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22-10-14
被朝鲜扣押的美国人Jeffrey Fowle获释
美国白宫称,现年56岁的美国人Jeffrey Fowle已被朝方释放,在美国国防部的帮助下现已踏上归国路程。
另外两名美国人Matthew Miller和Kenneth Bae仍被朝方扣押。白宫新闻秘书Josh Earnest称,美国将继续为他们获释而努力。
韩美23日举行安保会议重设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时间
韩美两国将于当地时间2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46次韩美安保会议(SCM),重新确定美国向韩国移交战时作战指挥权的时间和条件,还将重点讨论加强联合防卫力量等事宜。
据悉,韩美已多次举行高级别会谈和工作会议,就将原定于2015年的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时间推迟到2020年代初期基本达成一致。到2020年代初期,韩国有望完成“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KAMD)”和“杀伤链系统”(Kill Chain,集探测、识别、决策、打击于一体的攻击系统)的建设工作 。
据韩国国防部一位官员22日透露,两国不会在此次会议上讨论在韩半岛部署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THAAD)问题。
SCM会议结束后,韩美还将举行外长与防长(2+2)会议。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国防部长官韩民求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哈格尔将出席会议,双方将就韩美同盟和安全合作、朝核问题及全球性问题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韩政府改变态度 将阻止散布反朝传单
韩国政府21日制定了实际上限制民间团体散布反朝传单的方针。
韩国统一部相关人士当天表示,政府没有办法阻止民间团体散布传单,但他还表示,如果(散布传单)给我国国民的生命、身体和财产造成危险,警方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此前,政府以宪法上的言论自由为由表明没有法律依据阻止散布传单,而这次改变了态度。政府连前一天也表示,动用警力予以阻止,不符合政府立场。
据了解,韩国政府改变态度,不仅为了防止散布反朝传单的行为在非军事区附近加剧韩朝之间紧张局势,而且也为了促成原定于10月末-11月初举行的第二次韩朝高层接触圆满成功。
“散布反朝传单的国民联合”等7家民间团体宣称,将于25日在京畿道坡州市临津阁散布10万张反朝传单。就此,京畿道坡州警察署表示,将在现场阻止散布传单。警方将根据“如果是给人类的生命、身体、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危险情况,就可以采取必要措施”的《警官职务执行法》第5条阻止散布传单。
韩用于人名的汉字从5761个增至8142个
从明年开始,在进行出生登记或改名时,韩国人可以使用的汉字将大幅增加。
韩国大法院20日表示,将发布内容为“将用于人名的汉字从现有的5761个增至8142个”的大法院规则修订案立法预告,并从明年1月1日开始施行。
1990年修改《户籍法》后,韩国对用于人名的汉字进行了限制,规定只能将大法院确定的汉字用于名字。这是为了消除将通常不使用或难的汉字用于名字时可能产生的不便,以及避免电子化的困难。因此,如果在做出生登记时,想使用的汉字未包括在用于人名的汉字中,就只能更换汉字或使用韩文名字。
最初被定为可用于人名的汉字有2731个,以2、3年为周期,经过8次修改,增至5761个。此次可用于人名的汉字将一下子增加2381个。新增的可用于人名的汉字包括侔(整齐)、敉(抚摸)、缣(双丝细绢)、晈(月光)、婧(苗条)、夤(谨慎)、唔(读文章的声音)、氲(气韵聚集)、耦(并肩走)、姺(流散)等。想知道此次增加的可用于人名的2381个汉字是否包括自己的汉字名字,可以在实务工作结束的12月左右在法院国民服务网站的“公告——立法预告”一栏中确认。
大法院相关人士表示:“当初以为汉字的使用会减少,没想到要求增加可用于人名的汉字的民愿持续出现,因此大幅增加了可用于人名的汉字。”
美国务院拒绝证实乌军使用集束炸弹消息
美外交机构新闻处副主任玛丽·哈夫周二在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美国国务院目前不能证实有关乌克兰军方在顿涅茨克州居民稠密区使用集束炸弹的消息。
周一维权组织“人权观察”公布报告说:十月初乌克兰政府军在顿涅茨克市居民区使用了集束炸弹。维权人士指出:在居民区使用集束炸弹违反战事规则并可等同于犯战争罪。
香港政府与学生抗议者举行首次对话
随着香港的抗议活动进入第四周,香港政府周二提出将向北京提交一份反映亲民主运动观点的正式报告,但并未提出要做出任何重大让步。
此次对话全程电视直播。
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在对话中表示,政府提交的政改报告并没有隐瞒不同意见,港府也不断制造机会让国家负责政改的官员听取不同意见。政府此前拒绝了抗议者提出的向中央政府提交一份补充报告的要求,但目前态度开始软化。
林郑月娥表示,不得不承认,近一个月发生的罢课、占领是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因此愿意考虑向国务院港澳办提交报告,表达香港的关注及意见。
林郑月娥表示,她承认学生抗议者的行为基本和平有序,但表示不管怎样占领主要街道的做法仍是非法的,应该停止。
虽然官员们重申,中央对候选人必须获得提名委员会批准的决定不可能撤回,但他们表示,这些限制并非永远适用。一名参加对话的官员称,公民提名从长远来看可以探讨,但不是在2017年的下届特首选举上。
不过,尽管学生呼吁为解决危机制定时间表,但官员们没有做出承诺,他们表示,他们有必要倾听社会上的不同观点,平衡各方利益。他们宣称,许多人不支持公民提名,并希望香港的政治改革继续向前发展。
这场对话由一名大学校长主持,总体气氛平静而诚恳。十位学生代表和政府官员在一间会议室内相对而坐。
香港学生对与港府对话结果失望
香港学联领袖岑敖晖说,“我无法相信政府仍然坚持要我们首先接受这个规划,仍然要我们遵照人大常委会的选举大纲。政府没有表现出任何要解决政治问题的勇气和诚意。”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抗议者对星期二参加对话的政府代表们表达了不满。他说,“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可能未来会有改变的机会,但是她没有说什么时候,也没有提出一个路线图。那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回答。”
林郑月娥是香港第二号高官,她说香港不是一个独立国家,不能决定其自身的选举结构。
但是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对话前的一次访谈中暗示,在审核候选人的委员会组成上有讨论的空间。
中共党报官媒警告:“占中”不可能有出路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星期三(10月22日)报道香港政府与学联举行首次对话,称特区政府同意向港澳办提交报告是给学联下台阶。
报道说,港人期待对话有助结束“占中”运动,但结果令人失望。学生代表在对话中仍然强调非法要求,包括要求中国人大常委会撤回政改框架决定,以及要求特区政府向中央提交包含“公民提名”的补充报告等,双方缺乏共识。
报道还引述香港媒体分析,“反对派的违法诉求早已举世皆知,特区政府如果再次上报中央,可以看做是给学联一个台阶下”。
报道援引分析人士说,“由香港反对派人士发起的占领中环行动,是一个挑战基本法,挑战特区政府和中央权威的违法行动,其初衷就是挑起对抗,而非寻求对话”。
《人民日报》海外版说,多种迹象表明,“占中”背后有外国势力支持,是香港版的“颜色革命”,并说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接受采访时称“占中”有外部势力参与,会考虑在适当时候披露相关证据。
文章称,香港高等法院已在20日发布禁制令,禁止占领人士继续占领旺角、金钟等路段,意味着“占中”已经是强驽之末。
《环球时报》周三亦发表社评,警告“‘占中’势力莫成全球反华阵营新成员”。社评说,围绕“占中”的外部政治形式越来越清晰。西方反华势力对它全面支持,流亡的藏独、疆独、台独势力,以及法轮功、民运分子等,都成为“占中”的拉拉队。
社评认为,“无论‘占中’积极分子以及它的港内支持者最初有什么样的目的,他们都应对正在形成的上述事态高度警觉。首先他们不应成为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部力量的玩偶或杠杆,更进一步说,他们尤其不要允许自己充当与中国现政权势不两立的先锋力量”。
环时社评还呼吁“占中”势力审时度势,“不要让香港这个亚洲金融中心以及曾经的模范法治社会从此成为这股势力的人质”。
社评最后呼吁参与占中的学生早早离开,并警告说,“至于极少数视社会主义中国为死敌的人,这个国家自会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澳大利亚前总理领衔亚洲问题研究所
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周二宣布,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将领导协会创立一家专注于亚洲事务和决策的新研究机构。这反映了亚洲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陆克文将于明年1月成为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首任负责人。他的任命是在亚洲协会正式成立该机构六个月后宣布的。亚洲协会称其为“旨在关注亚洲崛起的新型智库”。
研究所设在纽约和华盛顿,希望能成为亚洲研究和分析的一个中心。亚洲拥有世界60%的人口,其经济产出预计将于2050年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
陆克文目前是哈佛大学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Harvard)的高级研究员。在该中心,他一直进行的是一个有关中美未来十年关系的项目。
陆克文曾是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是国际公认的20国集团(G20)发起人之一,还一早期倡导大力抗击气候变化。
亚洲协会由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3rd)于1956年创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