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08-09-14
奥巴马将宣布打击伊斯兰国“进攻”战略
奥巴马即将公布的战略主要包括利用美军和盟军的空中打击实力以及地面友军的实力,以双管齐下的办法来逐步削弱伊斯兰国的势力范围和实际控制领地,直至将其消灭。
奥巴马将表示,如今是在美国的领导下向伊斯兰国发动反击的时候了。
白宫方面希望向美国民众传达的信息是,新的战略与伊拉克战争具有本质区别,而类似于正在进行时的全球性反恐行动。
白宫还希望强调新战略绝非仅有美军参与,而是有多方盟友协同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同盟。
媒体:阿巴斯宣布可能中止与哈马斯进行合作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9月7日电 巴勒斯坦瓦法新闻社周日报道,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说:"如果加沙地带的局势仍然不发生变化,我们不同意与哈马斯合作。那里的领土由27名副部长组成的影子政府在操控,而民族和解政府无法在那里行事"。
6月,由前总理哈姆达拉担任总理的民族和解政府宣誓入职。目前的巴民族权力机构仍限制在约旦河西岸。
近7年来,法塔赫通过巴民族权力机构,与以色列合作,利用国际的承认和支持,控制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在伊斯兰分子的控制下,相反遭到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4月份,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了克服内讧建立联合政府并举行选举的协议。
朝鲜宣布14日对一名被扣留的美国人进行审判
韩联社首尔9月7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7日报道,朝鲜最高法院将于9月14日对被扣留的美国人马修·托德·米勒(24岁)进行审判。
分析认为,朝鲜提前对外宣布将对米勒进行审判,很可能是为了让美国派遣特使。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当时时间2日在CNN一档节目中表示,为了使被朝鲜扣留的三名美国公民获释,美国政府在进行所有的努力,不排除向朝鲜派遣特使等。
朝鲜姜锡柱:只要韩朝落实协议 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韩联社柏林9月7日电 对欧洲展开巡访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分管国际事务的书记姜锡柱6日抵达首站德国,他在走出下榻的酒店时对等候他的记者表示,为了改善韩朝关系,双方应落实过去达成的协议。此外六方会谈当事国应毫无条件地重启会谈。
他说,朝方希望改善和加强韩朝关系。(已故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同志与(已故)金大中总统、卢武铉总统签署过协议,双方应落实这些协议,这样一来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另外,就重启六方会谈的条件,他表示,美国总是提出附加条件,朝方认为六方会谈应毫无条件地举行。
由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于8日到9日访问柏林,与姜锡柱访德时间出现重叠,因此双方是否会会面受到高度关注。但姜锡柱明确表示不会与岸田文雄会面,他说,此行任务中不包括解决被朝鲜绑架的日本人问题。另外,有记者问道,朝鲜是否会以姜锡柱书记此次出访为契机积极改善对外关系,他回答说,朝鲜一直在改善对外关系,此次出访并不是什么新的举措。
平壤电视台当天报道,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姜锡柱为团长的朝鲜代表团当天为访问德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和蒙古而离开平壤。
朝鲜试图打开一扇通向欧洲的窗口
姜锡柱本次出访的原因是完全明确的,即朝鲜政府力争从外交和经济封锁中走出来,在欧洲寻找新的伙伴。
在最近20年时间里,朝鲜的主要外交伙伴是韩国、美国和中国这3个国家。其中,形式上来说,韩国和美国被认为是敌方,而中国是盟友。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针对这3个国家落实的是同一项任务。首先,朝鲜外交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其二,是为其国家经济关系争得合适的发展条件,而且,与其说是为了贸易,还不如说更多是为了获得援助。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朝鲜与这3个国家都正遭遇严重的问题。
朝鲜力争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尽管其媒体的敌视性宣传一波高过一波,但在非正式场合还是保持着与华盛顿的接触。然而,想让美国改变其对朝鲜的极端负面关系,目前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华盛顿的立场是明确的:改善与朝关系的先决条件是朝鲜政府放弃核武器。但此项要求对朝方来说又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自2008年开始,在以李明博为首的右翼保守势力执掌韩国权柄后,韩朝关系变得恶劣起来。朴槿惠当上韩国总统后,曾有过关系正常化的希望,但看来,这些希望也难以实现。很难说,谁应为南北方持续不断的“冷战”承担更多的责任,但这些都是事实:或者平壤不想,或者无法与韩国建立起积极的经济关系。
朝鲜和中国的关系,和从前相比最近也堪称是友好缺失,尽管从前的关系也并非简单。值得指出的是,习近平主席对朝鲜半岛的首次访问选择的是首尔而非平壤。另外,在朝鲜公开媒体中,最近也若隐若现地出现了批评中国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朝鲜做出了寻找新伙伴和新“输血者”的决定。此前,朝鲜也曾试图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但因目前的乌克兰局势,在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不睦的背景下,莫斯科看来很难对朝鲜方向给予关注。平壤由此决定,要与欧洲国家搭建“桥梁”。不排除,朝鲜现任领导人曾在欧洲度过童年也在这方面扮演了某种角色。
很难说,平壤的这些想法能有多少成功率。一方面,与美国和韩国领导人相比,欧洲领导人的“有色眼镜”没那么浓。但另一方面,核问题以及平壤的内政,还可能成为朝鲜与欧盟国家之间的严重障碍。此外,最近一段时间里,欧洲国家的经济状态趋劣,他们没有豪爽赠与的资源。再有,和经济利益互补性缺失一样,朝鲜地理距离遥远也是个大问题。
尽管如此,平壤还是决定,看能不能激活与欧洲的关系。不管结果如何,朝鲜试图更加积极地与外部世界进行相互协作的想法,可能为朝鲜半岛局势带来健康因素。
安倍与斯里兰卡总统会谈 就加强海上安全合作达成一致
安倍晋三7日下午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与该国总统贾帕克萨会谈,双方就建立政府间磋商机制等加强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由于斯里兰卡位于日本从中东运输石油的印度洋海上要道,安倍表示将启动调查为提供巡逻船做准备。会谈后,双方签署了写入上述内容的联合声明。
安倍在与贾帕克萨的联合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斯里兰卡(与日本)有着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同为亚洲海洋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关系。”
斯里兰卡被认为是传统的亲日国家,但中国通过经济援助不断提高在该国的影响力。安倍希望推进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牵制在印度洋周边国家中扩大影响力的中国。两国首脑还就推动日本海上自卫队与斯里兰卡海军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安倍欲推进联合国改革 展开外交攻势促成对手让步
在日本与孟加拉国6日的首脑会谈中,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表示支持日本从2016年起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孟加拉国在明年秋季的理事国选举中原是日本的“竞争对手”,但在日本的外交攻势下做出了让步。提出“积极和平主义”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希望以成为非常任理事国为契机,进一步积极呼吁进行联合国改革,扩大安理会理事国席位。
日本在过去参加的11次选举中曾10次当选非常任理事国,上届任期是2009年至2010年,下次如若入选,将是第11次。日本过去唯一一次落选败给的对手就是孟加拉国。围绕此次竞选,两国此前也就亚太地区的一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展开了竞争。
在5月的首脑会谈中,安倍表示将提供最多达6千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0.7亿元)的经济援助。包括一系列非正式接触,日本显示出将加快强化两国间关系的姿态,最终促成该国退出竞选。
在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不具有否决权的非常任理事国有10个,任期为两年。非常任理事国不允许连任。包括亚太地区1个名额在内的5个国家每年进行改选。围绕联合国改革,日本、巴西、印度和德国组成的“四国集团”(G4)正在争取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王毅:中国澳大利亚也许不是最亲密朋友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日同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在悉尼举行第二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
王毅表示,澳大利亚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地区大国,是中国大周边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中方欢迎并支持澳大利亚进一步理解亚洲,融入亚洲,也愿意看到澳大利亚在东西方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积极作用。”
王毅说,中国也许不是澳方目前最亲密的朋友,但中方愿意成为澳方最真诚的朋友。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013年10月东盟会议期间曾表示,日本是澳大利亚在亚洲“最亲密的朋友”。
据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透露,中国和澳大利亚将在今年年底前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在今年11月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
王毅在周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愿与毕晓普女士深入探讨两国战略伙伴的新定位,两国贸易投资合作的新蓝图,两国人民交往的新规划,尤其是做好两国领导人高层交往的各项准备。”
王毅:在南海问题上应当做到“四个尊重”
正在悉尼出席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的外交部长王毅7日表示,在南海问题上应当做到“四个尊重”。
一是要尊重历史事实。有关各方围绕南沙部分岛礁的主权争议是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首先应当了解真实的历史经纬和原本的是非曲直,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和公正。
二是要尊重国际法规。中国从来都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无论是解决领土争议的传统国际法,还是处理海洋权益的海洋法公约,中国都将继续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三是要尊重当事国之间的直接对话协商。这是国际上处理国家间争端的通行惯例,既符合国际法的精神,也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明确规定,已被实践证明是解决南海争议最有效和可行的途径。中方不赞成另搞一套。
四是要尊重中国与东盟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中国与东盟完全有能力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与航行自由,我们对域外国家的合理关切表示理解,但同时也希望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忙而不是添乱。
日本外相将与德国外长讨论乌克兰局势
俄新网RUSNEWS.CN东京9月7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出访德国,他将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会谈,讨论乌克兰停火问题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前景。
报道说,无视欧盟和北约的立场,德国并不希望与俄罗斯的对抗升级,因为德国与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日本也采取与德国相似的立场,因为希望与俄罗斯就领土纠纷问题的谈判取得进展。
此外,德国和日本均希望在联合国建成70周年之际对安理会进行改革。
乌总统顾问称与北约三个成员国商定供应武器事宜
俄新网RUSNEWS.CN基辅9月7日电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顾问尤里•卢岑科在脸书上发文说,威尔士北约峰会期间乌克兰与北约多个成员国商定供应现代武器事宜,包括美国、法国和波兰。
卢岑科周日发文说:"北约峰会期间达成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和挪威提供军事顾问和现代武器的协议"。
早些时候,乌克兰总统在北约峰会上宣布,北约将通过一份关于对乌克兰提供军事和技术援助的声明。波罗申科晚些时候在接受BBC采访时证实,北约一些成员国承诺向基辅当局提供高精度武器,但他没有透露这些国家的名单。
丘尔金:美国的粗暴地缘政治工程带来最严重后果
美国在世界各国实施的更换国家体制的政策,破坏了世界安全并促使联合国成员谈及损坏国际坐标体系问题。 据俄塔社报道,这是俄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在“俄罗斯第一”电视频道“一周新闻”节目里阐述的。
这位俄罗斯外交官提请注意到中东和非洲形成的局势。据丘尔金称,那里的混乱十分过度。他解释说:“在利比亚一切都垮台。该国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利比亚如此影响到了马里。中非共和国自行解体。”
“南苏丹在美国的支持下争得了独立,而结果是,其国内的政治势力根本未准备好相互合作,在那里实际上继续进行内战。‘收尾最壮观’的应谈到‘伊斯兰国’的历史。这可真正可称之为史无前例的挑衅。”
“如此粗暴的地缘政治工程,对国家体制的更换不考虑到会发生什么变化, 能够带来最严重的后果”。
纽约时报:当心美国智库成为外国说客
《纽约时报》星期天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揭露一些美国智库接受外国资助,帮外国说话的行为。
报道说,华盛顿十多所著名研究机构近些年来都接受外国政府数以千万计美元的资助,帮助推动美国政府官员实施反应捐助方需求的政策。结果,依赖这些智囊机构的政策制定者通常并不了解为这些机构提供资助的那些外国政府所担当的角色。
《纽约时报》的这篇调查报告说,外国资金越来越有效地把人们过去所知的美国智库,改变成为外国政府向华盛顿游说的有力工具。这不禁掀起了令人不安的质疑,知识自由到底有没有底线。有些学者表示,他们的研究受到压力,要求做出的结论有利于资助该研究项目的政府。
该报说,这些智库并不公开他们同外国政府协议的条款,也不向美国政府机构注册说明自己是资助国政府的代理人。应纽约时报之邀对相关协议进行审议的法律专家指出,这种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违反有关联邦法律的。
《纽约时报》说,专门研究美国对外政策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稍早表示愿意公布与包括德国和中国在内的13个捐资政府签署的协议,但拒绝透露详细条款,也不公开各国资助的实际数额。
英媒:中国经济2024年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一
《每日电讯报》周日网络版报道了研究能源、经济、地理政治风险等领域的HIS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
该报告称,中国消费市场大幅上升将使中国经济在202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报告认为,中国消费总额未来十年将从目前的3.5兆亿美元增加两倍到10.5兆亿美元,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成功转型为国内消费主导的模式,推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10兆亿,到2024年的28.3兆亿。
而此期间,美国经济预计将从目前的17.4兆亿增加为27.4兆亿。
中国届时将改变过去一百多年来美国经济世界第一的历史。
另外,印度也将在2023年超越日本。
“而那个时候,中国的消费市场预测将会是日本消费市场的三倍”。
中国地方债务将由百姓付清
中国政府从今以后将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其中,取消了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禁令。新举措旨在刺激私人投资重要的社会项目。
禁止地方政府发放债券的禁令生效于1994年。由于法律禁止贷款,而为了解决预算资金的不足,地方政府转而求助影子银行。例如,2008年危机到来时,出现了大量地下钱庄。这些公司获得的贷款转而被地方政府利用。该还债时,地下法人宣布破产。
一方面,地方政府的金融诡计让它们成功渡过了危机,甚至在危机时期还有非常可观的GDP增速。另一方面,却债台高筑。即使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从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增长70%,升至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中国的黄金储备总量。
显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只能依靠实质性改革才能解决。还在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许诺对国家税收和预算体制进行改革。包括允许广东、江苏、浙江、山东4省和上海市发放债券。这是今天改革的试验版本。现在又为20个省份独立发债开了绿灯。
不过,一些专家对新措施的效果表示怀疑,担心这一措施导致短期债务增长。而将来则相反,只能加剧金融问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诺沃谢洛娃认为。
她说:“既然地方政府采取这种措施,就意味着它们没钱。现在它们将获得钱。因为中国百姓抢购国债成风。但是还不清楚政府打算将用什么偿还这些国债的利息?它们以后怎样偿还本金?”
诺沃谢洛娃认为,唯一的出路是向成本回收较快的项目投入吸引来的资金。但问题是,根据新规定,地方政府用债券资金只能投资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实际上,以前从影子银行借来的资金也是投入到了这些领域。但是由于成本回收的期限非常长,就产生了一个到期难以偿还的问题。
很有可能,这些似乎是为了新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吸引来的资金,实际上将用于填补地方政府当前预算中的漏洞,专家认为。而这意味着,正在酝酿大型金融金字塔。90年代俄罗斯经济就出现过类似情形。当时俄罗斯发放了短期债券。到1998年短期债券市场成了俄罗斯预算赤字的主要原因。证券年利率收入高达140%。但是1998年经济危机后宣布短期债券技术上破产。其价值已是原来的1/3。俄罗斯政府将卢布贬值,违约国内发行的国债,并宣布暂停向外国债权人支付还款。
分析人士不排除中国重演类似版本的可能。到那时老百姓将不得不吞下地方政府的债务。
中国人来美疯狂购房 美国房价飙升不止
近一两年来,美国房产市场的显著特点是:在各大城市的高档社区,游走着一群群中国人,他们手持现金,毫不犹疑的购下正在出售的豪宅,于是便造成美国的房价飙升不止,越来越多的普通购房者买不起房子。
调查显示,加州卖给外国人的房子,有32%买主是中国人。彭博新闻社报导:南加州亚凯迪亚市一幢豪宅,6月份以350万美元售出,买主是一对中国夫妇。这幢房子去年的价位是280万元。亚凯迪亚今年5月房屋中位售价为128万元,比一年前激增18.5%。中国人在美国购房支付的中位价格是52万3148元,而美国成屋交易的中位价格为19万9575元。美国房价从2006年6月的高峰跌落后,自2012年3月以来已回升26%,中国购购房者对推高房价起着关键性作用。
中国富人来美购房,多数用现金一次付清。但他们购房却不居住,也不用于投资,主要是为转移在中国可能被查的资产。记者的一位朋友,他家旁边一幢豪宅,被一位中国官员的家属买走一年多,房子的主人却从没到这幢房子住过一天。
中国人来美购房的地盘正从东西两岸的热门城市向美国中部城市扩展。一位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华人房产经纪告诉记者,他今年卖出的十幢房子,有四幢买家来自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