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24-10-14
在叙利亚近一个月的空袭造成逾550人死亡
据路透社周四援引叙利亚人权人士的数据报道,美国及其盟军近一个月来对在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团伙极端分子阵地的空袭造成553人死亡。死者中有32名平民,其中包括6名儿童和5名妇女。
加拿大枪手曾申请护照欲前往叙利亚
加拿大当局表示,星期三在战争纪念碑开枪打死一名加拿大士兵的枪手是单独行动。这名枪手随后在议会大楼被打死。
加拿大官员在星期四的记者会上说,32岁的迈克尔.策哈-比博(Michael Zehaf-Bibeau)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加拿大公民,他可能同时拥有利比亚国籍。
加拿大官员说,策哈-比博最近申请加拿大护照,希望前往叙利亚。当局认为,枪杀事件发生时,策哈-比博正在因护照问题在渥太华停留。
有报道说,加拿大当局认为策哈-比博属于“高危险”,拒绝了他的护照申请,不让他出国。
与俄罗斯合作:朝韩统一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俄罗斯将帮助朝鲜建设符合世界最高水平安全标准的高通行能力铁路。按照俄罗斯“莫斯特维克”集团公司计划,将为朝鲜重修3500公里铁路,并建设新的区段。据初步资料,项目造价大约为250亿美元。
另外,俄朝之间还在落实另一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将跨朝鲜半岛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起来。这样,可以大大增加从韩国运往欧洲的商品数量。两国从俄罗斯哈桑到朝鲜罗津港之间已将该混合路段修好,并在罗津港开设了多功能码头。这个项目不仅对俄朝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对改善南北朝鲜之间的经济关系大有裨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朝鲜问题研究中心专家柳德米拉·扎哈尔洛娃这样认为。
她说:“韩方已经对该项目的探讨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韩国三家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代表今年已经2次来到清津港,对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视察。11月份,将从清津港向韩国浦项港为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运去3.5万吨煤炭。目前,韩方正在测算参与该项目的好处。可以说,这个项目对于南北方建立经济关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要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因2010年‘天安舰’被击沉而陷入低谷,韩国也因此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目前,仅有开城工业园区尚在运转。但是,在制裁政策中,为韩国通过清津港运送商品还是开了绿灯。”
目前,清津港仅从事煤炭运输工作。但在任何时候,这个不冻港都可能接收韩国集装箱,并通过俄罗斯将其运往欧洲。这可以给俄、朝、韩带来经济上的好处。目前,韩方正在研究介入此项目的投资计划,其中包括,购买俄铁集团在该项目中的股份。
这项目的推进,可能成为俄罗斯提出的打造朝鲜半岛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议的试金石。柳德米拉·扎哈尔洛娃这样指出。在各种项目中,还包括从俄罗斯经过朝鲜向韩国铺设天然气管道、架设通电线路。目前,这些项目的谈判已被停止,但铁路项目的成功运作,可能帮助再次启动其它项目。创建一体化基础设施,是朝、韩之间走近的相当重要的举措。
美韩改变韩军战时作战指挥权交接方案
美韩两国防长正式废除双方长期以来认可的一个在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的情况下,韩国向美国收回韩军作战指挥权的时间表,但双方未制定移交战时军队指挥权的新时间表,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军力上。
周四,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和韩国国防部长韩民求在华盛顿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称,两国同意执行韩国提出的一个战时视条件而定、美方向韩方移交韩军指挥权的方案。
这意味着美国向韩国交还作战指挥权的时间将无限期推迟,原定的移交时间为2015年。两国官员称,明年美韩政府举行会晤时将商讨新的方案。
美韩防长没有明确在什么条件下美国才会向韩国移交战时指挥权。韩民求称,韩国将力争确保有能力在2025年左右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
哈格尔周四还承诺,尽管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且全球其他地区也迫切需要美军部署,但美军将维持在朝鲜半岛的军力。他说,美国将继续加强美韩已执行超过60年的这一政策。
韩国外长认为尚不具备首脑会谈的条件
据韩联社报道,正在华盛顿访问的韩国外长尹炳世22日向媒体就实现日韩首脑会谈的可能性表示,“仅仅为了握手而见面是无意义的,若在环境尚未成熟之际只是举行会谈,或将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对现阶段举行会谈持谨慎态度。
尹炳世再次强调:“重要的是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明确显示出有诚意的措施。”他就日本政府对待历史问题的应对称“没有看到肯定性的进展,也无法读出有诚意的变化”,认为还不具备举行会谈的条件。
香港旺角占中与反占中人士多次冲突
香港占中运动从9月28号开始后已经进入第四个星期,政府与学生本周二对话未果,目前在港岛金钟,铜锣湾以及九龙的旺角三地还有占中人士留守,但在旺角,占中人士和反占中人士两派之间的冲突似乎越来令人担忧。
旺角地区的局面来越严峻,昨天到今天的三个事件几乎酿成悲剧。昨天晚上,一个男人试图点燃学生们储存的食物和用品,他向占中人士方向扔了三个有燃料的瓶子,幸好在消防员到来之前,火势被在场的占中人士控制住了。今天早上,还是在旺角,一个不明身份的人向占中者人群扔了四个装有黄色,发臭液体的塑料袋。今天下午,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一些出租车司机在学生们的抗议声中试图拆除示威者设的围栏。
香港占中抗议者计划周日举行“公投”
香港占领市中心街道的抗议者“和平占中”、学联及“学民思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在周日26日在金钟举行“公投”,并要求参加占领行动的抗议者去金钟投票。
投票的内容是要求成立处理政制改革的多方委员会和要求改变中国立法机构在8月31日作出的决定。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1日通过了香港政改框架的决议草案,规定了2017年香港特首普选的方法。
“占中”抗议的主要召集人之一,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说,计划在周日举行的“公投”只允许在广场内的市民凭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参加投票。
香港官员暂时排除对抗议区域清场可能
一位香港政府官员称,政府目前暂不打算对抗议者占领了数周的区域进行清场,但该官员没有排除最终采取更强硬措施来结束僵持局面的可能性。
这位官员称,无论是从政治,后勤保障,还是时间的角度看,现在都不可能清场,但长期而言,谁也不知道。
本周早些时候,香港政府与学生抗议组织领导者举行了首次对话,双方在会上坚持各自的立场。香港政府提出向北京方面提交一份反映抗议者观点的官方报告,但表示不会要求中国领导层撤回有关香港特首普选方案的决定。目前暂无计划举行新的对话。
上述香港政府官员表示,现在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政府确实已无法做出更多让步。
学生领导者称,在确定下一次谈判的日期方面没有取得进展。
就在上述官员发表讲话的前一天,在旺角工薪阶层区,示威者与反占中人士发生了新的冲突。
香港本地电视新闻画面显示,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一名艺术家面部流血。他声称自己试图阻止反占中人士拆除路障,结果被对方用利器划伤了脸部。
当日晚间,一名手持包裹的50多岁男子取出打火机,扬言要放火,他试图点燃示威者的一堆物资。据目击者称,这个包裹散发着香蕉水的气味。这名男子很快被示威者制服,后来被警方带走。
一些人遇到高空坠物的袭击,几个包裹从一栋大厦坠落,似乎是粪便和红色油漆的混合物。香港警方周四下午称,警方拘捕了11名与旺角冲突有关的人。
从维多利亚港到金钟,警方上周曾对旺角示威地区进行过清场,但这些地方在周末的暴力对抗活动中又被示威者再度占领。
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 公报未提周永康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周四(10月23日)在北京闭幕,与外界揣测不同的是,会议并没有提及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案子。
这次为期四天的会议的议题是反腐和司法改革,重点讨论一系列旨在强化中央对法院和纪检部门控制的政策。
分析人士预计,会有更多高层政治人物遭到公开谴责,而重头戏是外界普遍预料的原政治强人周永康被开除出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没有提及周永康的案子。
中国评论人士认为这份《决定》将为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
文件说,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决定》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会议还提出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此外,比较引人关注的是改进司法职权的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全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中共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宣布法治
中共10月20日召开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十八届四中全会),宣布进行“法治”。迄今为止,党、政府或领导人都是依法行使权力,但从现在开始将会构建根据法律主旨操作行政,为国民建立一套服务系统。
新华社当天评价称“四中全会开幕第一天,党领导班子史上首次对依法进行全面国家统治达成协议,这在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改革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新华社报道称“之前针对薄熙来、徐才厚、周永康等案的审查,也表明了执政党正以最大决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即,表现出了不论职位高低,只要触犯法律,就将会予以严惩的司法制度意志。
为进行司法改革,现在还正推进将现在各地方政府的党书记旗下的司法部划分出来,将腐败监督机关-监查局和反贪局划归为党中央纪检会直属的方案。为防止优秀审判长和检察官的流失,还将会加速实施提高福利、报酬和人事独立的定员制等司法系统“脱行政化”。
预计在强化法治之前,还将会重新制定《反恐法》和《反间谍法》。因此,据分析称,不仅是香港民主化示威,对中国国内的民主化运动或少数民族的分裂活动也会大幅强化。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建伟副院长分析称“这意味四中全会的法治宣言(拥有绝对权力的)共产党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应在宪法允许范围内活动”。
中国计划赋予司法系统更大权力
公报称,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公报还称,将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分析师此前曾说,这一专注法律问题的决定反映出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有必要建立现代化法律体系,来公平、权威地解决争端,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加剧社会压力之际。
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耿在近期的一篇博客中写道,现在中国需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管理体系,并需演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因为随着中国逐步迈入市场导向型、更加开放,政府和法律体系就必须适应这种增长速度。
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搞依法治国
据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布的一份公报,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决定中讨论的内容包括,把对法院运行经费的拨款权转移到省级政府,剥夺地方当局对一些事务的影响,比如法庭维修或工作人员工资等,还包括授予法官们判案的能力,无需得到更高级法官的批准。地方政府也可能失去司法任命的权力。
虽然有关司法改革的更详细内容预计下周才会出来,但从这个泛泛的决定来看,改革将试图解决一些法官缺乏尊严的问题。除了把法院预算转交给省级部门决定外,还有一个提议将把司法管辖扩大超出一个地方当局的范围,这可能会削弱地方官员的影响力。
即便如此,法官仍可能在做出裁决时偏向“地方领导和强大的地方利益”,加州大学黑斯廷斯法学院教授基思·J·翰德说。
习近平的计划在地方上如何得到执行也是一大问题,地方政府抵制中央政府命令的历史由来已久。由于中国官僚机构受反腐运动的影响,失去了很多额外收入的机会,一些地方官员可能没心思合作。
中国要借“法治”提高经济效率
10月23日闭幕的四中全会上发布的公报强调将限制政府官员权力的滥用。将明确政府的权限,借助市场的力量寻求提高经济效率。
去年,辽宁省大连市消防局官员先后6次检查一家物流企业,每次都指出“火灾报警器和配送设备距离过近”,并进行了罚款。由于无法移动设备,该公司只能交罚款,但今年在消防部门主管官员发生更换之后,检查戛然而止。
这种所谓“人治”似乎是中国的惯例。臃肿的官僚体制滥用权力,烦杂的审批制度招致了经济的效率低下和贪污。同时还是导致以贫富差距扩大为代表的社会不公平的温床。
习近平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计划减少损害经济的官的干扰。首先已经从通过法律限制地方政府为所欲为的行为着手。
中国领导层今年夏季修订了讨论长达10年之久的《预算法》。其核心是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促使财源筹措行为透明化。同时向面临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提出“中央政府不会提供救助”,敦促地方控制贷款的规模。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领导以最后中央政府将提供救助为期待,在不考虑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贷款。如果不加强基于法律的监管、遏制贷款不受限制地膨胀,要将已经出现增长放缓的经济在稳定轨道上实现软着陆将非常困难。
习近平政权还希望向国际社会突出力争建立公正市场的改革姿态。但是,由共产党主导推进的“法治”是否将带来以法律为后盾的强权?这种可能性并未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