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1214 新闻档案
01

1114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雨伞革命1 2 3 4 5 6 7 8 9

易六十四卦

摄影

春-14悉尼

图片新闻

Tonga文化节

穆斯林的声音

Malaysia文化节

2014 Easter Show

Gayatri

2014达令港涂鸦

桑植寡婦村

高潮

祭り

悉尼社区叙利亚人示威支持阿萨德

達令港海軍節

荐读

习近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政府花钱买稳定

核心价值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自由主义的宗教渊源

美国民主只为1%?

318普京杜马演讲

俄罗斯新保守主义

美国的战略误判

基辛格谈国际新秩序

钓鱼岛搁置争议

把意识上传给电脑

学韩国语

Yi_64_text

24气节

 

 

 

 

 

 

 

 

 

 

 

 

 

 

 

 

 

 

 

 

 

 

 

 

 

 

 

 

 

 

 

 

 

 

 

 

 

 

 

 

 

 

 

 

 

 

 

 

 

 

 

 

 

 

 

 

 

 

 

 

 

 

 

 

 

 

 

 

 

 

 

 

 

 

 

 

 

 

 

 

 

 

 

 

 

 

 

 

 

 

时事经纬

01-12-14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叙利亚边界重镇科巴尼遭到重创

据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说,“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叙利亚边界重镇科巴尼遭受重创,过去24小时,至少有50名“伊斯兰国”组织的武装分子被击毙。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指出,这次冲突的死亡人数,是今年9月“伊斯兰国”组织对科巴尼发动围城攻势以来,这个极端恐怖团体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他们是在有关的交火以及美国领导的空袭行动中被打死的。死者中至少5人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其中2人参与了对土耳其与科巴尼间边界一个哨卡的攻击。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表示,在这次冲突中,也有11名库德族抵抗人员不幸阵亡。库尔德居民自从9月以来,一直在那里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进行顽强的对抗。
路透社也援引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的消息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星期六夜间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盘踞的叙利亚城市拉卡及其的周围目标进行了三十轮轰炸。国际联军很久没有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轰炸。

打击“伊斯兰国”行动难见成效

“伊斯兰国”自今年九月起持续攻打叙利亚北部靠近叙土边界的艾因阿拉伯,并攻占周边多个库尔德人村庄,导致至少十八万名难民逃往邻国土耳其。
11月29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北部边城艾因阿拉伯向驻守当地的库尔德民兵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导致双方至少25人丧生。此前一天,叙利亚副总理兼外长穆阿利姆说,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多国联盟并未削弱该极端组织实力。而在联盟内部,美国同土耳其、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分歧也显现端倪。由于各自利益差异,加上实用主义至上,多国联盟如何合力反恐乃至推动叙利亚危机解决面临挑战。
艾因阿拉伯位于叙利亚北部同土耳其接壤的边境线上,是叙利亚少数民族库尔德人的第三大聚居区,也是美国空袭“伊斯兰国”的重要目标之一。9月16日起,“伊斯兰国”对该城镇发动持续攻击,并一度控制了该镇至少2/3的面积。10月底,数百名伊拉克库尔德民兵携带重型武器,取道土耳其进入艾因阿拉伯予以驰援。截至目前,美国及其盟友已在该地实施了至少270多次空袭。在空中和地面的支援下,驻守当地的库尔德民兵已经暂时抵御住了“伊斯兰国”的攻势。据叙利亚“沙姆调频”电台11月28日报道,“伊斯兰国”部分武装日前已经从当地撤退。
总部位于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11月29日发生在艾因阿拉伯的自杀式袭击,是“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首次从土耳其越境实施的。而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则予以否认,并称土方“已做好一切必要的布防,管控边境”。
实际上,关于在叙打击“伊斯兰国”,土耳其一直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叙方一直指责土耳其纵容极端分子越境进入叙利亚。穆阿利姆日前说,“极端势力无法根除,除非土耳其加强边境管控。”
虽然土耳其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多国联盟,但是至今尚未应美国要求出兵支援。土总统埃尔多安曾对西方国家过于关注艾因阿拉伯“表示不解”。11月24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同埃尔多安会谈,双方均承认“在战略层面仍然存在分歧”。
此外,打击“伊斯兰国”多国联盟内的其他国家分歧也日渐彰显。沙特等国认为应该向伊拉克和叙利亚派遣地面部队以巩固空袭效果,而美国和约旦等国则拒绝出兵。为了弥合这一核心分歧,联盟将于近期召开会议。而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网站评论认为,由于各自利益原本就已分化,打击“伊斯兰国”多国联盟形成统一立场并非易事。
多国联盟的松散趋势,也暴露了有关国家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弊端。目前在叙利亚问题上,巴沙尔及其政府的前途仍然是最核心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希望借多个国家的基地武装和培训“温和反对派”,一方面将军事优势化为政治筹码,逼倒叙政府;一方面亦可在地面打击极端势力。
土耳其《共和报》日前报道,美国将在土耳其中部地区培训2000名“温和”的“叙利亚自由军”分子,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路透社的消息称,美国和卡塔尔已在卡南部联合培训“叙利亚自由军”分子。而在9月份,沙特称将允许美国在其境内培训“温和”的反对派分子。
在叙利亚,“温和反对派”近期在南部地区呈现强势,自11月上旬从叙政府军手中夺下德拉省重镇纳瓦以来,接连攻克了周边多个城镇。而在北部,“温和反对派”生存空间连遭极端势力挤压,较有影响力的“哈兹姆运动”和“叙利亚革命者阵线”战败于“基地”组织下属的“努斯拉阵线”,并从阿勒颇、伊德利卜地区撤退了数千人。
据报道,由于战斗力偏弱,“温和反对派”在与极端组织作战时屡占下风,后者乘机虏获了美国提供的反坦克导弹等先进武器。近期美国正在逐渐停止对叙北“温和反对派”的武器援助,并考虑转向资助南部的反对派。
11月27日,穆阿利姆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后称,叙俄双方都支持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关于在叙北阿勒颇地区建立停火区的倡议。叙境外最大反对派“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回应称,愿在维护国家主权、践行日内瓦公报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所有旨在帮助叙民众的国际倡议。
然而在叙利亚《革命报》总编辑卡西姆看来,现阶段,建立停火区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在阿勒颇的反对派鱼龙混杂,立场多变,而他们大多受美国等西方国家资助。虽然各方都打着‘反恐’旗号,但各怀私利。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仍然充满变数。”

塔利班袭击不断喀布尔公安首长辞职

喀布尔公安首脑扎希尔将军在塔利班武装袭击日增的关键时刻突然宣布辞职,并没有交代辞职原因。
此举使得不少分析人士对阿富汗的安全状况和阿富汗政府在外国军队撤离后继续维持治安的能力进一步提出质疑。
塔利班武装在过去两星期内加紧了对首都地区特别是有外国人地点的武装袭击,而各种袭击几乎天天都有。
据悉,扎希尔将军本人11月早些时候也成为袭击目标,并险些遇难;一名自杀炸弹攻击者混入公安大楼,并最终炸死了扎希尔将军的副手。
包括美军在内的多数外国驻阿富汗军队下个月即将撤离。塔利班的攻势也随着外军撤离而逐步升级。
北约在大部撤军后仍将留下一支约12000军人,帮助培训阿富汗政府军和公安部队。
另外,美军也将留下一直特种部队以便继续参与针对塔利班的军事行动。

伊拉克腐败严重“鬼兵”五万吃空饷

针对伊拉克军队中存在的严重腐败所作调查发现,共有五万人长期吃空饷。
军界将吃空饷的人称作“鬼兵”。其中有些根本就不存在、有些早已离开但仍然继续领工资。
分析认为,伊拉克军队中严重的腐败也是抗击“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不力的原因之一。
法新社援引伊拉克总理发言人说,过去几个星期,总理下令调查,揭曝“鬼兵”现象、搞清真相。
据信,“鬼兵”的工资流入了腐败官员的腰包。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法新社,五万人中包括已经开小差、和在最近战斗中阵亡的士兵。
美国已经投入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建设伊拉克军队。
不过,去年“伊斯兰国”发动攻势,短时间内即迅速占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地区。

罗马教皇忧虑人类战争再次动用核武器

11月30日晚,罗马教皇方济各就世界各地战争四起的现状不无担忧地表示“可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并感叹人类面临核武器的威胁,却未从长崎、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教皇是在访问土耳其后于返程专机上接受随行记者采访时做出上述发言的。
教皇谴责道,虽然人类研发的核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也被用于摧毁人性”。教皇担忧地表示,如果核武器再次被使用,“就像会长崎与广岛所经历的那样,我们将陷入一切必须从头再来的局面。”

罗马教皇呼吁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团结

俄新网RUSNEWS.CN安卡拉11月30日电 鉴于中东迫害基督徒,正在土耳其正式访问的罗马教皇方济各呼吁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团结。
周日在伊斯坦布尔东正教圣乔治教堂与巴尔多禄茂一世共同举行礼拜之后教宗对记者表示:"天主教会唯一希望的、我作为其荣耀一直在寻找的是与东正教会团结。"
方济各强调,鉴于中东冲突,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之间的团结变得更加迫切,冲突中迫害基督徒。
他表示:"冲突受害者的眼泪敦促我们赶紧沿着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和解的道路前进。如果我们之间依然存在竞争和分歧,我们怎么可以遵循基督教的和平呼吁?"

外媒热议台湾政坛“变天”

台湾执政的国民党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有外媒认为,此次选举其实是台湾一次有关两岸关系的全民公投,国民党加强与北京方面关系的努力受到了台湾选民更加强大的抵制。

美联社 11月28日的报道说,国民党在此次选举中表现不佳将降低反对党民进党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的难度,如果民进党人当选台湾总统,台湾与中国大陆间进行的贸易与投资谈判预计将会中断。报道援引台湾一名退休社会学教授的话说,台湾与中国大陆关系的改善并未使台湾人获得他们预期的好处,台湾“太阳花学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场运动代表了整整一代台湾人。

报道说,台湾反对党民进党虽然对大陆的态度已有缓和,但在与大陆进行交往方面依然持比国民党更为谨慎的态度。报道援引美国智库斯腾森研究所东亚项目主任Alan Romberg的话说,在两岸关系方面民进党依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他说,尽管民进党的政策立场已经从一股脑地反对与大陆加强经济联系转变为承认这种联系对台湾是重要的,但它依然反对签署国民党致力推动的两岸贸易协议。

BBC11月29日的报道说,台湾地方公职人员选举被普遍视为一次就两岸关系问题举行的全民公投。一些选民担心,如果继续允许执政的国民党与中国大陆构建强有力的联系,台湾可能会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大陆,从而有朝一日会无力抵抗大陆施加的统一压力。报道说,不管国民党与大陆签署的经贸协议是否对台湾有利,这些台湾选民就是不信任国民党。

报道还说,国民党的支持者则认为,台湾需要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大陆建立良好关系, 这样才能为台湾萎靡不振的经济注入新的生机。这些人担心,如果民进党在选举中胜利,两岸关系与台湾经济将出现倒退。

英国《卫报》 11月30日的报道说,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对实行亲大陆政策的国民党而言是一个重大打击。报道援引台湾中研院中国政治专家徐斯俭的话说,此次选举结果不仅仅向国民党当局、也向北京发出了一个强烈信息。他说,马英九政府发展台湾经济的唯一策略就是把宝全都押在北京的善意上,他这一策略是以牺牲台湾民主为代价的。

报道说,由于马英九被认为与大陆官员关系融洽,他在台湾内部受到了批评,而台湾岛内工资水平长期停滞、以及近来曝出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也使马英九政府受到民众的指责。今年三月,成千上万名示威者占领了台湾的立法院及附近街道,以抗议马英九对两岸贸易协议的推进,抗议行动最终导致台湾立法院未批准两岸服务贸易协定。

香港占领中环:金钟政府总部被堵警民彻夜冲突

香港“占领中环”行动进入第65天,学生团体宣布升级行动包围政府总部后,示威者与警员彻夜在金钟占领区一带冲突。
学生表明这次升级是要迫使港府回应实现“真普选”诉求。如果港府拒绝回应,围堵将会继续。
特区政府发表声明,并把示威者形容为“暴徒”;保安局局长黎栋国形容局势急转直下,示威背离和平集会,濒临失控,对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与学民思潮予以“最强烈谴责”。
声明说:“暴徒昨晚和今晨多次在龙道及龙和道激烈推撞警务人员和冲击警方防线,此等破坏公共秩序、罔顾警务人员和自身安全的违法行为,绝不会为社会接受。”
学联与学民思潮是在星期天晚上宣布“行动升级”。在包围政府总部的过程中,示威者再次占据行政长官办公室外的龙和道。警方与示威者彻夜攻坚。
港府的声明说:“对于策划今次非法集结和多次鼓吹示威者冲击政府总部的学生团体,政府予以最强烈谴责。发言人表示,近期多个民意调查指出,绝大部分 市民均希望占领人士尽快退场,结束堵路;但相关团体背离民意,一意孤行把行动升级,扩大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牺牲全港市民的整体利益。”
“对于学生团体声称要围堵政府总部直至政府回应其诉求,政府过去已经多次重申,任何有关政改的讨论,必须以《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为依归。刻意无视和歪曲此等重要的法制原则,只会令香港的政制和民主发展成为空中楼阁,继续延宕。”
学联星期天晚间的声明则说:“两个月以来,特区政府与建制团体,指斥占领人士霸占道路,影响民生。冲突前线,警察屡举红旗,严禁市民接近推撞警察防线,稍有风吹草动,便悍然椒喷棍打。”
“然而市民前仆后继,奋而抗命,占领遍地开花,规模有增无减。归根究柢,正是以梁振英为首的特区政权,窃市民应得的提名权自据,屡次冲击市民道德底线,视民意如草芥,再倚仗防暴警察,冷血刻毒镇压无辜市民。”
“特区政府必须回应学联和不同团体的坚定庄严诉求:撤回八三一框架,重启政改五步曲。否则我们将继续围堵政府总部,直至政府权力归于人民。”
声明又引用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星期六(11月29日)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中大败执政国民党后的话说:“一個政府沒站在人民這邊,人民就會把權力收回去。”

雨伞运动抗争持续 未来或不排除暴动

香港前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星期六警告说,雨伞运动是世代之争,反映年轻人不甘接受现实,持续的抗争会让未來两年无法管治,甚至不排除会有暴动,但长远来讲是好事,若经历大的冲突及不稳后,中央可能会容许香港多一些自主。
王永平还表示,社会目前矛盾和张力大,政府不断用武力解决政治问题,最近民调显示有八、九成年轻人反对政府,这是严重问题,这种对立多年未见,不能简化为年轻人向上流动或房屋问题。
王永平质疑,港府不愿也不敢为港人向北京争取真普选,又不放下身段与学生对话,不排除会出现暴动。
占中发起人戴耀廷认为,未来几个星期,即便政府能把所有占领区清场,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因为香港已诞生一代民主诉求鲜明、抗争意识强烈和坚韧的年轻人,一日不建立起市民接受的民主普选制度,未来他们还会无畏无惧地出来抗争。

埃及法院撤销针对穆巴拉克的剩余指控

周六,埃及一家法院撤销了针对前总统穆巴拉克的所有剩余刑事指控,全面否认了迫使穆巴拉克下台的阿拉伯之春。
法院驳回了对穆巴拉克的谋杀指控,即杀害要求结束他30年的统治的抗议者。他属下引起众怒的安全部门负责人和六名警察也被无罪释放。
法院还撤销了针对穆巴拉克、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一名富有的商业伙伴的腐败指控;这三人与穆巴拉克一样,都是穆巴拉克时代猖獗的假公济私现象的化身。
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穆巴拉克将很快获得自由,这是自2011年,他在一次民众反抗中被军方领导人赶下台以来的第一次,尽管目前尚不明确有关方面是否会遵守这些规则。
在有军方支持的强人总统塞西就职五个多月后,官方似乎认为,埃及公众已经对动乱局面十分厌烦,所以失去了惩罚穆巴拉克的意愿,至少他们现在对局面的把控十分牢靠,足以镇压任何反抗。
“今天的判决结果表明,政府的这个决定是故意所为,意图继续走上这样的道路:重写导致穆巴拉克被驱逐的历史,给1月25日的革命画上句号,”记者、人权倡导者胡萨姆·巴赫贾特说。他曾对革命表示欢迎,目前在纽约学习。
穆巴拉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对早些时候针对他的有罪判决表示了嘲笑。“听到第一个判决结果时,我笑了,”他说。他表示,2011年的革命背后隐藏着一个阴谋。
“他们把矛头对准了我们,”他说,当被问到他指的是否是“美国人”时,他回答道,他无法在电话里解释。 “我不能告诉你是美国人,还是其他人。”
法律专家说,案件的最终结果已经日益明显,这部分是因为指控存在谬误。
检察官为了平息公众的愤怒,在穆巴拉克被驱逐后的数月之内,急忙把相关指控递交给了法院。但是,谋杀指控很难证明,因为埃及军方的指挥系统存在很多层次,警方也拥有很宽泛的自卫权。受害者的律师经常抱怨,安全部队正在隐瞒证据或拒绝合作。
腐败指控似乎是匆忙拼凑的,没有对与穆巴拉克的判决相关的许多其他指控进行彻底审查。
穆巴拉克首次面对同样的指控,是在2012年结束的一次审判当中。当时,由军方将领组成的过渡委员会仍在掌权。法官明显由于屈从政治压力,对穆巴拉克判处了终身监禁,罪名是谋杀抗议者,但同时也承认缺乏证据。他对安全部队指挥系统中位居穆巴拉克以下的每个人都做了无罪判决,基于技术原因否决了与土地相关的腐败指控,并否定了与天然气相关的指控。
一个上诉法院否定了判决结果,并下令进行重审,从而有了周六的裁决。

习近平:坚持与邻为善

据新华社11月29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8至29日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就今后的外交方针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的这一讲话被认为是要求避免与日本等周边国家摩擦的一种指示。
这是2006年8月以来时隔8年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外事工作会议。7位政治局常委全部到会,中国外交部及军队的高层等也出席了会议。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要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扩大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这是着眼于日本、美国等的表述。
习近平表示,“要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妥善处理好领土岛屿争端问题”,但同时还表示,“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习近平还表示,“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表达了不能在国际社会孤立的想法。同时还呼吁,应避免摩擦,为中国发展构建有利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