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0-04-13
北韩或连续数天发射中短程导弹
记者9日获悉,韩国军方认为,北韩运至江原道东海岸的无水端中程导弹(射程3000至4000公里)早则10日上午发射。并且北韩有在东海岸各处发射飞毛腿(射程300至500公里)、芦洞(射程1300公里)等中短程导弹的动向,估计有可能同时接连发射,因此正在密切关注。
面临威胁 美军司令称可迅速拦截朝导弹
美军太平洋司令洛克利尔9日在国会参院听证会指出,美军有信心回应朝鲜的导弹攻击并已做好准备。
洛克利尔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 如果朝鲜针对美国本土和盟国发射导弹攻击,美军将会发射拦截导弹应对。
他表示,美国防卫装备可快速侦测并得知,任何地区发射导弹的方向和目标,以及该如何回应。美军有信心做出正确决定,防卫本土和盟国地区。
他强调,即使朝鲜发射的导弹目标不明确,美军很快就会得知其方向和落点。
对于朝鲜发动攻击将造成韩国首都首尔重大伤亡的说法,洛克利尔认为有些夸大。
他表示,朝鲜半岛南北间的停战区过去半世纪已有很大发展,但朝鲜的错误估计和挑衅行动,仍会使首尔陷入危险,这是驻韩美军和太平洋司令部的首要关注问题。
洛克利尔同意美军推迟洲际导弹试射计划,相信这个决定是根据目前朝鲜局势影响,策略性沟通须要而做出的整体考量。
他强调,过去几周美军已向东北亚地区和美国民众展示计划,希望平壤当局也能收到讯息。
美国冷淡回应韩国发展核武提议
周二,韩国国会的一个著名议员在华盛顿表示,韩国已经到了建造自己的核武器的时候。
现代(Hyundai)企业集团创始人之子、执政党前党首郑梦准(Chung Mong-joon)称,时候已经到了,韩国应该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亦步亦趋地跟上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进度,同时承诺在朝鲜收手的时候收手"。
郑梦准说,"唯一能使冷战不发展为热战的事情,就是核武器提供的相互威慑。"
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Park Geun-hye)目前还没有对韩国向核国家发展的任何努力表示赞成。40年前,韩国的确曾试图研发本国的核武器,但却在尚未取得很大进展的时候被美国制止。
郑梦准的呼吁极有可能促使美国更加谨慎地考虑韩国的要求,近期,韩国政府曾要求获得生产核燃料的权利,目的是为本国的民用核项目提供燃料。
美国已经拒绝韩国的提议,称就目前而言,应该做的事情是限制而非扩散铀浓缩和钚再加工——制造原子弹的两条途径。允许韩国制造核燃料将违反韩国20多年前与朝鲜签订的半岛无核化协议。
朝鲜为何拼命控制中国媒体?
北京对朝鲜很生气但无解
中国此前一直认为,如果朝鲜的孤立导致半岛局势动荡,将对本国安全保障造成消极影响,基于这种考虑,中国一直坚持偏袒朝鲜的言行。但是,中国领导层提出加强对美关系,越来越多观点认为偏袒朝鲜将导致中美发生摩擦,进而可能促使中国的外交选项减少。
一名中国政府相关士表示,领导层在2月中旬讨论了针对朝鲜核试验的应对举措。习近平表示中国需要力争成为在国际社会上承担负责任的立场,随后决定支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制裁朝鲜的决议案。
中国交通运输部很快通知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中朝边境海关启动的货物全面检查非常严格,甚至拆下汽车座椅检查是否隐藏了现金。
中国海关总署表示,2月对朝鲜出口出现了自2009年12月以来、时隔38个月的首次同比下滑。原来每月为50万吨左右的原油出口在2月减少为零。同时,对北京居住的朝鲜人的管束也更加严格。此外,加强了此前一直被忽视的地下银行进行、朝鲜餐厅的偷税等的取缔力度。
"希望中国放松制裁",3月下旬访问北京的朝鲜高官低头向中国政府各位要人发出了请求。中朝相关人士表示这位朝鲜高官是李洙墉。在金正恩留学瑞士期间,李洙墉曾作为朝鲜驻瑞士大使担任其监护人职责。
不过,对于朝鲜来说,即使经济制裁加重,也没有立刻放弃核试验的选项。罕见严厉的制裁并不能带来朝鲜半岛无核化,就连中国也不清楚今后的事态发展。
同样,日美韩也无法描绘出让朝鲜放弃核试验的前景。
美国国务卿克里将自12日起先后访问韩中日,届时将呼吁各方加强对朝制裁。克里4日还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通过电话进行了磋商,最终还是不得不依赖中国。
日台同意签署尖阁海域渔业协定
日本与台湾近日同意就尖阁诸岛(台湾称钓鱼台列岛)周边海域渔业权签署协定。台湾外交部10日宣布,将于当地时间当天下午3点在台北市重启中断4年的日台渔业谈判。预计双方届时将签署上述协定。
虽然台湾主张对尖阁诸岛拥有主权,但本次协定不涉及主权问题,而将尖阁附近的日本专属经济区部分海域定为"共同管理海域",允许台湾渔船在相应海域作业。
据分析,鉴于中国同样主张拥有尖阁主权,此举旨在向台湾做出让步以防止中国和台湾联手对抗日本。
李登辉决定5月访日发表演说
李登辉(90岁)近日决定5月初前往日本,在神奈川及东京发表演说。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免去张业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崔天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中国温州双规官员"意外"死亡
据中国媒体9日报道,被温州市纪委双规的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於其一,因发生意外,于当天凌晨死亡。
《温州都市报》援引市检察院消息说,於其一"因发生意外,经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9日凌晨3时15分死亡。"
报道说,温州市委高度重视,已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官方的报道说得含糊,并没有说明发生了什么"意外"。
42岁的於其一曾任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预决算处副处长,温州市工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等职。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自1999年以来首次被一家大型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惠誉(Fitch)昨日在下调中国评级的同时表示担忧,中国日积月累的债务问题将需要政府出手纾困。
惠誉昨日将中国的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降至A+,称理由是"基础层面的结构性弱点",包括平均收入低、治理标准滞后,以及信贷快速扩张。
该评级机构还警告,影子银行体系崛起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并称,中国的总信贷可能已在去年底达到GDP的198%,远高于2008年的125%。
中国的债务水平自2009年以来一直令人担忧,那年中国的国有控股银行大举放贷,推动中国经济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此举保持了增长,但导致房价膨胀,并使地方政府背上巨额贷款。
"最终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的债务问题将需要主权资源来解决,债务将转移到中国的主权资产负债表上,"惠誉的亚太区主权评级主管高瀚德表示。
如何改革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一直是个黑箱,市场对此知之甚少。随着欧债危机的发展,以及中国自身"债务经济"模式不可持续,这一话题越来越热,成为业界坊间共同议论的焦点。
中国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债务风险:下一个爆发点"分论坛上估算了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他称,中央政府的债务大体上是7-8万亿,地方政府估计得高一点,超过20万亿,总计在30万亿左右。他表示,结合中国GDP总量逾50万亿来看,这样的债务率也不是特别高。从这方面看,中国政府的债务还不是当前急迫面临的问题。
这一观点受到了来自经济学家的批评。一些批评认为,30万亿只是狭义政府债务估算的结果,如果加上政策性商业银行、央行当年利用再贷款清理金融机构坏账、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券、中投公司债务和汇金公司债等"表外负债",2012年底政府债务规模估计将达到43万亿,占GDP的比重为82%。
也有批评把财政的可持续性包括在内,加上以前的环保欠账和养老金缺口,估计2012年底政府债务规模已超50万亿,占GDP比重达95%,已超过85%水平的政府债务阈值——估算这部分远期债务的意义在于,由于没有资产备付,这部分债务的偿债方式将导致长期增长率变化和利益在不同人群的分配,甚至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比如延长退休时间等)。
综观以上各口径的债务数据,不难得出这样的看法:中国政府的债务是否过重,完全取决于各方对政府责任的界定。这一命题在国际比较中也是成立的。最典型的是希腊与日本的对比。仅从债务率看,日本国债占GDP的比重远超希腊,但因希腊借的是外债,日本多为内债,体现在现实中,希腊债务危机爆发,而日本债务危机仍只停留在纸面。
进一步分析,一国政府债务的多寡与这个国家的权力体制高度相关。在研究中国的债务负担时,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一是要承认债务规模很高,容易出问题;二是要看到中国体制的特殊性,债务容易出问题,但并不是必然会出问题,中国的权力体制很容易将债务分摊到全社会。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政府债务只能算作名义债务,真正的风险在于过程识别,关键是能否正确认识到债务风险,并及时采取对策。如果漠视债务风险的存在,那就很可能真的出问题;如果认识到了债务风险,那么中国政府有很多资源可以解决问题。
当前分析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无论如何绕不开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尤其是房地产领域。一个非常现实的命题是,虽然中国政府在上一个十年屡出调控,希望控制住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趋势,但若房价真的往下跌了,第一个吃不消的可能就是政府债务。在过往的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抵押,从银行借出资金,只要房价上涨,这笔债务便可高枕无忧,通过土地财政予以覆盖。而当房价下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正如我们在2009年与2012年所看到的那样,房价稍有下降的意味,各地的救市政策立马就出台了。从中也可看出中国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性,巨额投资都要从房地产的升值之中赚回来,以保持财政与债务的可持续性。
由此来看,无论是房地产问题,还是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模式不改,其他的问题很难得到质的改善。更深层次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又与权力体制高度相关,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症结所在。改革权力体制,推进政府改革,是下一步所有改革的起点。要化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非得迈出这一步不可。
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根植于中国的权力体制,只有从根子上着手,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转型,也需要突破同样的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