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25-12-12
联合国特使卜拉希米再晤阿萨德
联合国暨阿拉伯联盟特使卜拉希米24日在大马士革会晤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商讨结束长达21个月冲突的办法。
这是卜拉希米与阿萨德总统第3次展开会谈,同时暴力冲突大幅升高。反抗军在全国各地占领多个军事据点,包括靠近首都的据点,迫使政府军以空袭和炮轰展开猛烈反击。
此外,俄罗斯立总统普京周一表示,阿萨德不再是俄罗斯支持成为叙利亚领导人的第一人选。
金正日去世谜团解开 被豆腐渣工程激怒
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去年12月17日猝死之前曾因听到"熙川水电站施工不善导致漏水现象严重"的报告而勃然大怒。
一位熟悉北韩内部情况的消息人士当天表示:"听到报告的金正日大声呵斥'快点修理'后,在怒火尚未平息的情况下紧急前往慈江道当地视察,结果猝死。"北韩去年12月19日曾宣布,金正日在前去现场指导的列车上,因身心过度疲劳而去世。
熙川水电站是慈江道熙川市清川江流域的水力发电站,一直被北韩宣扬为"强盛大国的支柱项目"。这项工程2009年3月动工,北韩当时公开宣布熙川大坝和发电站建成后将一举解决平壤市及其周边地区长期缺电问题。金正日在去年年底猝死之前的3年里,先后8次(2009年2次、2010年4次、2011年2次)前往工地,对熙川水电站非常重视。金正恩也4次前往工地进行视察。由于金正日和金正恩父子经常鼓励有关部门缩短工期,原本需要10年的工程在短短3年多以后,即今年4月5日就宣布竣工。还因此而出现"熙川速度"这个新词。
然而,盲目缩短工期造就了"豆腐渣工程"。高100米、长555米、可储水8.5亿立方米的大坝到处都是裂痕,漏水现象严重。消息人士称:"不仅仅是漏水问题,大坝还存在安全隐患。"
金正日去年12月听到有关熙川水电站的报告之前,还获悉"主体铁"、"主体纤维"等象征强盛大国的其他事业项目陆续出现问题,因此压力已经达到极点。消息人士透露说:"在这种情况下又听到报告称原本相信的熙川水电站也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感到非常失望。"
据说,看到这个过程的金正恩下达指示要求"杜绝虚假报告"、"严厉处罚有关人员"。据悉,熙川水电站今年4月5日举行竣工仪式时金正恩没有出席也是因为心情不好。
安理会第二次对朝制裁磋商或推迟至明年
韩国政府当局人士24日表示,如果找不到特别的突破口,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对朝鲜发射远程火箭进行制裁的第二次磋商有可能会被推迟到明年。
朝鲜发射远程火箭"银河3"号后,安理会于韩国时间13日凌晨1时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应对朝鲜发射火箭的方案,但直到现在,仍未能召开第二次会议。
目前,韩国、美国和日本在积极要求安理会通过发表安理会决议,新增对朝制裁内容。但拥有否决权的中国尚未对此做出反应,使得相关磋商未能得到进展。美国方面为了落实对朝制裁,欲加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准备态势,以此对中国实施高压。但中国政府提出,安理会的措施有可能刺激朝鲜,使事态扩大,对新增对朝制裁显示为难的立场。据悉,中国政府尚未对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部就在安理会磋商中表明何种立场做出具体指示。
安倍拟起用岸田文雄任外相
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25日初步决定,将起用前国会对策委员长岸田文雄出任新内阁的外相。
中国拟立法整顿互联网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一开始审议一项议案,该议案将要求用户向互联网和电信公司提供真实姓名。新华社说,该草案意在保护个人信息。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议案常常反映出中共高层的担忧,意味着人大常委会将可能就这个问题采取行动。
中国网络监管部门也在审议新的规定,规定将禁止外国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上发布内容。专家们说,该规定是对现行政策的重申,但上述议案表明监管机构执行起来将更加严格。
在这之前,多家中国国有新闻机构近几日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中共喉舌《人民日报》上周发表评论文章说,(网上言行)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当中。此前,有关部门还对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进行了持续的整顿。在中国,一些人利用VPN绕开国内的互联网审查。
此举表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希望严格控制电子媒体。这类平台使中国领导人的权力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监督。在官方对报纸和影视广播保持着严格控制的中国,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全国性讨论平台。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在努力解决与个人电子信息有关的棘手问题,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企业和其他用户滥用。追踪中国互联网监管的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研究员班志远说,问题是这些规定是否真的在保护个人信息,或者它们的意图还不止于此。
目前还不清楚草案中的实名制是否会真正得到实施。去年曾经宣布针对中国微博的类似规定,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规定没能彻底实施。根据正在考虑的法案,政府将制定身份管理政策,其中规定用户要向服务商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但是在发布内容时仍然可以使用其他名字。
中国反腐任务艰巨
将在未来十年统治中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新一届常委上个月公开亮相时,其他六位常委都打了红色的领带,而只有王岐山打了一条蓝色的领带。外国投资者都很熟悉这位中国国家副总理,认为他是中国最有能力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之一。
如果他想成功完成迄今接到的最艰巨的一项任务——反腐败,王岐山将有必要与其他中国政治核心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有点不同。
中共没有让他主持经济,而是任命他为中共中央纪委书记。纪委负责调查有腐败嫌疑的干部。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腐败猖獗。多年来,中共领导层一直公开警告称,腐败是对中共独揽大权的头号威胁。
但中共领导层一直无力阻止腐败现象发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哲在描述腐败问题以及中共的应对措施时强调,腐败案件数量极多、涉案金额极大,腐败行为所涉及的组织性和复杂性也极高。
尽管中共不懈努力,试图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防止他们吸金和编织关系网,但仍难以阻止腐败蔓延。在过去五年间,中国的刑法得到了全面修订,中共内部规定也做出更新,明确列出哪些行为属于"自肥",如虚挂职务领取工资,或让亲属利用官职特权聚敛财富。
然而,虽然每年都有众多官员被查出腐败罪行,相关规定也不断修改,却未能阻止更多官员继续腐败。就连不赞同西方分权制的官员也承认,原因就在于中共本身凌驾于法律之上。
一位曾主管某地区检察院反腐部门的退休官员说:"我们的法律很好,但在应用中是看人下菜碟。"
"处理案件的时候,我们总得向党请示能否继续提出起诉,甚至连是否展开调查都要先请示,"他说,"如果没有得到回应,那最好放一马。"
另一个问题是,反腐败监察人员很容易被收买。自2004年以来,中共一直在打击各级纪检部门的腐败现象。为保证纪检官员不会对自己人手软,他们必须在家乡省份之外的地方任职。但林哲说,问题依然存在。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监督充其量只能部分弥补现有政治制度的缺陷。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要求各级官员申报收入。但曾参与中共干部培训的中国学者们称,官员连非法收入的最基本概念都不清楚,一大部分官员经常通过参加道路通车或工厂开业的剪彩仪式获得"红包",补贴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
此外,干部每年填写的薪水申报表往往只是被归档。林哲说:"这些表格既没有经过审计,也没有公之于众,而这些正是必要的步骤。"
中国腐败问题专家魏德安在自己的新书《双重悖论》(Double Paradox)中写道:"日本和韩国的腐败呈'结构化'和制度化面貌,但在中国,腐败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官员肆意掠夺。"
"在我看来,政府官员似乎并不是一方面推行有利于增长的政策、一方面从公司利润中分一杯羹,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在敲公司竹杠,窃取公司的利润,否则就为难它们,抑或,还有许多情况下,官员是在窃取国家资产。"
中国地方公务员急抛房以躲避财产公示
《东方早报》24日报道称,由于中国在多地试点推行公开官员个人财产及住宅信息,广东省和江苏省等地部分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们急于脱手名下房产。媒体报道说,官员财产公示甫一试水,即让不少人胆战心惊。房产信息最易清查,倘官员财产公示普遍推开,该有多少'房叔'(拥有多处房产的人)浮出水面?
广东省本月9日已选定珠海市横琴、广州市南沙新区等三个地区作为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地区,该地区公务员已开始申报财产。中国《法制日报》当天报道说:"党中央纪检委已着手起草使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制化的建议稿草案。"据悉,中国公务员财产公示将分为书面申报、公示、监督(验证)、追究责任四个步骤。
《东方早报》等媒体报道称,近日江苏省某政府人士对房地产中介说:"这4套房子尽快给我卖出去,每套不得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后来又催促着对方说,"快快,就这样定了。"媒体指出,政府官员最担心在公开财产的过程中被追究名下房产的资金来源。因为这些房产大都是利用"灰色收入"购置的。
中国审计,对下不对上?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审计人员"坚持独立审计,不怕得罪人 "。但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审计者只能审人而无法被审,那么,这种审计就无所谓核查而只能是摆设。
中共十八大前夕,《纽约时报》多次刊登长文,爆料温家宝家人有大量经济收入多达27亿美元。
北京社会经济研究人士曹思源认为,纽时爆料温家宝家人巨额财产事件之后,温家宝个人明确表态请求中央对他进行审查,如发现贪腐问题他立即辞职,同时要求从他开始公开个人财产。不过曹思源说,温家宝愿意公开个人财产这是好事,但这不是他个人的事。
曹思源12月24日说:"他个人愿意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还得要经过中央批准。否则他一个人就公布了,那不就影响到其他人了。他要公布自己的财产不是他自己能完全决定的,本来应该是他自己决定的。"
曹思源说,迄今为止他还没有看到有哪个中央高层领导表示愿意公开个人财产,温家宝毕竟这样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总理,在哪个场合讲话都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有资格的。
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审计的独立性,鼓励审计官员不要怕得罪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社会问题专家胡星斗指出,中国的审计机构能够做到不怕得罪人,不是哪个人能说了算的,这是个制度性的问题。
胡星斗说,中国现在的审计机构中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不敢得罪领导的问题,而是整个审计机构不独立。审计机构隶属于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下属。他们不敢跟上司叫板,就是查出了问题也不敢办涉案的上级官员。
因此胡星斗指出,审计部门在中国形同摆设,因此只有在制度上确立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官员才可能做到铁面无私。胡星斗说,现代社会对官员的监督是全方位的,即通过法律、权力机构的相互监督,通过民众监督等等。
英媒:中国假药使非洲无法根除疟疾
《卫报》24日说,疟疾在非洲无法消灭,主要是因为来自中国的抗疟疾假药造成的。
文章说,救命的抗疟疾药成箱成箱的由卡车运进非洲,然后从非洲各国的药房、商店和医院卖给疟疾病患者,但问题是,这些药物并不能救命。
文章引述一名既是医生又是疟疾病人的坦桑尼亚医生鲁哈伽的话说,她也服用过假的抗疟疾药,这些假药吃下去后一点都不能抑制疟疾的发作。
在全世界疟疾发病率最高的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城市和乡村,几乎每个人或他们的家人都有过服用假药的经历,这里的人们认为,这些假药就像质量低劣的手机和衣服一样,全都来自中国。
在乌干达,市场上的抗疟疾假药比坦桑尼亚还多,当乌干达假药市场饱和后,运载假药的卡车就会通过检查不严的边境,去到刚果共和国和肯尼亚等同样疟疾肆虐的国家。
《卫报》的文章引述在坎帕拉的乌干达政府首席假药检查官纳哈姆亚的话说,不仅是抗疟疾药,其它药品比如抗生素和紧急避孕药等,都有大量假药。
一些最新统计的结果显示,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这两个全球疟疾病人最多的国家,抗疟疾药中有多至大约三分之一是来自中国的假药或低于标准的药。
基督教仍排第一,伊斯兰增速最快
周二,美国皮尤宗教与公众生活论坛公布了这个名为"全球宗教形势图"的调研报告。
从地域而言,基督教在全球各地传播,而印度教的94%的信徒集中生活在印度。
全球69亿人口中,有84%信仰某一种宗教。"没有宗教属性"栏目包括的那些人中,有的虽没有宗教信仰,但却信奉某种神灵。该调研报告写道,"在中国,所谓没有宗教信仰的公民中,有7%却信某种神灵或者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个数字在法国是30%,美国68%。"
调研指出,穆斯林人口的平均年龄是23岁,而全球宗教信徒的平均年龄是28岁。哈克特说,"作为世界人口的一部分,穆斯林人数在增加,它也是年轻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犹太教拥有信众1400万,占世界人口的0.2%,教徒的平均年龄是36岁,是所有宗教中发展前景最暗淡的。哈克特指出,全球犹太教信徒的40.5%生活在以色列,那里犹太人的年龄结构低于美国的犹太人。全球41%的犹太人生活在美国。
基督教徒的全球平均年龄是30,印度教是26岁。该调研显示,无信仰人群的发展前景也不看好,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4岁。
调研作出的估测是,基督教是目前最大的宗教,拥有22亿信众,占世界人口的31.1%,这中间包括罗马天主教和福音派新教,前者的信众超过11亿,占基督教人口的50%以上,接下来是占37%的新教和12%的东正教。
全球穆斯林人口大约有16亿,占世界人口的23%。调研报告指出,"其中的绝大部分(87%至90%)是逊尼派,10%至13%是什叶派。"
不信仰任何一个宗教的人口大约是11亿,其中62%生活在中国。52.2%的中国人口不信仰宗教。
日本是另一个不信仰宗教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大约57%的日本人不信仰宗教。接下来是美国,那里16.4%的人口认为自己不信仰任何一种宗教。
印度教集中在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全球佛教徒的一半生活在中国,然后是泰国(13.2%)、日本(9.4%)。
亚洲央行面临的压力加剧
要求亚洲国家央行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的呼声日趋高涨,这引发人们对央行能否保持独立性的质疑。
亚洲许多货币当局一直在大刀阔斧地降息,但政府官员敦促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近日日本准首相安倍晋三向日本央行施压,并承诺将迫使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上周四宣布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扩大10万亿日圆。
韩国本周举行了总统大选。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曾表示,如果央行在政策方面不与政府协作,这是不合适的。
在印度,行业游说团体和政府一道向央行施压,要求其下调利率,但印度央行顶住了压力,敦促政府进行财政整顿。在政府近期实施一系列改革后,印度央行暗示或将在明年第一季度降息。
央行行动和经济形势将决定明年欧元走势
分析师和投资者普遍表示,在度过2012这个多事之年后,欧洲黯淡的经济前景可能会在2013年对欧元构成拖累,但欧元的走势最终将取决于欧洲央行及其他央行的行动。
在欧洲央行本月将2013年经济增幅预期下调至-0.3%之后,再度减息、甚至实行负利率的可能性已隐约可见。同样迫近的还有欧洲央行可能为降低欧元区负债较多国家的举债成本而启动债券购买计划。
但可能采取上述行动的绝不仅限于欧洲央行,目前世界各国央行都在争相刺激本国经济,从而努力让本币贬值。
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公司之一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驻慕尼黑的外汇策略主管Thomas Kressin表示,全球各国央行都在参与让本币贬值的"逐底竞争",很难说哪个主要货币会表现最差。
Insight Investment驻伦敦的外汇主管Paul Lambert认为,欧洲央行扩大资产规模的力度可能小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因为欧元区危机正逐渐平息。
不过,欧元区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经济会在今年第四季度进一步下滑,而且没有迹象表明欧元区经济会在2013年显著好转。
与之相反,本月公布的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从2.7%修正至3.1%。策略师们认为,如果美国的"财政悬崖"谈判最终能达成一致,使美国经济避免了大规模减支增税所带来的破坏,那么美国经济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
德国商业银行驻伦敦的外汇策略师Peter Kinsella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较好,失业率正显著下降。他预计,明年欧元兑美元将从目前的1.32美元附近跌至1.23美元。
他说,如果观察欧元区,到处都能发现经济进一步放缓的迹象。
对债务缠身的欧洲国家而言,经济走软的时间越长,税收受损程度就越大,需要在社会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削减更多支出,才能达到预算目标。总之,虽然欧元区解体的危险已经减小,但欧元区的问题远未解决。
Kressin表示,欧洲央行债券购买计划为欧洲的决策者争取了一些时间,但如果不能协同行动,欧元区还会重新面临今年夏季出现的问题。他预计,欧元明年将会走软。
帮助欧元扭转颓势的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作出的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的承诺及其随后推出的债券购买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向这一计划求助。但这项计划的存在足以使投资者感到安心,并使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所谓欧元区外围成员国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融资。
这种局面能否持续将是决定欧元未来命运的关键。
汇丰驻伦敦的外汇策略师Daragh Maher表示,明年似乎不会出现像今年这么多的恐慌性交投,因为各国央行正继续推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他称,市场驱动因素将会相同,但强度会有所降低。预计欧元明年将升至1.35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