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24-06-13
朴总统周末三天未安排日程,专心准备韩中首脑会谈事宜
青瓦台发言人金杏23日表示,"朴总统在外交部拟定的演讲稿草案加入了自己的国政哲学和想法","比起演讲的形式,将着眼点放在了内容上"。"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演讲很有可能以韩文和中文交替翻译的方式进行。演讲过程中有意义的特别谚语或故事成语等都打算用中文表述"。
朴总统特别集中探讨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相关的资料。青瓦台核心相关人士表示,"朴总统从前就很关注中国古典和人文学,并对此进行了学习。据悉,在此次访华之前,朴总统通过多种渠道对包括中国和习近平主席在内以及曾担任过中国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主席的父亲习仲勋先生的信息进行了了解"。他还表示,"朴总统自过去5年里代行第一夫人职责时起就接触许多外交使节,养成了不仅对当事人,还要对与该国相关的资料进行广泛研究的习惯。她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人","特别是此次除了研究用已往形式接触的资料,还灵活学习了多种多样形式的资料"。
据悉,朴总统在着装上也格外用心。有观察指出这传达出了想要通过着装给中国国民留下强烈印象的政治信息。朴总统在此之前访美时也根据时间和地点展示了多种多样的韩服,并获得了好评。青瓦台相关人士表示,"据悉朴总统此次将亲自准备2套左右的韩服","计划在北京和西安与同胞见面时穿着这几套服装"。但他表示"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化等)中国内部的情况,正在探讨得体大方的韩服灵活应用方案,以便既能克制过度穿着韩服又能最大化追求特有的着装(dress code)效果"。
朴总统周密的准备最终会直接关系到访华的成果,包括在首脑会谈中会出现的对朝信息水准。青瓦台核心相关人士表示,"正在针对共同宣言内容与中方进行最终协商","在三大议题——朝鲜问题、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中,确实是朝鲜问题所占比重最大。总统要强调的部分也完全能够猜测到"。他还补充道,"为了使中国的态度变化能够延续到实际政策变化上,有必要继续劝说中方。对于政治敏感问题脱北者问题,也有可能在更广阔概念的人权层面上提出"。
朴槿惠三天闭门不出 专心准备访问中国
韩国总统朴槿惠将于27日至30日对中国北京和西安进行国事访问,为此从本月21日起已连续3天未安排公开活动。
韩国政府当局人士说:"总统要亲力亲为的事情很多,如练习中文演讲和制定随行人员名单。本次韩中首脑会谈上在两国对北韩问题的合作方面取得多大成果,将左右'韩半岛信赖进程'和'首尔进程'的成败,所以准备做得比今年5月的访美更加精心。"朴槿惠上月访美前,也是尽量减少外部活动,埋头准备英语演讲等。
本次韩中首脑会谈将探讨北韩无核化等韩半岛及东北亚局势和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各种议题。经济访问团人数达70人,规模比上月访美时(51人)和前总统卢武铉和李明博访中时(分别为30人和36人)还要大。
政府相关人士说:"去年访问中国的韩国人为407万人,访问韩国的中国人为273万人,两国间的留学生也很多。正在制定首脑会谈之后的'实行计划',以便本次访中为契机,让两国人民在各领域享受到实际的好处。"
朝鲜南侵3周后曾推动将50万首尔人送往朝鲜
23日,韩联社报道称,在1950年7月17日苏联驻朝鲜大使Terenti Stykov向苏联当局发出的电报文中,包含有朝鲜军事委员会为解决首尔粮食危机而公布的"第18号法令公告"的内容。在法令公告中写道"首尔市临时人民委员会议长计划把50万首尔市民分散到农村地区或将他们送到朝鲜","要求各部门和机关的首长、平壤市人民委员会议长与首尔市临时人民委员会议长进行协商,接受所需数字的人力"。
美智库:中国对朝看法确实改变
问:中国会为解决北核问题比以前表现得更加积极吗?
"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具建设性,中国在为无核化说服北韩。但是中国将进一步采取何种措施难以预测。朴槿惠总统本月末访中在两国首脑会谈中讨论的首要议题也应该是这个问题。"
"重要的不是北韩是否做好对话的准备,而是是否做好妥协(compromise)的准备。也许北韩希望通过对话,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取得对等的地位这种象征性效果。但美国目前解决不了北核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中国手里。对北韩有着最大影响力的中国,是否具有建设性地利用这一条件的意志,这是北核问题取得进展的关键。"
问:美中希望通过不拘形式的习奥会,向外界展示新的美中关系的开始。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认为美中关系不可能成为冷战关系。关键是两国要在扩大各自影响力的同时,规避冲突。"
问:您认为在新的美中关系背景下,韩美同盟的地位会发生变化吗?
"从韩国的角度,韩美同盟在安全方面必不可缺,但在有些方面,有可能中国更重要。但是韩半岛是冷战对立格局遗留下来的危险地区,因此今后韩美同盟应维持在更高的水平。"
问:为进一步提升韩美同盟的水平,需要做哪些努力?
"要扩大两国间的对话广度。不是停留在具体的悬案上,而是要扩大对更大的主题方面的相互想法的交流。另外,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正式谈判上,还要扩大非正式讨论。21世纪的亚洲,有中国这样的大国崛起,国家主义氛围愈发浓厚,出现与19至20世纪初欧洲相类似的动荡而危险的状况。韩国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创新外交。"
问:由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否认侵略历史等发言,在东亚围绕日本问题的矛盾在加剧,您对此有何看法?
"这是个不健康的状态。这有损于美国在内的该地区国家共同应对各种问题的局面,让各方陷入困境。"
"把中国梦和韩国梦汇聚到一起,提议共同创造东亚梦"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我们也要提出'韩国梦',即韩半岛的和平、繁荣、统一。要将中国梦和韩国梦汇聚到一起,提议创造出'东亚梦'。"
韩国最大的中国研究智囊团J-China论坛在朴槿惠总统访问中国之前的6月21日召开的紧急座谈会中提出了以上建议,建议朴总统在会谈中提出韩半岛稳定与统一,乃至东北亚和平的宏大蓝图。郑钟旭教授主持、在中央日报大会议室举行的此次座谈会的主题为"朴总统访华必须要做的事"。
出席者均强调了自信感的重要性。世宗研究所安保政策室长李尚贤说"现在,美国、中国和日本正分别因为战略无力、内部问题和保守右倾势力的逆风,都面对着领导力丧失的难题","这是朴总统发挥主导权的绝好时期,因此朴总统应带着充分的自信,以大方的姿态与习近平主席进行对话"。
最热门的问题自然是韩半岛统一问题与韩中合作方案。诚信女子大学的金兴圭教授表示"习近平政府上台之后,中国对自身的定位正从原来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变化为世界强国","因此,中国也正在制定符合'强国'定位的世界战略、地区战略和韩半岛战略"。他主张,在这样一个时期,是否能够设计一个精密运转的韩中战略合作系统来实现韩中共同行动,将直接决定此次首脑会谈的成败。金教授还表示"中国依然在担心朝鲜无核化会导致朝鲜政权出现问题","朴总统应该明确强调,我们并不是希望朝鲜政权崩溃"。
还有分析认为,中国对朝鲜的视角正逐渐从"战略资产论"转变为"战略陷阱论"。金教授解释称"中国从'唇亡齿寒'的视角出发对待朝鲜战略价值的立场正逐渐后退","现在,朝鲜试图通过在美中之间挑衅获得利益的'陷阱论'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中国最近对朝表现出强硬姿态的背景主要包括金正恩政权的不确定性、朝鲜的核技术接近了允许的底线(bottom line)、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负面影响、中国新领导集体不惧怕变化的自信感等。
韩国外大教授吴承烈主张,双方必须克服经济和安保合作不协调的"亚洲悖论(paradox)"现象,建设经济和安保共同体。他表示"只有实现经济和安保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解决韩半岛问题,乃至实现东北亚经济合作","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有必要提出建设连接中国丹东——新义州——首尔的铁路"。吴教授接着表示"不能只一味纠缠在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问题上,而忽略了其他经济问题",强调"不能错过中国进入城市化和新产业政策等经济转换期带来的机会"。
另有观点提出,朴总统需要藉此机会进行公共外交和积极的魅力外交。郑钟旭教授表示"在针对普通民众进行的舆论调查中,有7成以上民众都认为中国非常重要,但相反,其中喜欢中国的受访者只有不到一半,而在中国,人们对韩国重要度的认识和对韩国的好感度都非常低","不能只构建首脑之间的信赖,还有必要展开能够提升社会底层好感度的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专家选的朴总统的此次访华主题为"信赖之旅"。 东北亚历史财团秘书长石东演表示"信赖是朴槿惠外交的关键词,也是政府执政的关键","韩中已经建交了20年,有必要在共同声明中提出此次会谈举行于韩中两国开始新的20年这一转换时期的意义"。金兴圭教授表示"两国间的信赖不是说说就有的,要通过机制来构建","通过构建定期军事会议、战略经济对话和FTA等机制,就能够积累下双边的信任"。韩国国防研究院研究委员申范澈表示"还应该扩大士官学校学生交流等军方的人员交流,在军事领域也积累下双边的信赖"。
朝鲜开城历史地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韩联社首尔6月23日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3日在柬埔寨金边和平宫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决定将朝鲜申请的开城历史古迹地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之前,教科文组织的顾问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实地调查报告书上表示,开城历史古迹由代表高丽王朝统治根据地的遗迹组成,可以从城市的风水选址、宫阙、城墙等组成的城市防御体系以及教育机构等了解到其包含的精神价值。
开城历史古迹地区包括了开城城、满月台、开城南大门、成均馆、嵩阳书院、王建王陵、恭愍王陵等遗址。2004年高句丽墓葬群成为朝鲜的第一个世界遗产,而开城历史地区则成为第二个世界遗产。
日本维新会惨败 仅获东京都议会2个议席
日本维新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未能守住现有3个席位,候选人中仅2人当选,可谓惨败而归。受共同党首、大阪市市长桥下彻关于慰安妇的发言影响,日本维新会遭遇重挫,党内干部在东京赤坂的东京都总支部大多认为"结果颇为严峻"。
斯诺登抵达俄罗斯,拟前往厄瓜多尔政治避难
周日,斯诺登从藏身的香港登上一架俄罗斯客机出逃,此举似乎是他寻求厄瓜多尔政治庇护的奥德赛之旅的第一步。
香港官方称,他们没有得到阻止斯诺登离开所需的完整信息。但美国官方反驳了这一说法。
斯诺登登上了俄罗斯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于周日下午到达莫斯科。俄罗斯新闻媒体称,斯诺登停留在转机区域。周一凌晨,人们看到包括大使在内的一些厄瓜多尔使馆官员进入了该机场。
厄瓜多尔政府和维基解密组织在鼓励斯诺登离开香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厄瓜多尔外交部长称,斯诺登已向该国提交了避难申请。维基解密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称,"他将经由一条安全的路线去厄瓜多尔共和国避难,和他一起的有外交人员和维基解密的法律顾问。"
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曾在逃难期间进入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在里面住了一年。 他在一次采访中称,维基解密已经安排斯诺登使用厄瓜多尔发放的"特殊难民旅行证件"出行。该证件是上周一发放的,几天后美国便宣布对斯诺登提出刑事指控,并撤销了他的护照。
斯诺登的成功逃离明显让奥巴马政府陷入了慌乱。美国司法部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很失望,并且不能认同香港官方的决定,因为后者没有遵从美国方面关于逮捕在逃人员爱德华·J·斯诺登的请求。"这份声明称,香港方面关于信息不足而无法进行逮捕的说法"尤其让人不安"。
国务院一名官员称,国务院已采取措施提醒斯诺登可能途经的所有国家,他是被通缉的逃犯。
香港政府称,已将斯诺登离开一事通知美国。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称,斯诺登将在莫斯科一个机场的转机区域停留"几个小时",等待周一飞往古巴的航班,这样就不会正式进入俄罗斯领土,也不会被拘留。
香港政府称,美国曾提出让香港针对斯诺登发放临时逮捕令的法律请求,但香港政府最终认定,该请求"不完全符合香港法律的规定。"
原因是香港政府"尚未掌握处理临时逮捕令请求所需的足够信息,因此没有限制斯诺登离开香港的法律依据,"香港政府在声明中称。
但国务院一名官员称:"在我们周五一天的所有讨论中,香港当局从未提出有关美方临时逮捕请求的理由是否充足的问题。"
香港政府还在声明中表示,已向美国政府写信,请对方就新闻媒体关于斯诺登曝光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机构侵入了香港的计算机系统的报道进行澄清。声明还补充说,香港政府"将继续跟进此事,以保护香港人民的合法权益"。
美俄双边关系已在过去一年中急剧恶化,斯诺登现身俄国领土给了两国关系最新的一击。然而,随着事件的展开,俄罗斯领导人似乎正在努力减小斯诺登到来的影响。
"我们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俄总统普京言人说,"我不负责机票事宜。我不赞成也不反对出售机票给斯诺登。我们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适当人选。"
斯诺登离开香港可能会减少他在香港逗留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不过,美国官员很可能会继续调查,在斯诺登最初选择香港时,中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香港而言,斯诺登的离开意味着它由此避开了一场围绕是否交出他而展开的拔河比赛,一方面,美国要求将其引渡回国,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者和香港的一些人权活动人士又呼吁让斯诺登留在香港。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在周日早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斯诺登的泄密削弱了华盛顿称中国政府应该对普遍的计算机侵入事件负责的说法。
这篇评论说,斯诺登的指称"显示,长久以来试图假装是网路攻击无辜受害者的美国,实际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恶棍"。
中国称尊重香港依法处理斯诺登事件
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离开香港,飞抵莫斯科之际,中国表示尊重香港依法办事。
中国同时表示,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原则,中国一贯尊重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办事。
在回应有关美国曾经对中国电信运营公司和清华大学进行网络攻击一事上,中国外交部表示对此严重关切,"这再次证明中国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我们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交涉"。
中国重申,反对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并"愿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与国际社会积极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逾四成澳洲人惧中国将成军事威胁
澳大利亚一项最新民调显示,41%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在20年内将对澳大利亚构成军事威胁。
这项由澳大利亚洛伊国际研究所进行的民意调查还发现,很多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日渐增加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感到担心。
在接受调查的约1000人中,48%认为澳大利亚应该最重视发展与美国的双边关系,37%的人则认为中澳双边关系最为重要。
与此同时,调查显示61%的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超级大国,甚至12%的人认为中国已经达到这一地位。
洛伊国际研究所负责人福立洛弗指出,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的情感日益复杂,他们一方面认识到中国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又对中国缺乏信任。
洛伊的这次年度民意调查请受访者对19个国家根据感情深浅程度进行排名,结果中国在19个国家中排名第14位。
排名显示,澳大利亚人对英国、爱尔兰、德国、美国、新加坡以及日本最有感情。
而排名落后于中国的五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以色列、缅甸、伊朗以及朝鲜。
的态度,但都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有效解决地方债务危机,更大范围的债务危机早晚会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