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1213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113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摄影

homebush沼澤地

醍醐与天鵝

图片新闻

桑植寡婦村

高潮

祭り

悉尼社区叙利亚人示威支持阿萨德

達令港海軍節

荐读

中国政改前景

政府的边界

NSA暗中开发强大信息解码技术

遵守国际法,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

以色列试图拉拢中国

中国不再韬光养晦

“上帝粒子”

上脑vs下脑

黃炎培的窑洞对

 

 

 

 

 

 

 

 

 

 

 

 

 

 

 

 

 

 

 

 

 

 

 

 

 

 

 

 

 

 

 

 

 

 

 

 

 

 

 

 

 

 

 

 

 

 

 

 

 

 

 

 

 

 

 

 

 

 

 

 

 

 

 

 

 

 

 

 

 

 

 

 

 

 

 

 

 

 

 

 

 

 

 

 

 

 

 

 

 

 

 

 

 

 

 

 

 

 

 

 

 

 

 

 

 

 

 

 

 

 

 

 

 

 

 

 

 

 

 

 

 

 

 

时事经纬

31-12-13

报告:朝鲜或在明年3月韩美军演之后向韩发起挑衅

韩国国家情报院下属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31日发布报告指出,朝鲜有可能在定于明年3月举行的韩美军事演习之后向韩发起挑衅。
报告说,为了消除大规模的肃清工作所引发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分裂和居民的不满情绪,朝鲜有可能会进行局部挑衅,而明年3月韩美军事演习为其制造了名分,特别是在演习结束后韩国对朝警戒态势较为松懈的时候,朝鲜进行挑衅的可能性较大。
报告介绍说,朝鲜在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军事训练,而最近又在西北岛屿集中部署了60多架攻击型直升机和200门多管火箭炮。但报告指出,朝鲜也会对发起挑衅采取谨慎态度,因此很可能会进行不易留下证据、受报复风险较小的网络攻击。
报告预测,原朝鲜“二号人物”张成泽被处决后,人民军内部强硬派的势力增强,朝鲜对韩政策有可能走强硬路线。明年韩朝关系或将出现对立与对话不断反复的局面,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告指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很可能通过访问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与周边国家加强高层交流,以此来改善对外关系和摆脱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局面。只要朝鲜不放弃核研发与经济建设并行的路线,韩朝关系很难得到明显改善。报告还说,朝鲜会要求美国无条件地重返六方会谈谈判桌,也有可能会以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和发射远程火箭等向美方施压。

官媒称朝方在中朝边境一反常态密集巡逻

环球时报说,朝鲜突然“一反常态”,在中朝边境部署“十步一岗”,强化边境巡逻的力度。
报道说,朝鲜边境警备队今年冬季在朝鲜与中国之间“空前加大了夜间的巡逻、防控的力度”。
这篇发自中国临近朝鲜的边境城市丹东的报道称,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边境旅游已“基本中断”。
韩国媒体报道说,自从张成泽被处决后,朝鲜强化了边境管控。甚至将边境地区的警备提高到最高层级。以最大程度减少非法离境人员的情况出现。照此分析,与其说朝鲜是为了预防中国,不如说是为了预防自己人跑到中国或者跑到国外。
同一报道说,朝鲜方面现在“基本中断了办理旅游手续,以走私等灰色贸易方式来到中国的情况基本上中断了”。大概原因是朝方担心有人往外逃,在边境附近的一日游、几日游也已全部停止。

日本约60%成年人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在26日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前,《朝日新闻》曾以邮寄的方式就政治、历史观和教育等广泛领域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
调查对象为全国3000名20到30岁的年轻人以及2500名30岁以上的人士。问卷回收率分别为61%和72%。对于是否赞成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问题,20至30岁的人中60%表示赞成、15%表示反对。30岁以上的赞成率为59%、反对率为22%。由于本次调查是在12月26日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前(从今年11月6日至12月20日)进行的,因此并没有针对“是否支持安倍参拜”进行提问。
关于是否赞成修改宪法第9条,并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一问,20至30岁人的赞成率为33%、反对率为47%。30岁以上的赞成率为35%、反对率为48%,反对人数超过了赞成的人数。
围绕领土问题的解决,认为应以不惜使用武力的决心去解决的,20至30岁中27%表示赞成、56%表示反对,30岁以上是26%赞成、55%反对。
关于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否为对亚洲的侵略战争”这一问中,20至30岁人的45%和30岁以上者的55%回答“是侵略战争”,回答“不是侵略战争”的分别为33%和26%。

安倍“大礼”搞定美日关系 参拜获默许

据分析,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明知美国会反对仍执意参拜靖国神社,是因为他给美国准备了一份大礼,即,解决拖延17年之久的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安倍25日会见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就批准边野古地区的填海造地计划达成协议。边野古是普天间基地的迁移预定地。
仲井真弘多决定27日正式公布这个消息。公布消息的前一天即26日,安倍参拜了靖国神社。美国国务院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失望”。但第二天,华盛顿便以国防部长哈格尔的名义发表声明,就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达成妥协表示“欢迎做出决断”。
哈格尔表示:“可以使美日关系更上一层楼。这一决断将为打造强大、可持续发展的美军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原本因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而出现矛盾迹象的美日关系在“普天间”问题达成妥协后发生逆转,重回正轨。
安倍下月初将把国家安保局局长候任者谷内正太郎派往美国,向美国官员解释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并协商增进两国军事合作的方案。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副主任迈克尔•格林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参拜靖国神社不会对美日同盟的根基产生影响,而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的解决会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仲井真弘多原本承诺要让美军基地转移到冲绳以外的其他地区,结果却违反承诺批准了新的迁移计划。这是因为安倍给他也送了一份“大礼”。安倍25日会见仲井真弘多时开出了每年向冲绳支援3000亿日元并修改《日美基地协定》等“礼单”。但是,2000多名当地居民27日来到冲绳县政府办公楼前高呼“违反承诺的知事辞职”等口号举行示威。
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解决后,美国不仅获得了可稳定使用的基地,还可以全面推进重新部署美军战略。美国2006年与日本达成协议决定将普天间基地迁往边野古地区后,在冲绳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抽出8000多人部署到其他据点,同时公布了强化日本自卫队功能的重新部署计划。但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触礁后,重新部署美军计划也无法落实,从而导致两国之间产生矛盾。
另外,华盛顿一位高层外交消息人士就奥巴马将于明年4月访问日本的说法称:“这是日方一直在扩散、根本没有确定的事情”。

美国重申批评参拜声明对日信号明确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哈弗30日召开记者会,就美政府发表声明称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一事指出:“从我们选择的措辞而言,(对日本的)信号是非常明确的”,强调美方认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将给地区局势带来负面影响。
哈弗同时指出日本今后仍是重要的同盟国,“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坦率协商,这是(日美)坚实协调关系的特质”,表示将继续就该问题与日本磋商。

德国政府发言人称应真诚面对历史问题

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30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表示质疑称:“对于20世纪的悲惨往事,所有国家都必须真诚地面对。”
赛贝特在表示“对日本的国内问题不发表评论”的同时指出,要与过去的敌人共同构筑未来,只有正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并持续对话。该人还对参拜会对日本与中韩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表示了担忧。

朴总统对日本安倍首相发出强硬信息

朴槿惠总统12月30日表示“如果反复做出不符合国际社会普遍价值和基准以及人类社会良心的行为,不管是经济实力多么强大的国家,也无法被评为一流国家”,“希望不要再做出扒开历史伤口、损毁国家间信任以及恶化国民感情的行动”。

中国关上同安倍晋三对话的大门

安倍政府欲修改教科书宣扬民族主义

安倍晋三政府已经开始在教科书问题上实施更加公开的民族主义议程,为日本教科书增加一种更加爱国的腔调。批评人士担心,教科书问题会促使日本进一步远离战后的和平主义路线。
与参拜神社的举动相比,教科书修订提议在国外遭遇的抗议相对较少。安倍晋三的支持者辩称,日本需要进行改革,以便对孩子进行更多爱国主义教育,尽管如此,自由派人士警告称,此类改革可能会削弱反战讯息,而这种反战讯息已帮助日本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
“安倍晋三首相感到了来自其核心支持者的压力,后者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因为安倍晋三没有推行更加强势的右翼日程,”冲绳琉球大学荣休教授高嶋伸欣说。“安倍晋三可以在教育领域采取措施,以更加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来安抚极端保守主义者。”
安倍晋三和民族主义者一直辩称,教育系统的改革对于恢复该国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数十年来,学校里教的都是他们所谓的对日本战时行为过于消极的看法,这种教育削弱了日本的自我意识。
日本最新的教育改革举措启动缓慢,最近几周却加快了步伐。
10月,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命令竹富町的校董会使用他们曾经拒绝的一种保守教科书,这是日本政府首次下达此类命令。11月,文部科学省提出了新的教科书审定标准,要求在教科书中加入有关二战历史的民族主义观点。据估计,该标准很可能获得采用。
本月,一个由政府指定的委员会建议进行一项改革,以便让政治更直接地进入教育系统。改革措施是让市长负责管理辖区学校,反对人士称,此举会加大政治对教科书审定的干预力度。就在几天之前,文部科学省的一个咨询委员会建议强化前述拟议中的新标准,要求学校拒绝使用那些不培养爱国主义的教科书。
根据文部科学大臣下村博文提出的新审定标准,小学、中学及高中教科书必须为有争议的历史事实提供一幅“平衡图景”。
这意味着教科书必须纳入民族主义学者对两个极具争议的历史问题的看法。其中之一是日本士兵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当中杀害的中国平民人数,中国政府称死亡人数达到了30万,很多日本学者则认为这是一个过分夸大的数据。
新标准还要求教科书说明,关于日本军队是否曾在二战期间直接从韩国等地强征所谓慰安妇为士兵提供性服务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尽管大多数外国历史学家都表示,没有军队的合作,军营妓院不可能存在。

首相参拜靖国暴露“国产历史认识”的缺失

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深化改革小组组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任组长。
新华社报道说,这一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则、方针政策、总体方案;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等”。
路透社认为,此举将可能缓解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原来市场存在对中国的改革遭遇包括一些大型国企在内的既得利益集团抵制可能无法兑现的忧虑。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对中新社记者表示,2014年至2017年是中国改革重要突破的一个关键时期,有些重要改革明年应有务实行动。
另外,中新社记者预计了2014年中国改革的9项重点,分别为:户籍改革、养老改革、利率改革、工商改革、价格改革、财税改革、证券改革、土地改革和国企改革。
然而批评人士认为,中国社会目前遭遇经济增长乏力,腐败猖獗,贫富分化,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等多重危机。政治改革远远落后经济改革步伐。在没有民主政治改革的情况下,难以解决上述种种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外媒评习近平亲掌改革领导小组

《南华早报》援引中国政治分析师章立凡的话说,将经济政策方面的调整权交给国家主席是一项打破中共长久以来传统的举措。
《虎报》说,习近平将亲自担任一个引导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领导小组的组长,在外界担心中国的改革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抗拒之际,这彰显了习近平的改革决心。习近平此次担任组长意味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权力将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大,由后者制定的改革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曾导致成千上万缺乏效率的国有企业被关闭、数百万人失去了工作。
报道说,习近平担任这一新职务可能会缓解市场对中国改革或许会雷声大雨点小的担心,中国的改革目前正面临势力强大的国有企业等既得利益集团的抗拒。
美国彭博新闻社 12月30日的报道说,在习近平给他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后首个一整年画上句号之际,他已经成为邓小平之后对中国最具个人影响力的人,而这也意味着习近平在兑现经济和社会改革承诺方面肩负起更大的压力。报道说,与其前任胡锦涛和江泽民不同,习近平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就获得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头衔,将国家大权集中到习近平手中的做法与中国此前几代领导人所奉行的集体决策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将使改革决策得以加速实施。
但报道也指出,如果事情进展不利,这种领导模式的改变也容易使习近平成为各方指责的目标。报道援引中国政治分析师Ho Pin 的话说,习近平获得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他在党内的强势地位超过了江泽民和胡锦涛当年的水平,但权力越大风险也越大。

竞争激烈,国际银行争相雇佣中国太子党

中国必须摆脱毛泽东的阴影

当前,中国社会严重撕裂,官民对立,看法两极,其中一个焦点就是对毛的评价。
毛已死多年,但至今仍是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图腾,毛思想和毛体制仍是支撑现政权的基石,其幽灵仍在中国游荡,魔咒始终缠绕着国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一是邓小平当年否定毛是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规定“宜粗不宜细”,把毛的过错遮掩起来,使中国民众不了解毛的历史真面目;另一个原因是六四镇压后,改革已经成为权贵集团的专利,分配格局严重失衡,社会贫富悬殊,许多民众沦为改革的牺牲品,因此怀念毛时代所谓的“公平清廉”。
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结构是“邓皮毛骨”,毛建立的党国体制,是维护权贵集团利益最大的保护伞。习近平作为中共的当家人打毛这张神主牌,才能掌握政治上的话语权,这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另外,从薄熙来的崛起,习也看到了社会上毛左民粹主义势力不可小视,所以刻意作出姿态加以笼络收编。
但是,对习近平,对整个中国来说,为毛招魂并非明智之举。一旦把潘多拉魔盒打开,结果绝不是习近平可以左右的,不仅将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习本人也会惹祸上身。试想一下,党内如果再出现像薄熙来那样的野心家,拉起毛的大旗做虎皮,挑战中央权威,习将何以自处?而且如果让毛太祖“显灵”,习上台后那套“政左经右”的执政方略也将破局,会被毛的文革幽灵牵着鼻子走,官方大加炒作的三中全会经改方案也将陷入困境。所以,无论为国家计,还是为个人计,把毛请出来烧香磕头都是不智之举。

中国新一轮国企改革有多大胜算

中国已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大型国有企业聚集的上海,将引入经营监管和执行明确分离的企业管理模式。这将改变政府干预经营的情况,提高经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过,中国此前也一直在推进国企改革,但是仍存在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等现象。此次改革能否使习近平领导层重视的“市场作用”得到渗透仍是未知数。
上海出台了国企改革20条措施。最受关注的是明确分离经营监管和执行。
过去中国政府优先振兴当地经济,介入企业经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不透明的企业管理产生了即使供过于求也依然无法减产的过剩生产体制,甚至对全球行情产生影响。
因此,市政府100%出资的“资本管理公司”中汇集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等国有资产。该管理公司作为“股东”来监管旗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争取取消行政干预。
在管理层方面,过去经常从政府机构输送人员,今后将促使国企起用外部人才。董事长和总经理等主要职务的任期为3年,如果业绩不佳便会换人。争取摆脱官僚经营,激发企业家的实力。
内陆地区的安徽省也开始讨论对林立的国有企业实施重组、通过上市来提高经营透明性的方案,全国各地国企改革的氛围增强。其背景是习近平领导层在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委员会上确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也提出加速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
中国此前也一直在推进国企改革。1993年正式启动国企民营化。90年代底果断大胆实施重组,到2012年,国企数量从95年峰值时的11万8千家减少至1万8千家。
即便如此,与党和政府一体经营的国有企业仍然在市场上不断扩大支配地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等国有企业占据着中国企业销售额排行榜的前几位,不满国企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与买方勾结、贱卖国有资产以从中获益的国企高管也是屡见不鲜。
今后,占国企整体销售额60%的央企被视为也将推进同样的改革。不过,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师唐志军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多大程度开放垄断行业。

“反腐”是国企改革一环

习近平领导层目前最积极应对的是国有企业高管的贪污问题。配合市场机制的引进和民间资本的有效利用等,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环,还将推进反腐败运动。受到查处的对象以“石油帮”为中心,还扩大到了海运、通信和金融等众多行业。
8月下旬,中国大型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的数位高管被查处,随后中国媒体不约而同开始报道贪污问题。仅观察已经公开的信息,央企被查处的高管就已经超过10人。
而罪名目前大部分为“严重违纪”。在政经关系密切的中国,国有企业的高管在所管辖领域拥有巨大权限,因此行贿受贿现象不断。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加大了查处贪污的速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希望缓解民众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的不满。
问题是反腐败的影响不仅限于国有企业。在查处中石油高管的过程中,其上市子公司的股价出现暴跌。因此美国的股东等提起了要求赔偿损失等的集体诉讼。有分析认为,惩处国有企业贪污还与权力相争存在关联,世界投资者可能受到中国国内局势的影响。

中国加紧削减“隐形债务”

中国审计署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的直接、间接债务余额为17万8909亿元。包括被称为“隐形债务”的地方政府旗下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的债务,债务余额较2010年底相比增加了约70%。政府整体(中央和地方)的债务余额超过30万亿元,接近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60%。
在中国,地方政府通过被称为“融资平台”的旗下投资公司来筹措资金和实施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借助高利率的“理财产品”等,个人和企业的资金流入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从而导致金融当局监管范围之外的“影子银行”急剧膨胀。
此次调查也显示,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中,融资平台的债务占40%。虽然中国在08年的雷曼危机之后实施了4万亿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对策,但是财政资金不足的地方政府竞相设立了融资平台。由于这种“隐形债务”的实际情况不透明,所以对中国财政、金融风险的担忧不断升温。
中国新领导层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作为2014年经济政策运营的重点,强烈意识到必须防控可能扩大到财政和金融领域的风险。计划允许过去原则上禁止的地方债券的发行,减少“隐形债务”,推进地方财政的透明化。不过,地方政府存在慢性财源不足的问题,控制债务之路十分艰险。
习近平领导层尤其重视控制通过地方政府旗下融资平台筹措的“隐形债务”。由于“隐形债务”的实际情况不透明,所以成为动摇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信任的原因。中国政府要求银行不要增加对融资平台的贷款,另一方面预计今后将允许地方政府发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债券。
将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手段作为制度给予认可的同时,将以中央监管的形式对债务余额进行监督和管理。此外地方政府还考虑剥离债务、设立管理公司。
不过,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经济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依赖程度高,混乱也在扩大。重庆市旗下的融资平台一名高管抱怨到“银行减少贷款,融资成本增加了30~50%,即便如此仍然继续进行公共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处都是矛盾”。

中国整顿不良信贷,市场紧张观望

政府数据显示污染导致中国耕地大量减少

根据政府发布的报告,中国2.5%的土地可能受到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的严重污染而无法耕种。
数据还显示,受污染、城镇化和其他因素影响,截至2009年的三年中,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0.2%。
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耕地面积减少,目前不到全球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土地污染的原因同样出自工业化,污染会对粮食质量和农民健康造成影响。今年5月政府检测显示,广东南部市场上出售一些大米含有重金属镉。
土地问题也牵涉到中国政府领导层的担忧:中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总面积的约10%,但中国却要养活全球大约20%的人口,且人口规模还在膨胀,因此中国所处的形势并不乐观。
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主要河流内的污染物以及主要城镇的占地是造成耕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国土资源部称,国内将近四分之一的耕地位于被看作是不适宜耕地的区域,例如山坡地带。
为了维护粮食安全,政府设置了最低18亿亩的耕地面积“红线”。
在11月份公布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规划中,大部分内容和农村土地相关,其中包括承诺“健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年来,土地短缺已成为影响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因素。无论是政府支持的海外耕地购买、海外农业企业集团投资,还是进口美国玉米等外国农产品,无不反映了土地短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