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1213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113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摄影

homebush沼澤地

醍醐与天鵝

图片新闻

桑植寡婦村

高潮

祭り

悉尼社区叙利亚人示威支持阿萨德

達令港海軍節

荐读

中国政改前景

政府的边界

NSA暗中开发强大信息解码技术

遵守国际法,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

以色列试图拉拢中国

中国不再韬光养晦

“上帝粒子”

上脑vs下脑

 

 

 

 

 

 

 

 

 

 

 

 

 

 

 

 

 

 

 

 

 

 

 

 

 

 

 

 

 

 

 

 

 

 

 

 

 

 

 

 

 

 

 

 

 

 

 

 

 

 

 

 

 

 

 

 

 

 

 

 

时事经纬

26-12-13

中国不再韬光养晦

“中国崛起”既可能为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机会,也带来新的挑战。世界对此措手不及,政治评论员们在对待新“中国”的评价上各执一词,有人认为中国是世界政治稳定的一个因素。也有人认为中国对全世界以及一些邻国不仅构成经济威胁,甚至是军事威胁。

一切为了发展

专家一致认为,今天中国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解决国内问题上。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无障碍继续发展经济的国际形势。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说,“中国领导层目前忙于国内事务。中国政治局中甚至没有对外政策专家,这不是偶然的事情”。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邢广成表示,中国认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营造有利局势,以便继续进一步发展,成功解决经济增长国内问题。中国对外政策围绕国内政治而定,而不是相反。

位于华盛顿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亚洲问题高级顾问邦妮·格拉泽(Bonnie Glaser)称,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避免同美国对峙,因为“同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敌对关系将威胁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早在20世纪90年代时,中国并没有卷入许多国际问题,而今天,北京几乎不得不就所有对外政治问题表明本国的立场。

特列宁介绍说:“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用中国的经济需求来解释。中东的例子很明显,中国从那里进口大量能源资源。起初,中国在那里没有地缘政治利益,但逐渐卷入了中东地区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以便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一个强大的中国是军事威胁?

格拉泽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整体矢量发生了变化:从遵循邓小平“韬光养晦”的遗训,到采取积极主动的立场;从不干涉他国内政,到有选择性的进行干预;从世界舞台上的消极角色到参与解决全球问题。

特列宁说,“中国更‘固执'的对外政策如今因军力强大而得到强化。众所周知,如果中国发出‘警告’,那么接下去可能就是军事行动”。

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国家利益,积极声明对被本国政治家称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主权,这囊括南海的几乎全部水域。

格拉泽说:“今天,中国明显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压力,有时甚至是军事压力对邻国施加影响。为使美国更难以在危机时刻渗透地区,中国试图利用反介入能力(anti-access capabilities,如歼击机、导弹、C4ISR等),这本身就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构成威胁。”

她说,日本认为中国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国海上民事执法队伍的船舰几乎每天都停泊在南中国海海域,中国飞机定期出现在日本领空上方。

尽管俄中关系相对良好,但俄罗斯许多人还是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特列宁说:“确实,如果谈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形式上来说,中国有理由扩大自己对俄罗斯的领土要求。但中国不会这么做。”

特列宁说:“中国政治家们非常清楚,俄罗斯为中国带来的最主要的好处是:平静可靠的后方、自然和能源资源等等。对中国来说,卷入同俄罗斯领土争端无异于地缘政治自杀。”

他说,中国也不希望与美国对峙。他认为,中美关系是“合作和竞争的混合体”:竞争是为了让合作条件更有利。他还说,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但从不会转变成美国的敌人,因为中美两国彼此之间的互相依赖程度和互相渗透程度非常高。

中国专家们坚持说,中国正在上升的军力完全是为和平目的服务。邢广成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军力加强对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不是威胁,相反,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稳定与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依赖

今天的中国是欧盟、台湾、俄罗斯、非洲、拉美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

中国同经济伙伴们的关系特点是互相依存度高。这意味着,中国手中掌握着影响世界经济的强大杠杆。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波尔佳科夫说:“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后,失去了‘弱国'的优势。现在中国的任何作为和不作为都触及整个国际社会。”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伙伴国产生了双重效应:既为伙伴国发展经济创造了极大机会,同时又因此把他们置于依赖境地。这样,中方需求的上升整体而言意味着世界市场需求的上升。这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生产者有利:俄罗斯的黑色冶金之所以得以存活下来,靠的主要是中方的需求。

相反,中方需求减少或者拒绝进口某些商品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结果股市牌价也随着聚能效应而下跌。这样的例子在2012年可以观察到,诱因是当时中国对铜的需求减少。

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着世界经济。中国对个别新食品的需求成为世界某些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有人认为,中国肉类消费的增加导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过去10年内上涨120%),因为粮食开始被用于制造动物饲料。

波尔佳科夫介绍说,中国迅速掌握新技术,以更廉价的同类产品跻身国际市场,成为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在许多生产领域直接竞争对手。这可以从太阳能电池板市场的例子上窥见一斑。按照福布斯杂志《Forbes》的资料,2004年德国曾经以64%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上的佼佼者,与此同时中国仅占11%的份额。2010年,形势几乎相反: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升至50%,德国则下降到18%。为保护本国生产厂家,欧盟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开征高额关税。

中国专家们一如既往的认为,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份量上升只能给世界带来好处。他们认为,强大的新中国应当担当维护世界秩序和经济稳定的保镖角色。

刑广成说,中国向世界推出了在互利自觉合作原则上发展经济的高效模式。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认为,像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模式一样,中国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倍受欢迎。现在,我们可以观察到,东南亚国家借鉴了中国的个别特点:依靠积累储备的出口型发展模式和工业政策。

世界还不习惯看到强大的中国

刑广成说,世界还来不及习惯中国方面正在上升的影响。美国不清楚该如何同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共处,但紧密的经济联系把美国和中国捆绑在一起。世界不是很清楚中国"和平崛起"构想背后的各种动机。

确实,尽管中国尽全力普及"和平崛起"和"战略对话"构想,但世界对中国的理解仍然不一而足,各不相同。

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3年的数据,世界上38个国家中只有50%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态度,而美国这一指标是63%。而且,对中国看法最好的是非洲国家(肯尼亚78%、塞内加尔77%,尼日利亚76%)、亚洲国家(巴基斯坦81%、马来西亚81%)、拉美国家(委内瑞拉71%、巴西65%,智利62%);对中国看法最差的是日本(93%)、欧盟国家(德国64%、意大利62%)、以色列(60%)和朝鲜(50%)。

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伙伴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亚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巴基斯坦82%、塞内加尔78%、马来西亚78%,肯尼亚77%)。日本(40%)、菲律宾(39%)、意大利(39%)和土耳其(36%)公民则认为中国是敌国。朝鲜、以色列、英国和大多欧盟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是中性的。

与此同时,如果谈到对未来的预测,那么加拿大(67%)、欧洲(57%)和拉美(50%)居民都相信,中国很快就将成为新的主要超级大国。其它地区的居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即便是指标最低的非洲也不低于39%。

按照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俄罗斯有63%的居民对中国态度良好,53%的局面认为中国是伙伴。

特列宁说,“‘中国崛起’在俄罗斯人头脑中引起了真正的转变。俄罗斯从未同一个强大的中国作过邻国。当俄罗斯在19世纪末首次接近中国时,中国是一个弱国,无力抵御西方帝国主义者。因此,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中国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弱国,是一个技术上落后的贫穷国家。但在过去10年中,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当邓小平启动改革时,中国的GDP占苏联的40%,而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GDP比值是1:4。这让俄罗斯人感觉非常难受,自尊心受挫。尽管如此,俄罗斯没有受到反华情绪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