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9-11-14
犹太教堂遭袭 以色列总理称将“重拳回击”
耶路撒冷发生6年来最血腥的袭击,两名巴勒斯坦男子杀死4人后,被警察开枪击毙。
两人持枪及利刀闯入一间犹太会堂,杀死3名美籍及一名英籍犹太信众。另外有8人受伤,其中一名警员生命危险,3名伤者情况严重。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誓言“重拳”回击。他称这是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与巴勒斯坦自治当局主席阿巴斯煽动所造成,但国际社会“不负责任地”充耳不闻。
内塔尼亚胡下令拆毁两名凶徒的居所。
以色列警方说,两名凶徒是表兄弟关系,巴解派系内的人民阵线承认责任,指两名袭击者是他们成员,管治加沙的哈马斯赞赏这次袭击,在加沙一批巴勒斯坦人上街庆祝。
去年全球共发生1万起恐怖袭击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11月18日电 伦敦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的恐怖袭击数量较上年增加44%。
根据研究所数据,2013年共发生恐怖袭击逾1万起,致1.8万人丧生,较2012年增长61%。
“伊斯兰国”、“博科圣地”、“基地”和“塔利班”四大恐怖组织制造的恐怖袭击最多,它们对去年66%的恐怖袭击负责。
英国广播公司援引《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称:“不仅恐怖主义的强度有所增长,其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报告指出,恐怖袭击共计在60个国家发生,受恐怖袭击影响最大的是伊拉克,有将近2500起恐怖袭击发生,致6300人死亡。超过80%的恐怖行动遇难者来自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叙利亚。
俄副外长:伊朗与“六方”只剩半步到解决伊核问题
伊朗与“六方”现处于离解决伊核问题半步之远。据俄塔社报道,这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于周二向记者表示的。
“我们认为,我们处在解决问题的一步,甚至半步之远。除了为达成共识,在各国首都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相应决定外,没有任何其它障碍。”
里亚布科夫强调,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前往维也纳的决定将取决于能否找到折中方案并至少制定出长期协调基础和其后能充实具体内容的框架。
里亚布科夫指出,俄罗斯不会在无结果保障下把“六方”与伊朗的谈判提升到部级举行。
奥巴马推动伊朗核协议遭遇多方阻力
奥巴马总统上个月给伊朗最高领导人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写信,敦促他克服10年的不信任,通过谈判达成一份限制德黑兰核抱负的协议。
现在,奥巴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项外交成就。他已经看到,留给自己改变中东局面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少。
然而,反对达成协议的势力非常强大——不光是哈梅内伊以及伊朗的强硬派,还有重掌美国国会两院的共和党、一些民主党同僚,以及美国的许多最亲密的盟友。
奥巴马身边在国家安全方面最具影响的那些顾问认为,在本月达成协议的概率在40%到50%之间。
然而即使达成协议,它也只是一场争论的开始,而非终点。
“在所有的相关国家,这场谈判都有着更大的意义,”威尔逊中心学者罗伯特·利特瓦克说。
“在美国,它是对奥巴马的实力和战略的考验,”他说。“在德黑兰,它代表着一个根本性的抉择:伊朗是打算继续把自己看做一个革命政权,还是打算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而伊朗许多年轻人都渴望它成为后者。
美国及其盟国的情报评估均认为,哈梅内伊迄今为止都在避免做出这一选择。尽管他已经授权总统哈桑·鲁哈尼和外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与美国及其伙伴谈判,但他们认为,只有在谈判官员回国汇报了具体细节之后,哈梅内伊或许才会决定是否批准协议。
2009年的一份内容有限得多的协议就是如此。这份协议在维也纳达成后,最终遭到了哈梅内伊的否决。而且这位阿亚图拉周围都是逢协议必反的强硬派,以及负责核计划军事工作的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领导层。
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把伊朗称作“事关存亡的威胁”,因此,美国官方很难想象以色列会支持什么协议。多年以来,历届以色列政府都在强调,伊朗距离制造出核弹只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年,内塔尼亚胡政府反对取消哪怕是最少量的对伊朗的制裁。
最近几周,内塔尼亚胡重申了他的警告,即“伊朗伊斯兰国不是美国的伙伴,而是美国的敌人,”并表示,以色列不会服从任何让伊朗成为“核门槛”国家的安排。这种说法指的是让它具备在几个月或几年时间里制造出一件武器的能力。
以色列官方淡化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对美国国会的影响力,私下里对达成协议的利弊存在分歧;情报机构的一些人员认为,通过协议可以对伊朗进行更深入的监控。在谈判中,“我们没有正式的身份,也没有真正的实力”,以色列战略部长尤瓦尔·施泰尼茨说。“我们只能说理,只能表达和阐述。”
沙特阿拉伯有类似的担忧:与伊朗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将成为美国在该地区重组联盟的不详开端,华盛顿将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与什叶派的伊朗而不是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携手应对地区议题。
该国情报部门的前负责人图尔基·本·费萨尔亲王最近几周发出警告,无论伊朗可以保留何种铀浓缩设施,沙特阿拉伯都将予以匹配——即使该国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这意味着,就算达成了协议,军备竞赛的阴影也挥之不去。
俄罗斯仍然是谈判团队的关键一环。俄罗斯作为核心参与者影响着可能成为协议关键内容的谈判,那就是:伊朗把大量低浓缩铀运到俄罗斯境内,在那里把它们转化成布什尔核电站所需的燃料。
不过,俄罗斯官员可能想要延长谈判期,令真正的协议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从而让伊朗石油隔绝于全球市场,避免进一步压低正在不断下跌的油价。
不过,决定与伊朗谈判成败的最大因素,可能是重掌参议院的共和党人,包括林赛·格雷厄姆等参议员。他们认为奥巴马在核协议问题上太急于求成。
奥巴马政府的官员反驳了这一说法,声称尽管奥巴马怀有希望,但如果协议不能令伊朗至少在一年时间里无法生产出制造一枚核弹所需的燃料,他是绝对不会签字的。“无论谈判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必须要让国会买账,此事宜早不宜迟,”奥巴马的高级策略师之一说。
“这在谈判桌上对我们有利,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伊朗外长扎里夫说,‘就算我们同意早日取消制裁,或者让你们保留所有的离心机——当然,我们不会这么做——国会也会抗议。’”
抗议已经开始了。国会议员上周返回华盛顿进入新会期之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来自新泽西州的民主党人罗伯特·梅嫩德斯与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马克·柯克发表联合声明称,“作为迫使伊朗回到谈判桌的两党制裁法案的共同起草人,我们相信,一份好的协议将会废除、而不只是叫停伊朗非法的核计划,并一劳永逸地阻止伊朗成为一个核门槛国家”。“如果潜在的协议无法实现这些目标的话,”两人还将发起新的制裁措施。
这个立场将受到重掌国会两院的共和党人,以及许多民主党人的支持。奥巴马纵然是始终保有否决新制裁措施的权力,但行政分支的官员担心,这些警告本身可能会增加让伊朗达成最终协议的难度。
奥巴马已经表明,如果伊朗能遵守协议,他将在近期动用手中的行政权,逐步暂停制裁;而撤销这些制裁的表决可能未来几年都不会成为现实。但只有在达成协议的前提下,他才会面对这个问题。美国官员暗示,此次达不成协议的话,他们将要求再次延长谈判——他们押注的是,油价的不断下跌、实施新制裁的威胁,以及加强破坏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可能会共同促成一份协议。
然而美国和欧洲的情报官员表示,哈梅内伊或许推测目前的时机对伊朗有利。他们的结论是,哈梅内伊认为最近的中期选举削弱了奥巴马,而谈判已经使得各方承认伊朗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至少是小规模地进行铀浓缩,并促成一个共识,即当最终的协议失效的时候,它将拥有类似日本的工业铀浓缩的能力。
一名美国外交官员上周称,“伊朗人想要的是宣告胜利,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西方退缩了,承认伊朗终将有能力无限量地制造自己所需的核燃料。”美国国会需要的则是,“宣称伊朗被迫废止了目前的成果。”
他又接着说,正是因为要让双方都满意,“政治问题才比推迟核弹计划的物理问题要难解得多。”
朝鲜驳斥了联合国所通过的有关人权状况决议
平壤断然驳斥了联合国大会第3委员会周二所通过的,有关将朝鲜的人权状况提交给国际刑事法庭审理的建议决议。
据俄塔社报道,这是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慈成男在其声明中表示的。在就该决议表决结果发言中,他把这一决议称为对抗性文件,并指出,同这一决议的倡导者欧盟继续对话是毫无意义的。
有111个国家投票支持了这一决议,19个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中国,古巴,以及叙利亚在内等国投票反对,另有55个国家投了弃权票。
崔龙海普京会谈 转交金正恩亲笔信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崔龙海当地时间18日凌晨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前往克里姆林宫拜见了俄总统普京。
俄罗斯总统网站18日发布简短消息说,俄总统普京会见了到访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特使、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崔龙海,崔龙海带来了金正恩致普京的亲笔信。
尽管俄方就普京和崔龙海的谈话内容并未透露,有推测认为,崔龙海向普京转交金正恩的亲笔信,是为了进一步增进近来愈加密切的俄朝两国关系。
据悉,普京和崔龙海的会谈持续了约一小时,全程非公开,未邀请任何媒体。
崔龙海从17日起对俄罗斯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除莫斯科外,他还将访问俄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外交部此前发表声明说,崔龙海访俄期间将与俄罗斯高层讨论俄朝双边关系中的紧迫问题,包括提高双边政治对话水平、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日本政府人士纷纷质疑安倍选举目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8日的记者会上把下届众院选举的胜负标准定为“执政党过半数议席”。对此,政府内部质疑声不绝于耳。有意见认为,执政党席位若不足半数则等同于丧失执政权,和目前拥有三分之二的席位相比,安倍设定的胜负标准过于宽松。
下届众院选举因议员定数削减,各党将争夺475个席位,要过半数需要赢得238个席位。自民党的现有席位加上议长共有295个。加上公明党后,执政党目前拥有326个议席。
安倍解散众议院为哪般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18日宣布推迟实施原定于2015年10月实施的消费税增税及21日解散众议院进行大选。安倍政权在9月刚刚进行了内阁改组,但仅仅2个半月,形势却急转直下。决定解散国会的最初起因则是改组后2名内阁成员在一天内双双辞职的悲剧。
经济产业相小渊优子和法务相松岛绿由于“政治与金钱”问题,上任不到2个月就在10月20日同时辞职。防卫相江渡总德和环境相望月义夫等也被在野党追及。
执政党内出现了“如果再有一名阁僚辞职,政权就难免崩溃”的观点。在2006年安倍第一次担任日本首相时,就是由于政治与金钱问题,内阁成员一个个被撤换,从而导致了短命政权,相关人士不免会想起这一似曾相识的往事。
首相官邸在10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实施了由菅义伟主持的单独舆论调查。显示如果目前举行众院选举,自民党可维持单独过半数,公明党也能守住全部9个小选区。这一结果促使安倍做出了年内解散众院的判断。
“按照这一舆论调查结果,还是早些解散为好”,安倍10月29日在官邸对自民党干事长谷垣祯一讲了这番话。官房长官菅义伟在同一时期除私下叮嘱亲近的议员“赶快做选举准备”外,还向公明党的支持母体创价学会高层表达了提前解散的论调。
此外,目前日本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日本2014年7~9月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后,实际同比下滑0.4%,按年率换算为下滑1.6%。这是日本连续2个季度陷入负增长。7~9月的经济数据成为安倍判断是否按计划实施增税的关键。
日本推迟增税 进入大规模刺激新阶段
日本原定于明年10月上调消费税,这是削减该国巨额公共债务努力的一部分。但在周二,安倍晋三表示政府将把消费税上调时间推迟18个月。今年4月日本有过一次消费税上调,结果是第三季度日本经济陷入萎缩。此外安倍还表示将制定一套全新的税收开支措施来长期推动经济发展。
安倍晋三和他的智囊团此举似乎是效法欧洲,批评人士称过早关注减债(而不是一心一意通过财政货币措施提振需求)的做法加剧了欧洲经济问题。
日本公共债务的规模是经济体量的两倍以上,是发达经济体中最高的。就连近期坦言在欧洲削减债务方面施加过多压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于上月敦促日本继续贯彻增税计划。
IMF 10月发布报告称,鉴于日本公共债务高企,进行第二轮增税对建立财政纪律的良好纪律至关重要。
对于安倍晋三来说,重新调整被称为“安倍经济学”复兴方案的决定是在周一日本经济令人意外地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收缩之后敲定的。这一消息的公布距安倍上台大胆承诺打破日本通缩不到两年时间。通货紧缩是指价格、工资、支出和投资相继下跌的恶性循环,这一现象已经困扰日本超过10年。
日本政府经济学家此前曾试图让安倍宽心,称今年4月上调消费税只会给日本经济带来最低限度的损伤。因为在上调消费税之前日本央行已经向日本经济注入大量新的流动性。
也有人认为日本政策步伐应该迈得更大。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日本接近于零的现行利率降低了货币刺激政策的有效性。他在上周五接受采访时称,日本应该更多地依赖扩大消费和减税,这样产生的流动性会更加直接地流入经济领域。
萨默斯称,他不确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有多大,但财政政策产生效果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安倍身边的人士似乎开始认识到,财政政策应当更多地辅助货币政策,不过政府内部尤其是财务省立场偏紧缩的人士担心,债务高企可能会引发投资者对日本的反感。
香港示威者撞烂立法会玻璃门 防暴警察驰援
香港当地时间周三(19日)凌晨1时许,数十名戴口罩的示威者在立法会停车场附近的侧门,分别用铁马及砖块撞击及掷向玻璃门,击毁了两扇玻璃门,并将一个铁马推入立法会大楼,有示威者一度进入大楼。
数分钟后,手持警棍、盾牌的警员到场驱赶示威者,一度施放胡椒喷雾控制场面,警员一字排开,筑成人链防守。
一批有防暴装备的警员增援,被部份示威者阻止,双方在通往添马公园的通道旁对峙,再爆发衝突,警方用警棍阻止示威者衝击,示威者就举起雨伞阻挡,警方再次施放胡椒喷雾,又出示红旗警告。
示威者冲击立法会,事缘有人以为立法会周三会审议《版权修订条例》,但其实议程并没有这一项,有人于晚上11时许,号召示威者用铁马包围立法会大楼,先后封锁了两个出入口,表示要阻止议员早上开会。
在场警员作出广播,指尊重和平表达意见,但希望示威者不要被激进分子煽动,警方又再举起红旗,指示威者若不停止冲击警方防线,就会使用最低武力。
早前已有占领人士不满的禁制令的颁布,打算冲入立法会,并一度和其他不同意决策的占领人士发生口角。
俄同中方探讨香港事件时建议联合对抗“颜色革命”
俄新网RUSNEWS.CN北京11月18日电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周二向记者表示,“颜色革命”威胁俄罗斯和中国,因此两国应联合对抗这一挑战。
安东诺夫在俄中两国防长会晤后表示,“我们注意到不久前香港发生的事件,两国防长坦承,任何国家都无法保证不会发生‘颜色革命’”。
安东诺夫说:“似乎这些‘颜色革命’,西方国家政治技巧的这些尝试,包括美国在内,发生在远离中国或俄罗斯的地区。实际上,距离我们很近,而且我们认为,俄罗斯和中国应当联合对抗国家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
香港占中运动推动者戴耀庭与黄之锋入选影响世界百人思想家
据明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公布年度引领全球的百大思想者。香港亦有人物入围,就是和平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和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美国外交杂志解释,戴耀庭与黄之锋表现出,人们是可以勇敢站出来抗争。
外交政策是华盛顿邮报集团旗下刊物,专注全球事务及美国外交政策解读,每年都评选引领全球的百大思想者,共分10类,戴耀廷及黄之锋入围挑战者(Challengers)之列。
外交杂志解释说,9月底开始有数以万计市民,包括学生、工人等一起走上街头,抗议中央政府阻碍香港民主,而本身是法律学者的戴耀廷,在这场运动中提供了知识框架,黄之锋则与不同年龄层的支持者,一同维护及推进香港的高度自治。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论说,他们以爱与和平方式向北京要求真普选,虽然占中可能很快被清场,但能够表现出,人们是有勇气站出来,与北京当局对抗。
高仓健去世 中国各界纷纷致哀
高仓健去世的消息在中国受到了高度关注。中国各家媒体18日对此进行了速报,各界纷纷传来哀悼之声。中国外交部也在当天表明了哀悼之意。
新华社以《传说中的日本演员——高仓健》为题,详细报道了他过去的人生历程。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等媒体也发表评论:1978年,高仓主演的《追捕》成为文革之后登陆中国的第一部外国电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也成为了中国大陆一代人的偶像。
《追捕》的主题为“冤罪”,这与众多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冤死的记忆产生了共鸣,在当时的中国吸引了共1亿人次观看,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高仓在电影中穿的衣服也在当时大为流行。据悉,19日将在北京市内召开追悼放映会。
此外,高仓还曾出演了中国电影《千里走单骑》(日本于2006年公映)。该片导演张艺谋在微博上发布寄语:“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尽管不愿相信现实,但老友已去,只有沉痛哀悼,祝愿他在天堂幸福开心。”当天在微博上,中央电视主持人、作家、普通民众等都纷纷写下悼念之辞:“给中国电影展示了什么是硬汉气概”、“唯一喜欢的日本表演艺术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