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4-11-14
美联社:“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商定对其叙利亚对手采取共同行动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和“基地”恐怖组织商定,对其在叙利亚的对手采取共同行动。
“伊斯兰国”代表和“基地组织”代表于11月2日在阿勒颇以西的阿塔列布镇举行了秘密会晤,会晤中就上述问题达成协议。“双方代表”就停止相互对峙达成共识并商定对其反对者采取共同行动。
“双方”商定,不再相互勾心斗角,而共同对付在叙利亚北部两个地区的库尔德民兵武装。
伊拉克库尔德人与巴格达政府达成石油协议
伊拉克库尔德人与巴格达达成一项石油协议,看来结束了双方长期存在的争执。
根据星期四达成的这项协议,半自治的库尔德地方政府将每天向伊拉克联邦政府出售15万桶石油,以换取5亿美元的现金付款。
库尔德人将用这些现金支付政府雇员的工资。目前尚不清楚这项协议的有效期。
巴格达在库尔德人开始自行向土耳其出售石油后,停止了向库尔德公务员支付工资。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莎琪说,伊拉克和库尔德官员愿意直接并认真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美国对此感到鼓舞。
崔龙海将作为金正恩特使出访俄罗斯
韩联社首尔11月14日电 据朝中社14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崔龙海将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于近期出访俄罗斯。
预测认为,崔龙海此行很可能会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5月,崔龙海曾以金正恩特使身份访华,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玄永哲已访问了俄罗斯。在朝中关系冷却的情况下,朝鲜今年以来多次与俄罗斯进行高层交流,大力巩固朝俄关系。
朴总统提议召开韩中日首脑会谈
朴槿惠总统11月13日突然提议召开韩中日首脑会议。朴总统当天在缅甸奈比多国际会议中心共同主持召开了第17届东盟+3(韩中日)首脑会议,并表示“希望继今年9月在首尔召开韩中日三国高层官员会议后,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召开韩中日外交部长会议,并以此为基础召开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议”。这一立场是当着中国总理李克强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面表明的。
在本月10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召开的首脑会晤上,朴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年内有必要召开韩中日外交部长会议达成了共识。而朴总统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提议召开三国首脑会谈。青瓦台负责人解释说,韩中日首脑会谈若能成行,快的话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召开在实际上更有利。
时事通信等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首相也对此表示欢迎,称“希望尽快召开三国外交部长会议,同时促成首脑会谈”。
安倍首相此前曾提议召开韩日首脑会谈,但被朴总统拒绝,现在朴总统主动提议召开韩中日首脑会谈,这说明三国关系有可能进入新局面。朴总统在今年9月安倍首相通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提议召开韩日首脑会谈时曾表示拒绝,称“日本有必要首先采取有诚意的努力,治愈过去历史的伤痛”。
朴总统在当天的会议上表示“把东盟推进合作、消除矛盾和构建信任的模范事例用于整个东北亚,这就是韩国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为此,上月在首尔召开了‘东北亚和平合作论坛’和政府层面的‘东北亚和平合作会议’,期待通过这样的努力达成的合作共识也能对东北亚三国之间的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朴总统对东盟+3的首脑们表示“实现朝鲜无核化、韩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将成为东亚和平的原动力”,“会员国之间应该继续(为实现朝鲜无核化)进一步合作”。
东亚峰会海洋争议日美和中国各执一词
第9届东亚峰会在缅甸召开,中美日韩俄澳新印等亚太国家首脑参加。
共同社报道说,中国围绕南海主权问题与越南和菲律宾存在对立,近来在南沙群岛岩礁上开展填海造岛作业等,为自身的主张积累既成事实。
该报道援引外交人士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会上称,“期待对有损和平与稳定的行为进行自我克制”,用不点名的方式对中国批评。安倍还表示“单方面行为还在继续”,呼吁避免采取改变现状的行动。
共同社说,美国总统奥巴马称,鉴于除当事国之外也有第三国利用该海域,要求根据国际法解决纷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峰会之际首次会晤越南总理阮晋勇时说:“我们也同样认为地区各国,不论大小,都应该遵守解决争议的既定规则,这是很重要的。”
而李克强说:“南海形势总体稳定,航行自由和安全也有保障”。
他说:“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进海上务实合作,进行了密切有效的对话与沟通”。
李克强说,中国明确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同意积极开展磋商,争取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中方倡议有关国家积极探讨共同开发,有效管控分歧。
美、日、澳领导人会晤将顾忌中国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三个盟国的领导人在本周末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峰会间隙将举行七年来的首次会晤,预计美国届时将敦促日澳加强军事和安全合作,以帮助遏制亚洲地区不断发酵的领土争端紧张局势。
此次会晤可能引起北京不满,中国会因认为在亚洲地区的崛起遭遇挑战而恼火。但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目前正在努力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澳大利亚则在寻求深化其与中国的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关系。
此次所谓的三边会议召开之际,将恰逢奥巴马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发表讲话。官员们称,奥巴马的讲话将试图消除其他亚洲国家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有效性的怀疑。美国重返亚洲计划意在增强其对该地区的影响。
澳大利亚仍然是美国军事和政治上的亲密盟友。但随着中国财力的增强,它也正日益成为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曾帮助澳大利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免于陷入衰退。习近平和阿博特将于二十国集团峰会后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保守党政府希望该协议能够在矿业的长期繁荣渐渐放慢之际帮助澳大利亚引进新的增长动力,为澳大利亚银行业、大学和律师事务所敞开大门,迎合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不断增多的需求。政府还预计,该协议或许能为经济规模1.5万亿澳元的澳大利亚每年带来至多200亿澳元的利益。然而,这份协议也凸显出,澳大利亚在美澳安全联盟与中澳经济合作这两个问题上努力实现平衡。
安全分析人士说,习近平下周一将向澳大利亚国会发表演讲,可能会敦促阿博特领导的保守政府认清中国崛起这一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和安全现实,并促使澳大利亚及其盟友给予中国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中国得以按照习近平所青睐的大国关系模式实现本国的目标。
美国领导人上一次与澳大利亚、日本领导人会晤已经是2007年的事了,当时美国前总统布什、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和安倍晋三都参加了悉尼举行的APEC峰会,为了不让中国感到自己陷入了包围圈,这次会晤没有向外界透露。
官员们说,这次奥巴马与澳、日领导人的会晤将讨论加强三边合作演练、强化海上安全措施,以及通过与其他区域伙伴(包括让中国更经常地加入到军事演练中来)协作降低局势紧张程度等议题。
安全分析人士说,但这次会晤的重要意义与其说是在谈话的实质内容,不如说是在以世人可见的方式重申三方联盟,而且这次也不必小心谨慎地避免引起中国的关注。
马英九: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与以往不同
台湾总统马英九11月13日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马英九说从这次“奥习会”的内容来看,美国和中国大陆未来确实会发展出一种新的互动模式;同时奥巴马总统很明确的表达支持我们和大陆改善两岸关係,这些都显现出现在的“再平衡”政策与过去的“围堵”确实是不一样的。
记者:大陆在东海和南海扩张势力,台湾要如何应对?
马英九:过去几年当中,中国大陆在东海、南海都有一些新的做法,引起了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关切。我们在两年前提出“东海和平倡议”,是针对东海情势升高所做的一个重要回应,希望相关的国家及地区,都能够停止升高紧张情势,透过和平及理性的对话达成协议。当初的构想是希望三方——中华民国、日本和中国大陆,以三个双边的方式进行协商,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变成一个三边协商。
我们在去年和日本签了《台日渔业协议》,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显示出(该倡议)对区域和平确实是有帮助。这次在APEC,日本和大陆也跨出一步,尽管这一步并不是那麼大,但是相对这两年的紧张对立,我觉得这方向值得肯定。
南海其实比东海的情况更复杂,不过处理的原则应该是一样的,就是搁置主权争议,致力于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希望中华民国能在这个基础上参与解决南海问题,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记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保障议题上扮演何种角色?
马英九:美国在亚洲是采取“再平衡”政策,希望能够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大方向我们基本上是支持的,当然现在看亚洲的情势与五、六十年前美国采取“围堵”政策的那个时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许多亚洲国家在安全上需要美国协助,但在经济上却与大陆合作,因此需要用更细腻的方式来促进地区的和平及繁荣。中华民国基本的立场是一方面降低台海的紧张,另一方面促进东海和南海的和平,最终的目的都是区域的稳定及繁荣,大方向是一致的。
就美方的政策而言,“再平衡”似乎并不是要结合各国和中国大陆对抗,因为从这次“奥习会”的内容来看,美国和中国大陆未来确实会发展出一种新的互动模式;同时奥巴马总统很明确的表达支持我们和大陆改善两岸关係,这些都显现出现在的“再平衡”政策与过去的“围堵”确实是不一样的,我们乐见整个东亚出现一个和平繁荣的局面。
如果从APEC的成果来看,美方“亚洲再平衡”的政策并不必然和中共进行对抗,同时双方能在许多其他迫切议题上能够合作。此外,美方也鼓励这个区域,包括中华民国和大陆关系的改善,如此一来,我深信对于将东海变成和平与合作之海,也就是我们《东海和平倡议》的目标,应该会更容易达成。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观察议题,就是奥巴马总统支持大陆所推动的FTAAP,就是APEC的FTA,这与美方以往的政策是不同,此种转变显示去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态度有了改变,值得我们注意。
记者:今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决议通过放宽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您对此有何评价?
马英九:有关日本扩大集团自卫权的议题,我们也一直都非常的关注,我们想了解日本在此项政策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因此,我们也在密切观察中。
适合条件下不排除“马习会”
记者:此次APEC“马习会”没有实现,您是否引燃期待未来有机会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会谈?如果有机会进行会谈,显然大陆可能会提出两岸缔结和平协议,或者要求政治对话等要求。如果能实现“马习会”,您希望在哪些议题上与大陆交换意见?
马英九:“马习会”这个议题是在去年出现的,因为过去6年来,台湾跟大陆改善关系签定21个协议,贸易就已经达到1600亿美元,人员的往来1年也超过800万,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领导人有机会会面把双方的关系往前推进,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不过因为大陆方面的顾虑比较多,所以原先希望能在APEC开会见面无法实现。我们一贯的态度就是两岸的领导人会面当然要考虑双方的身分、场合、时机这些问题,在这些条件都适合的情况下,我们始终是没有排除。
不过你提到和平协议的问题,这个在3年前我竞选的时候有很详细的说明,因為这涉及到很多深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在民众中形成共识。不过我必须指出,我们跟大陆签的21个协议虽然他的名称不叫做和平协议,不过都是以两岸和平发展作为基础的,应该是属于一种广义的和平协议,因为没有和平没有繁荣的共识,就不可能去签这21个协议。因此我们觉得和平协议的问题尽管目前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双方和平发展共创双赢大方向,应该是不变,且继续稳中求进。
简单的说,必须在国家需要、人民支持、国会监督的情况下来进行“马习会”。
香港学联宣布派代表周六赴北京争取民主
香港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宣布,该组织已决定派出3名代表前赴北京,希望有机会向中国总理李克强及中国人大常委反映争取“真普选”的诉求。
周永康透露,3名香港学联代表包括他自己、常委罗冠聪及常务秘书钟耀华,他们将于11月15日(周六)下午乘机前往北京。
香港学联为此也发表声明,表示此次学联派代表上京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把香港真正民意带给中国政府,免于中国政府资讯出现落差,因而作出错误决定。其二就是强烈抗议中国制度强加于香港。”
声明还强调说,此次学联上京,是逼不得已,并非挑战中央权威,亦非破坏“一国两制”,并且只谈两个议程,即“政改问题和两制问题”。
此外,香港学联还会在香港的3个占领区放置“我要真普选”横额,让香港市民在上面写上对香港政改的意见,然后他们会把有关横额带到北京。
周永康还指出,如果北京官方不准他们入境,就代表中央害怕港人的声音,而香港人未来抗争只会更炽烈。
周永康还补充说,已有准备可能会被拘留和检控,他的家人已知道他会上京,没有劝退他。
周永表示,假如香港警方于15日当天进行清场行动,学联就会取消访京行程,因为中央已直接告诉港人,中央不会听港人声音。
《环球时报》则曾经发文称,香港学生“没有权利要求直接会见中央政府或人大领导人”。
国会提香港法案传达重要信息
多位美国众议员星期四(11月13日)提出一个支持香港民主自由的法案。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国会的动作将对北京当局发出重要信息,表示国际社会对香港情势的关注。
以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民主党籍主席布朗参议员以及共和党籍共同主席史密斯众议员牵头的多位两党两院议员星期四共同提出一个超党派的“香港人权民主法案”, 重新确认美国对维护香港自由民主的承诺。
法案规定总统在给与香港任何新的优惠政策之前需要事先核实香港享有足够的自治。
美国目前的香港政策法于1992年设立。这项法律将香港与中国大陆区别看待,并给与香港诸多优惠。
新推出的法案将对1992年香港政策法作出更新,包括强化美国国务院有关香港发展的年度报告,并要求总统对香港的自治程度做出评估与核实。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在传统基金会一场有关香港的座谈会上表示,过去美国政府在有关香港的政策上,一向由国会采取主动,包括制定香港政策法及要求行政部门对香港情势提出年度报告等,因此对于这次港人通过占中抗议表达争取真普选的呼声,国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采取必要作为。
卜睿哲说: “它可能会再次要求行政部门对香港情势提出年度或定期报告,尽管不见得每位议员都会看这些报告,但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表示美国在注意。其次,或许会有人建议,回归17年后,美国或许应该研究香港在美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上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自治。”
人权观察组织全球倡议部主任明奇·沃登表示, 亚太经合会结束后,对于北京可能强硬对付香港的前景,国际社会必须有所准备,并准备为香港作出坚定辩护。她说,在英国为换取同中国的贸易利益而放弃香港后,美国更应该协助港人发声。
沃登说:“我很难过地说,英国面对威胁以及为了获得与中国贸易的好处,基本上是抛弃了香港人民。这是极为短视的做法,因为是香港的法治和信息自由使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对华贸易获得成功。既然英国不愿为香港挺身而出,而美国在其重要的、旨在维护香港自由的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之下,有义务协助香港人民发声。”
卜睿哲说,港人通过占中抗议表达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房价物价高涨、生活品质比以往更加低落的不满,问题的核心不解决抗议就不会停止。
《环时》回应《纽时》:勿把自己看得那么普世
周五(11月14日)《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批评《纽约时报》“不要真把自己看得那么普世、高尚。”
“世界在变化,一个机构敢于在这个时代遇任何冲突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需要做任何调整,这样的态度越来越不值得夸耀,”《环球时报》的社评说。
这篇社评还说,西方媒体与非西方国家的冲突时有发生,但冲突发生时,西方新闻机构通常宣扬自己“普世”价值和职业精神的高尚,但对本国利益的忠诚和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却被藏了起来。
周三,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纽约时报》记者的提问。“一辆车如果抛锚,我们都要下车检查哪儿出了毛病,”他暗示西方记者被拒签是自己造成的。
周四,《纽约时报》通过社评的形式对习近平的回应做出反击。《纽约时报》说,该报“从不打算为了迎合任何政府的要求而变更自己的报道。”社评还说,无论在中国、美国,或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有信誉的新闻机构都会这样做的。
但《环球时报》认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是《纽约时报》必须恪守的边界,”这篇社评写道。
《环球时报》还指责一些西方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试图直接干预中国政治进程,为中国设置议题,影响中国注意力和做事的方向,至少它们一些举动在客观上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