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6-11-13
与伊朗谈判符合美国根本利益
我们美国人不只是以色列和逊尼派统治的阿拉伯海湾国家雇佣的律师,帮他们进行谈判,而且最后拍板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我们美国人有自己的利益,不只在于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能力,而且要终结长达34年的美伊两国之间的冷战,这一状态已经损害到了美国和我们以色列和阿拉伯朋友的利益。
当今美国的利益在于跟伊朗达成一个严密的过渡时期涉核协议,这也将为解决华盛顿和德黑兰之间许多其他问题铺平一条路。
我们的一些盟友不认同那些“其他”的利益,他们相信,唯一能够接受的结果,就是轰炸伊朗核设施,让伊朗永远成为一个孤立孱弱的国家、受人唾弃。他们不信任当今的伊朗政权——虽然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对于他们的怀疑,我没有心怀不满。如果不是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施加压力,以及在他们推动之下全世界对伊朗采取制裁,今天的伊朗也不会提出缩小其核项目规模。
但是形成这样的压力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压力的目的是让伊朗加入我们的队伍,只要伊朗切实放弃取得核武器突破的能力。卡里姆·萨德杰普尔是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伊朗问题专家,他说,“在地区成员看来,跟伊朗的外交互动是一场零和博弈——要么打败伊朗,要么被伊朗打败——但这不意味着美国也应该这么看。”
在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上,包括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巴以冲突、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和核不扩散,伊朗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鉴于跟伊朗的紧张关系已经导致了这些问题的恶化,那么缓和与德黑兰的关系则能使问题得到缓和。2001年,伊朗在帮助我们打败阿富汗塔利班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现在也能够帮助我们在不让塔利班重掌权力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伊朗裔美国人纳德·穆萨维扎德表示,“对于伊朗来说,一个稳定的伊拉克,一个稳定的阿富汗也符合他们的利益,最起码也跟我们一样——作为上述两国的近邻,伊朗更有能力去影响他们,不管是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在今日之德黑兰,相互斗争的两派中,一派希望伊朗能够像一个正常国家一样关照自身利益,另一派则希望伊朗继续保持永恒的革命状态,永远跟美国及其盟友抗争。穆萨维扎德主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日内瓦核谈的关键问题“是伊朗哪一派外交政策占了上风。”如果能在那里达成一份互利的协议,就能够在其他问题上开启出合作的道路。
除此之外,当下最能威胁到中东未来的,就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之间的宗派分歧。叙利亚的巴沙尔·阿萨德总统、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其他阿拉伯领袖都在利用这种宗派分歧,以转移人民的注意力,不去关注经济发展、失业、腐败和政权合法性等基本问题。这一议题还被用来继续孤立伊朗,让其无法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伊朗的油气资源可以媲美一些阿拉伯的生产商。但是我们的利益不在于站队,而在于控制这些宗派狂热。
美伊冷战导致我们不能卓有成效地维护我们所有这些方面的利益。如果得不到我们需要的,威胁说离开谈判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孤立伊朗并不像之前那样容易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在伊朗问题上的利益都跟我们不同。
穆萨维扎德表示,“能跟伊朗缓和关系非常关键,美国因此能够更好地平衡未来的外交政策,将利益和承诺协调一致,同时允许我们在国内进行重建。”他补充说,中东有人喜欢“因为同样的部族、宗派或者历史原因无休止地争战,这有碍于他们国内的发展,建立一个开放、和谐和多元的社会。他们想怎么样都行。但是这不是我们的战争。这不是美国人的风格——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
国防部:朝鲜有能力进行第四次核试 但尚无迹象
美国战略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说,朝鲜或许在今年冬天或明年春天进行第四次核试验。
韩国国防部负责人还说,如果朝鲜宁边核反应堆持续运作,那么截至明年年末将生产出6公斤钚原料,足以制造出一枚核武器。另外,朝鲜自7年前首次核试以来,核弹头小型化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政府表示现无金正恩近期访华的征兆
统一部发言人金义道在1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一家中文媒体报道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请求中方允许明年1月访华一事表示,据我国政府掌握的消息,目前尚无征兆或具体的动向表明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近期会访问中国。
中美高官舌战“东北亚和平合作”会议
14日在首尔瑞草区瑞草洞国立外交院举行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和信任外交”国际会议上,美国和中国前、现任高官就六方会谈重启和北韩问题展开激烈辩论。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强调了中国的作用,她表示:“就像天安舰爆炸沉没和延坪岛炮击事件那样,北韩的行为难以预测。中国在解决北核问题上至关重要。”奥尔布赖特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国务卿时曾访问平壤,会见了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对此表示:“并不是所有钥匙都掌握在中国手中。”她说:“(讨论中)被忽视的国家感觉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应该顾全所有国家的感受。”也就是说,应该考虑北韩对安全的顾虑。
傅莹以过去参加六方会谈的经历为例表示:“在首尔举行六方会谈时,在诺大的会场里,同盟国自己聚在一起。虽然同处一室,但却不是一起进行讨论。”
朴槿惠:韩日须在互信基础上建立面向未来的关系
韩日合作委员会成立50周年联合大会1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朴槿惠发去贺电表示,韩日两国必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未来的关系。
安倍在席间表示希望早日举行韩日首脑会谈和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谈。安倍在座谈中强烈希望通过韩日首脑会谈尽早修复两国关系,“甚至可以在今年年内举行”。
安倍出席韩日合作会议 强调需加强韩美日合作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5日出席在东京举行的韩日合作委员会联合大会时表示,韩日两国都是美国的同盟国,考虑到目前东亚局势,日韩、日韩美三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在战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日本将继续加强多边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关系。
安倍13日会见了韩国驻日本大使李丙琪,14日会见了韩日合作委员会韩方代表,15日出席韩日合作委员会联合大会,连续三天的日程均与韩国有关,因此有观点认为,这是安倍释放友好信号,为推进韩日首脑会谈制造氛围。韩日两国政权交替后至今尚未能举行首脑会谈。
韩日合作委员会韩方会长代理人李承润就安倍出席会议表示,国家首脑亲自出席韩日合作委员会联合大会开幕式是前所未有的情况,韩日之间存在着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矛盾,此次会议将成为打破两国隔阂的突破口。代表韩方国会议员团进行发言的执政党新世界党议员徐秉洙也表示,两国国民若能努力理解彼此的文化,真心进行交流的话,就定能克服任何困难。两国不回避历史的伤痕,共同解决问题,开拓能够合作的领域,自然可以克服面临的各种难题。
委员会日方新任会长、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当天也出席会议,他表示,今后韩日两国应在亚洲和东北亚共享价值观,两国出现难题时更需要进行对话。
美国务卿盛赞日集体自卫显牵制中国意图
美国国务卿克里当地时间12日在华盛顿特区日本驻美大使馆为新任驻日大使卡罗琳-肯尼迪举行的欢送仪式上表示:“对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在(东北亚)地区重新发挥强大作用而付出的诸多努力,我们无比激动和兴奋。”华盛顿的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表示:“美国对安倍晋三的评价最近迅速向正面转变,这和韩国的期待有所不同。克里的发言反映了美国的这种想法。”
专家分析称,克里所说的“安倍晋三为重新发挥强大作用而付出的诸多努力”是指减轻美国通过扩充军力在东北亚“牵制中国”等负担。就同时面临“国防费缩减”和“中国崛起”两大威胁的美国而言,自然对安倍晋三的这种动向表示欢迎。美国不顾韩国等周边国家的担忧,积极支持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克里当天对肯尼迪说:“你是在非常重要的时期(到日本)赴任。亚洲再平衡政策、地区内市场竞争、北韩问题、与韩国和解、中国南海纷争、气候变化等问题都是挑战。”他还嘱咐肯尼迪要帮助韩日两国化解矛盾。据分析,此番言论婉转表明要让“安倍领导的日本”在美国的东北亚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今年上半年之前,美国国内还对与韩国、中国等周边国家发生矛盾的安倍晋三的历史认识感到不满。但进入下半年以后,随着军事安全领域的讨论越来越活跃,大幅消除了这种不满情绪。美国还对安倍就任后没有参拜靖国神社、积极提议举行韩日首脑会谈等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美国以外的TPP十国要求日本取消全部关税
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中,美国以外的10个国家要求日本取消包括大米在内的所有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这些国家还要求日本表明取消敏感产品关税的过渡期。对此,日本拒绝取消大米和小麦等5种敏感农产品的关税和表明过渡期。
美国此前也曾要求日本取消全部关税,但后来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决定将大米排除在外。各国的目标是年内达成妥协,日本陷入了被孤立的困难处境。
各谈判参加国正朝着原则上取消全部关税的方向展开磋商。然而,如果立即取消关税,有的国家的部分产品将在与廉价的进口商品的竞争中受到冲击。因此,在关税谈判中,对每个敏感产品关税取消设多长过渡期成为了焦点。
上述国家已在单独谈判中要求日本取消所有关税和表明过渡期。但日本拒绝取消关税和表明过渡期,并且对超过10年的过渡期也无意接受。
日本一向坚持保留5类敏感产品关税的立场。另一方面,日本国内还出现了增加大米最低进口数量以寻求获得各国的理解的提案。关于TPP谈判中是否对增加大米最低进口数量进行讨论,日本农相林芳正15日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称“并不是从一开始时就被排除在外”,承认存在成为磋商对象的可能性。
中情局暗中收集国际汇款记录
美国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表示,中央情报局暗中批量收集了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等公司经手的国际汇款记录,包括转入和转出美国的款项记录,此举和美国国家安全局建立庞大的美国公民电话记录数据库所依据的法律是相同的。
这些官员说,中情局财务记录收集项目以《爱国者法案》(Patriot Act)的一项规定为依据,并且受到外国情报监视法院的监管。此事表明,美国政府数据收集项目的规模尚不够明朗,而且举国对隐私和安全的辩论可能也不彻底。
“情报界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在多个部门里批量收集数据。”一名情报官员说。
中国收紧管控 两家外媒中文网站被封
《南华早报》周五报道,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在中国内地双双被封堵。
报道说,两网站被封发生在《纽约时报》周四刊登揭露温家宝女儿温如春和美国摩根大通之间的商业往来报道后。
《纽约时报》周四报道说,彭博新闻社为了在中国报道上避免激怒中国,用特殊编辑代码204来自我屏蔽涉华敏感报道。
此前,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彭博社因担心在中国的运作受到影响而采取自我审查的做法,“扣发”了该社记者有关中共高官同富商关系的调查报道。
这一说法被彭博社总编和老板否认。
中国将废除劳教并允许单独生二胎
中国共产党周五宣布,政府将放松独生子女政策,废除劳动教养制度,这两项政策几十年来一直是控制人民生活的国家权力的体现,今后将大为减弱。
这些变化是在党的一份决定中宣布的,该决定还部署了许多广泛且可能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结构重组提案,包括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承诺在一些重要经济领域注入市场竞争,以及许诺给农民更好的产权保护和更高的征地补偿等。
以习近平为首的共产党高官在为期4天的中央委员会上批准通过了60项改革任务,此次会议于周二闭幕,但会议决定周五才公布。习近平把这份文件描述为对重整经济、改良社会,以及开展爱国建设的大胆呼吁;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一党统治的严格控制之下进行。
习近平在对《决定》作的说明中说,“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这份伴随决定的说明与《决定》一起由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公布。
《决定》建议用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来部分取代劳动教养。
《决定》没有给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具体日期,也没有给出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日期。决定中保留了作为一般惩罚制度的一部分的劳教所,这是针对被法庭判了刑的人的。
《决定》誓言要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但没有给出具体哪些罪名可能会受到影响。
《决定》保证要让警察和法庭用更公平、更可预测的方式处理案件,这暗示可能会支持旨在让法官不受当地官员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办案的措施,这类措施已经讨论了很久。
习近平还提出要更严格地监管互联网。
中国力推人改土改突破发展瓶颈
中国之所以能在过去30年里保持高速增长,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与外国资本相结合,大量出口低价产品。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劳动人口减少使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土地价格飙升令土地红利消失。发达国家因金融危机后遗症而陷入严重的消费低迷局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推进将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的“新城镇化”政策。也就是说,要将大规模农村人口视为改革的增长动力。中国计划在今后10至20年里,将2亿至4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为此将向农民工提供城镇户籍,让他们在城镇生活,并允许他们买卖名下的土地耕种权。
以允许农民工买卖名下土地耕种权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政策将在今后5至10年内发挥刺激内需的作用。农民工出售土地耕种权可以获得收入,利用这笔收入可以在城镇购房。因为要向进入城镇的2亿至4亿农村人口提供社保,政府的财政负担会加重,但医疗、教育、餐饮领域的消费将大幅提高。中国推行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刺激消费和增加劳动人口。
另外,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计划有限放宽推行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据中国预测,达到婚龄的婴儿潮一代的子女比重将在2015年达到顶点。如果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今后3至5年内将迎来生育高峰,有史以来最大的婴儿用品市场将在中国诞生。
中国80年代改革派“有所作为”
北京政界消息人士13日透露说:“在上世纪80年代,赵紫阳担任总理并领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时一起工作的改革派人物中,很多人都参与了此次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制定。”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导了中国的初期改革,赵紫阳执行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
曾与赵紫阳一起推进改革的招牌人物是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据悉,目前王岐山正在指挥根除腐败行动,并主导了此次三中全会的反腐败改革方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在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负责宏观经济,他在此次三中全会中提交了财政、税制改革方案。此外,三中全会前提出“383”改革方案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智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鹤也与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有关联。
港媒:中纪委扩权 王歧山坐大
《苹果日报》称,中共当局昨晚仓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出乎意料”。
该报说,废除劳教、一孩政策和高中文理分科等作法可谓力度不小,“简直是事无巨细”。虽然政改无动静,但政治局常委原本排倒数第二的中纪委书记王歧山,借反腐败和党纪监察的新政,隐隐坐大,有和习近平、李克强构成铁三角,甚至打造“习王体制”之势。
《苹果日报》说,王歧山一年来在反腐中手段强硬,这次的决定就为其再增添利器:各级纪委被要求“加强同级别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而且推动纪委的双重领导。
英文《南华早报》说,中共中央终于决定回应长久以来的呼吁,同意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并决定结束臭名昭著的劳动教养政策。该报说,中共宣布取消劳教制度受到欢迎,但外界担心当局今后在“维稳”局面下以另一种法外制度惩罚同样的群体。
该报引述习近平对全会决定的解释说,改革是团结民众并使国家能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唯一方法。
《星岛日报》则表示,中共三中全会宣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引起全球关注。中国官方引述习近平在全会上解释说,当前中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须塔建“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
该报说,三中全会设定解放军编制改革方向,专家估计中国今后有望成立联合作战司令部,并扩充海空军。该报引述分析人士说,成立联合作战司令部,即在各总部、军区、司令部之上,设立最高的统一指挥机关,在采取军事行动上,做到更迅速、更准确,与成立国安会相呼应。
外媒视角:三中全会重大问题决定
众多外国媒体关注周五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数月来,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分析人士都猜测到三中全会将会给中国带来经济改革,但是,这却是人们辩论了很久却没有结果的两个方面,其重要性已经在经济之外。
美国CNN指出,虽然之前中国官方已经表示会对这两项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进行评估,但是周五宣布的决定所带来的震动依然很大。
《卫报》引述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事务教授曾瑞生表示,“从堕胎情况来看,这就会让侵犯人权的情况大大减少。这也是在中国发生的最严重的侵犯人权状况。”
对于劳教制度,《卫报》表示,长期以来很多人长期以来都在批评这个制度,因为这会让中国当局在没有进行庭审的情况下有权力关押异见人士。
CNN也说,最新的数字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有16万人被劳教关押进行再教育,而联合国则说这个数字甚至高达19万人。
彭博社的文章在谈论周五公布的决定时说,这个决议内容的宣布能使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升在市场中的作用并同时保持其影响力。
文章指出,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前,中国股市上扬,增幅达到一个月来的最高。
而英国《每日电讯报》更多谈到经济方面的举动,并指出周五所宣布的决定可能是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经济改革。
三中全会交锋毛邓不相互否定但否定文革
最新一期亚洲週刊的封面专题是:三中全会交锋毛邓不相互否定但否定文革。
会议前夕,《人民日报》再强调习近平的「两个不能否定」,「但并不意味著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习近平的观点是「不要以邓小平时代否定毛泽东时代,也不要以毛泽东时代否定邓小平时代」,但否定文革。
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大高层机构,是这次三中全会的亮点。前者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域、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后者是要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著名维权律师浦志强指出,中国所有的问题,包括司法问题,最大问题不是外界干扰,而是司法权无法独立,司法权无法对党权政权作出有效制衡,说到底就是缺乏宪政。现在的体制排斥普世价值、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公民社会。
英媒:三中全会让外界感到乐与忧
《经济学人》杂志,在中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发表之后,对于中国改革的乐观人士可以从中看到希望,而悲观者则认为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不过两类人士在一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这次会议是非同一般的重要。
不过该杂志说,这次三中全会是否会如邓小平在1978年一样能够改变中国,还有待更多的信息。但是基于11月12日发表的公报,以及三中全会之前的大事,该杂志是持乐观态度的。
与此同时《卫报》也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说,习近平有经济改革的计划,但是速度上要按照自己的步伐行事。
《经济学人》文章指出,虽然习近平的前任胡锦涛也在口头上谈到改革,但是却没有改变多少。不过此次三中全会的内容显示出习近平要比胡锦涛更重视改革。公报表示,市场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字眼是习近平希望市场起到更大作用的迹象。
该文章还指出,国安委的成立具有争议性,可能显示出习近平为了掌控安全部队让其与国家其他部门协调的决心。
很多人担心国安委成为对内压制的机构,而另外也有人则认为这是习近平给自己在国安方面更大的权力角色。
《卫报》指出,习近平在进行经济改革之前需要确保自己的政治掌控力。而国安委的成立则是习近平向此方向努力的一个迹象。
该报的观点显示, 在三中全会公报中所提到的“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就显示出了中国领导层计划从长期来进行改变。习近平有九年的执政期,并会以自己的速度来平衡经济和政治需要。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可能连习近平本人也可能不清楚。
《经济学人》说,国安委让习近平成为邓小平之后权力最大的中国领导人,因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习近平如何使用这些权力。如果在未来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在农村的经济改革,确保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那么人们回顾一下就会感到三中全会是迈向更好的中国的一个起点,但是,如果习近平没有行动,那么中国将会迈向一个危险的方向。
欧元区经济复苏脆弱
欧元区经济从长期滑坡中复苏的势头在第三季度丧失动能,令外界更加担心欧洲可能陷入经济停滞、失业率高企和政治不满并存的“失去的十年”。
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一季度仅增长了0.1%;折合成年率的增幅为0.4%,增幅远低于第二季度,当时欧元区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们开始憧憬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将走出阴影。
尽管明年的经济增长预计略微加速,但是欧元区要恢复5年前的金融危机前的产出和就业水平仍需时日。
数年来欧元区经济几乎停止增长,加上财政紧缩政策破坏了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引发公众对欧洲政界的不满。在明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选民预计将抛弃主流政党,届时包括极右和极左派党员的反对党预计将获得较高支持率。
在欧洲大陆的多数地区,经济复苏乏力让很多人感觉经济还会继续衰退。尤其是在债台高筑的南欧地区,由于收入承压,民众和政府在在偿还高额负债时面临困难。
经济复苏乏力表明欧元区不仅尚未走出危机,只是情况发生了变化,风险则在加剧。
2010-2012年,金融市场的动荡曾一度令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威胁,但是自从欧洲央行去年承诺将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欧元区后,这一风险得到了控制。欧洲央行成功稳定住了市场,这表明危机的急性发作期要比欧洲政府艰难努力所显示出来的情况更容易处理。
但是依然存在的慢性病症更为棘手。在需求不振、通胀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欧元区成员国很难找到办法,实现恢复银行业、消费者和政府财务状况所必需的经济增长率。
对此并没有确切的政策方案。虽然欧洲央行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但是基本未显示出刺激了信贷或投资的迹象。
许多经济学家表示,这两个数据暴露出了如下问题:在欧洲经济滑坡、需求不振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紧缩得太厉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越来越担心,欧洲不会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做出应有贡献。
日本六大银行均涉向黑社会成员融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