使韩朝之间的对话渠道得以恢复。统一研究院在报告书中分析称"朴槿惠政府也已经认识到了国民对韩朝关系僵化的疲劳心态,很可能会积极推动韩朝之间的交流合作"。此外,报告书还预测,如果政府解除"5·24对朝制裁措施"并协议重启金刚山观光,朝鲜也将对离散家人相见等交流活动做出积极回应。
但是,统一研究院表示"朝鲜军方还将重复导弹试射之后进行核试验的惯例,向外界展示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能力","朝鲜军事挑衅的可能性将比2012年有所增大"。并补充称,朝鲜核试验"已经做好了所有技术上的准备,现在只等金正恩作出政治决断了"。
报告书认为,金正恩体制内部正因为经济情况恶化而面对民心叛离的困难。统一研究院表示"虽然朝鲜军方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对,但短期内不会对金正恩政权构成威胁"。报告书还表示,由于2012年的农作物收成不错,因此今年朝鲜不会出现大规模饥荒。认为朝鲜可能会进行部分农业改革,但由于政策调整不完善,将引发一系列混乱状况。
在朝鲜的对美关系方面,统一研究院指出"由于朝鲜在奥巴马连任之后进行了远程火箭发射活动,因此短期内朝美关系将继续处于冷却状态"。但是,统一研究院表示,考虑到美国历届总统在连任之后都会积极进行对朝谈判以博取外交成就,因此预计朝美之间的僵持局面不会长期持续下去。特别是,朝鲜导弹的目标直接针对美国本土,也增加了朝美直接对话的可能性。
分析认为,正式迈入习近平政府时代的中国虽然不会轻易改变"庇护朝鲜"的政策基调,但如果朝鲜继续进行导弹发射等挑衅行为,中国也将对朝鲜施加高强度的压力。报告书指出,朝鲜也将利用中国方面的这种心态,通过适当混合使用军事挑衅和经济改革两张王牌,最大限度地从中国获取援助。统一研究院表示"如果朝鲜令六方会谈陷入空转或继续通过核试验打乱局势,韩中之间围绕朝鲜问题的合作将会充满曲折"。
日美外长将就建立对话机制缓和日中关系进行磋商
据美国政府高官17日透露,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于1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外长会谈中,双方将就围绕尖阁诸岛(钓鱼岛)问题建立旨在缓解日中紧张局势的对话机制一事进行磋商。为了防止出现偶发性冲突,双方计划发出强调平息当前事态必要性的"明确信息"。
他还透露,有关日本可能修改承认日军与随军慰安妇问题有关的1993年"河野谈话"一事,美国政府已非正式地向日本政府表示关切。此事再次凸显提出"亚洲最优先战略"的奥巴马政府重视日本与中韩两国改善关系的立场。
这名美国政府高官表示,中国应该认识到如果继续进入尖阁诸岛周边的日本领海及领空,"将真有可能引起偶发性事故"。
另一方面,如果日方采取"警告射击"等,则可能使事态陷入"失控局面",因此已向日中两国表达了"强烈关切"。
他还强调称美国政府内部对尖阁诸岛周边紧张局势的关切也有所升温。有关建立对话机制事宜,他表示"已有外交程序上的提案",称将在外长会谈中就如何使之取得进展进行磋商。
有关"河野谈话"问题,该高官明确表示,"不能接受"慰安妇等历史问题发展为政治问题而对日韩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日防卫相会晤美驻日大使 称尖阁问题上已保持克制
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17日上午在防卫省就任后首次会晤美国驻日大使鲁斯。小野寺表示,日方在应对中国飞机接近尖阁诸岛周边领空时"保持了克制"。鲁斯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并重申"尖阁诸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双方一致认为应努力平息当前事态,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鲁斯还就位于冲绳县宜野湾市的美军普天间机场县内搬迁一事强调,"取得进展是关键"。小野寺指出,冲绳县民对美军在普天间部署新型运输机"鱼鹰"感到不安。双方同意通过密切合作消除县民的不安。
日本前首相鸠山访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17日访问了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为继海部俊树、村山富市之后第三位访问该馆的日本前首相。进入纪念馆后,鸠山向"万人坑"合掌默哀。不少中国网民对鸠山访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表示肯定。
日前首相鸠山"为南京屠杀道歉"
鸠山由纪夫星期四上午在大批随行人员和记者簇拥下进入纪念馆参观,其后题词"友爱和平",并署名时特地把名字"鸠山友纪夫"。据中新社报道,鸠山告诉纪念馆馆长此乃有意为之。
中新社引述鸠山说:"希望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不要在世界各国再发生。作为日本人,应该对这个事件负责任,表示衷心的道歉。"
日官房长官批评鸠山"尖阁为争议地区"言论
有关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与中方要人会谈时发表尖阁诸岛(钓鱼岛)为"争议地区"这一有别于日本政府官方见解的言论一事,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17日在记者会上提出强烈批评,称"这是违背我国立场的发言,对于前首相说出此番言论感到非常遗憾"。
鸠山16日分别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及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谈,提议两国承认尖阁诸岛是争议地区,并就"搁置"纷争达成协议。
澳大利亚能成功控枪,美国也可以
中央编译局长衣俊卿因作风问题被免职
新华社周四报道,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作风问题被免职。
报道说,衣俊卿"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已免去其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贾高建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
55岁的衣俊卿曾担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长,2010年2月出任编译局局长一职。
中央编译局是中共中央直属的13个事业单位之一,属副部级单位。
"新华视点"记者随后发表评论称,衣俊卿被免"应与前不久网上一篇举报长文有关"。
衣俊卿与该局博士后常艳有婚外情,常艳去年年底在网上发表12万字的长文,详细记录了两人"情史",包括17次在酒店开房的日期和房间号。
衣俊卿是"十八大"后继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之后,第二个倒台的副部级高官。
"南周事件"拷问中国转型大路向
"南周事件"说明,新的政治预期已然设在了政治现实之前,并且成为衡量政治现实是否前行的一个标准。也正是因为这个预期,中共各级宣传部门的事前审查,除了与习近平的开放姿态格格不入以外,也让最先可得政治风气的新闻人变得尤其不能忍受。
"南周事件",应该算是威权体制下的一个再典型不过的意识形态管制事件。在威权体制的前一个政治形态——极权体制下,意识形态控制如水银泻地般遍及整个社会,从而没有任何向这种控制方式表达不满的空间。而在威权体制下,媒体的绝对垄断和绝对掌控已经大幅松动,包罗万象、阐释一切的意识形态已经笼罩不住社会,多元思想的落脚已经撬移了正统性与合法性的基点……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麾下的"南方报业集团",其子报刊中产生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南方都市报》和《南方周末》。这种现象正说明了在威权体制下,存在政治变动可能性的现实。
威权体制,向前一步可跨入民主化社会,后退一步就又回到了极权体制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周事件"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下一步转型路向的拷问。对这个拷问,纵然可以暂不回答,但也绝不能拖之过久。政治停滞带来的绝望感,将迫使社会成员以越来越难以控制的方式来拷问这个转型的大路向。
说到底,宣传部门可以修改有关"梦"的文章,但是却难以改正人们脑子中的"梦想"。这个事实,实际上已经为中国社会的下一步转型规定了方向。"发现"这个方向,确定这个方向,坚守这个方向,中国才有可能走出威权体制,向民主化时代开进。
中国法律学者呼吁实现司法独立
《2012年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是在北京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发布的。
报告认为,在经过4年的新一轮改革后,虽然在包括司法公开和监督制约等方面有一定改善,但司法公正不足、司法公信低下和司法权威失落等现状却仍然没有改进。
报告指出,司法的技术性改革无法解决司法体制的根本问题,改革并没有触及包括司法行政化、官僚化等在内的体制性弊病,以至中国司法无法独立。
报告的执笔者们在引言和结语中都强调司法独立,引言说,十八大后的新领导人是否或者如何启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司法改革和法制建设的走向。
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司法改革的根本保障,而司法改革的关键是确保司法独立,理清司法与党的关系,消除党对司法独立的误解。
报告的结语则指出司法独立是司法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干预司法,党也不能干预个案。
报告还特别提到了劳教制度的弊端,指出劳教决定权完全掌握在公安机关手中,由于缺乏制约而导致权力肆无忌惮的滥用。
比如劳教制度被用作打击上访者的"维稳"手段,在重庆"打黑"期间则被用作压制言论的工具等等,说明劳教制度缺乏基本的正当程序保障。
所以报告执笔者说,劳教制度必须废除,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应该交给司法机关,这才是法治的底线,是所有民众的共识。
中国民众祭拜赵紫阳 纷纷赴赵府人数空前
2013年1月17日是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逝世八周年祭。数百名各界人士来到赵紫阳家中,祭拜这位因反对武力镇压参与民主运动的学生而下台的前中共改革派领导人。观察人士表示,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释放出一些好的信息,但解决六四问题不能光靠领导人,公民自己也要去推动。
赵紫阳女儿王雁南的丈夫王志华说,今年来祭奠赵紫阳的人士包括前新闻署长杜导正、前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姚监复、前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杜光、"天安门母亲"发起人丁子霖教授,以及赵紫阳原籍河南的乡亲等。不过他也表示,没有任何体制内的官员或他们的代表到场。
"今年,我直观的感觉,就是来的人比以前多了,是比以前多很多,在院子里站的满满的。有一些人已经很久没来了,像胡佳。至于你说当局批准谁可以来,谁不可以来,我们不是太知道。但我们直觉就是来的人很多。"
赵紫阳去世8年,现在的民众应该从哪方面缅怀这位前中共领导人呢?前赵紫阳助手、政治秘书鲍彤认为,赵紫阳跟别人不一样,他把人当人,而别的人是把人当做工具,当做傀儡、劳动力或战斗力。
"也就是说,把本来的人当做人,而不是领导的对象、管理的对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中国的希望在于每个人用自己的脑子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不需要用别人的眼睛来代替自己的眼睛,用别人的脑袋来统治自己的脑袋。"
六四事件到今年已经24个年头。习近平等新一代领导人在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上接班,他们将如何面对六四事件,是外界关心的又一个问题。
赵紫阳的女婿王志华说,大家对十八大,对新一届领导人是蛮期待的,毕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期待他们有所作为,尽管他们推出的新政策,好像看起来是形式上的,也是个进步,挺大的进步。但是在六四问题上,很难判断他们将会怎样做。
"但是我觉得六四这个事,不是对赵紫阳个人的事。六四这个事,在历史上一定会有个交代的。至于是什么时间、怎么样,就看他们怎么判断,或者他们怎么做了。我没有办法去猜的。"
鲍彤则表示,解决六四的问题,不仅是领导人的责任,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我们不仅对新的领导人抱有希望,而且要对自己抱有希望。我们不仅希望新领导人负起责任来,而且我们每个人也要负起这个责任来。如果他们能够做好事情,他们负起很光荣的责任。我们支持他们。如果他们不做呢?那么我们对他们只能施加压力,没有别的办法。如果我们不施加压力,那么这个责任在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责任就是你说了没有,想了没有,看了没有,做了没有?"
姚监复2004年3月和5月曾有机会见到被软禁家中的赵紫阳。他说,平反六四有两条出路。一是被打倒的人上台执政,二是实行民主宪政。
"一种是改朝换代,一种是民主宪政。像国民党从蒋介石到蒋经国到李登辉到马英九,才能给2.28平反。六四的平反,必须是跟中国的民主化同步。不可能民主化没推进到一定程度,就突然给六四平反。"
姚监复说,从目前来看,虽然给六四平反遥遥无期,但是可以采取一种办法淡化六四,如采取怀柔手段,给六四受害者点抚恤金,或者好处。
据参加祭拜赵紫阳活动的人说,今天有好几百人络绎不绝地来祭奠赵紫阳。富强胡同六号门外有便衣公安和车辆,还有带红袖章的街道人员,一些上访人员希望进入祭拜,却被当地公安带走,后在赵家的交涉下被放出来。
官僚阶层主导的改革陷难
成功的改革都需要三个步骤,即先要有改革的思想意识或者改革共识,后再根据思想意识来制定政策,然后再进行政策的执行。
张占斌在《人民论坛》刊文说,改革并没有成为全民共识,在领导干部这个群体,尤其没有共识。一些决策者认为制度创新有一定风险,不如按上级规定在既有框架内发展保险。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于当期没有回报的改革,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从对待改革的态度上来看,有人认为,中国现在就是要靠发展,不能期望有多少改革举动,以免影响发展。还有人认为,执政党推进改革并作出让步,本身就会怂恿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从而很容易像滚雪球似的形成革命运动,这样不利于执政党的领导。
学者郑永年认为,从思想意识层面看,今天的中国,改革话语极其分化,也就是没有任何共识。不仅民间和政府之间呈现高度分化,各个社会群体之间、政府内部不同机构、不同利益之间也如此。社会层面,不同力量努力寻找各种思想资源,来论证自身的改革话语———有向毛泽东时代寻找思想资源的,有诉诸于传统"儒家宪政主义"的;向西方寻求思想资源的群体更多,包括民主派、经济自由主义者、新左派、民族主义等等,不一而足。总体而言,民间各社会群体的改革话语,多呈现出"乌托邦"的倾向性,所有这些充满价值观的思想流派所强调的,都是中国的改革应当向哪个方向进行。相比之下,体制内部的分歧则主要表现在利益之争上。
民间社会对改革的方向没有任何共识,更加剧了体制内部受利益驱动的"改革"。这和1980年代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改革之初,中国社会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有改革的强烈要求,并且社会各方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改革就是要脱离旧有体制。社会的改革共识,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党内改革派官员往往能够和社会力量结成隐性的"改革同盟",艰难地把改革往前推进。
社会没有改革共识,而体制内既得利益则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进行各种"改革"。社会越没有改革共识,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意志就越强大。导致强势社会群体越来越强,弱势群体则越来越弱。很多年来,尽管执政党高层也在主张改革并不断进行改革,但实际上很多改革都是官僚阶层主导。改革政策制定者,自然会成为改革的第一受益者,如果考察一下产业、教育、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所进行的"改革",人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一些美其名为"改革"的政策,不过是各个官僚阶层或者既得利益,为了追求私利而形成的特殊政策,而绝非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的真正改革。
如何推进改革已经成为当下的改革难题,要回到1980年代的社会共识已经很难。中国社会的利益已经高度分化,各阶层除了追求自己狭隘和短期利益之外,很难超越自身的利益,看到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在政治强人时代,中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现在的体制则是相反,即内部权力相对分散,有太多的相互制衡。政治局常委从1980年代的5人,发展到后来的7人,再发展到9人。这种扩张尽管有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客观要求,但也产生了很大的弊端,集体负责往往演变成实际上的集体不负责任的局面。权力过于分散,体制运作的效率就成为大问题,政治责任也就无从确立,国家的整体利益也在这个过程中流失了。
内部权力要集中。改革和做事情是要权力的,没有权力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中国现存体制意在从内部制衡权力,结果什么样的改革都成为不可能。但是,也要看到,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权力的腐败也是可以预见的。这就要求在集中内部权力的同时,要向体制外和社会分权。要保证内部权力不腐败,保证内部权力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向社会分权。内部权力相对集中,有助于顶层改革意志的确立、改革力量的动员和政策的落实,而外部分权则可以防止强势社会群体对顶层施加过度的影响,有助于顶层决策更能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刘再复谈莫言
刘再复:诺奖影响巨大,莫言获奖后引起争议,并不奇怪。不过,正常的争议应在"审美判断"的范围内进行,即讨论其文学水平是否名符其实。但目前对莫言的争议中却设置了太多"政治法庭"与"道德法庭",指责莫言为"乡愿",就是一种严酷的、肤浅的带政治性的道德判断。这种判断所以浅陋,是因为它完全没有面对莫言的"根本"即莫言的文学创作。莫言的深邃精神内涵和"莫言"这个名字所呈现的良知方向,全在作品中。只要阅读一下莫言的作品,就会明白莫言在作品中表现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道德勇气和道义水平。在政治高压之下,有这种勇气和水平很不简单。从《透明的红萝卜》到《蛙》,他的所有作品都直面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也都直面中国国民性的黑暗。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良心的呼唤,都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火热的正义感与道德感。莫言创作了十一部长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八十多篇短篇小说,五部散文集,九部影视文学剧本以及两部话剧作品。莫言著述等身,但只要读一部《天堂蒜苔之歌》,就会感受到作品中磅礴的浩然正气和大悲悯之心。小说中的中国人是那样贫穷,那样可怜,那样卑微,那样悲惨,那样无助;而站在中国人头上的乡村小官僚又是那样凶恶,那么残忍,那样虚伪,那样狡黠。读了莫言小说,再麻木的心也会哭泣。像我这样曾被莫言的道德勇气所感动的人,听到有人说莫言是"乡愿",觉得这完全是对莫言人格的歪曲。
当然,作家的现实主体性与艺术主体性是有差距的。莫言在写作中把个性、人性、野性甚至"魔性"发挥到极致。作为作家,莫言时而像大魔术师,笔下的语言魔术、情节魔术、主题魔术、手法魔术等变幻无穷;时而像"撒旦",宣称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讲起故事更是"颠覆性叙事",把那一套根深蒂固的"政治权力叙事"和"政治意识形态叙事"完全颠覆了。但我们不能要求莫言在现实生活中,也应充当魔术师也应充当撒旦。我觉得他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政治性难题确实"不懂"、"不开窍",确实有些"懦弱"、"幼稚"。然而,恰恰是这种"幼稚"和"混沌"才使莫言成其为莫言。倘若他政治非常成熟老练,善于"斗争"也善于迎合,我们这个地球就没有"莫言"这一巨大的文学存在了。我喜欢莫言,正是喜欢他在写作中才华横溢,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点傻,常常会冒傻气。要是莫言太聪明,决不会有今天的文学成就。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大英雄郭靖,正因为他有点傻,所以才能学到"降龙十八掌"的真功夫。黄蓉因为太聪明,所以只能学到"打狗棒"的小功夫。莫言就是文学英雄郭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