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1012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1

0912 新闻档案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 30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摄影

悉尼之春1

悉尼之春2

悉尼之春3

悉尼之春4

悉尼之春5

图片新闻

悉尼社区叙利亚人示威支持阿萨德

热爱孔夫子

荐读

知青经历影响习近平政治观

中国急需深层次改革

调结构就是调整权力结构

中国改革的新支点

《人民日报》谈改革呼吁关照国情

美国的全球重任

美国的新角色

毁灭资本主义的10大泡沫

中国改革遭遇困局

改革收入分配的五个抉择

奥巴马对华政策的转变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挑战世界秩序

习近平在正定当县委副书记的日子

"十八大"前夕中国社会心态分析

中国,脆弱的中产家庭

中国改革"黄金十年"的遗产

 

 

 

 

 

 

 

 

 

 

 

 

 

 

 

 

 

 

 

 

 

 

 

 

 

 

 

 

 

 

 

 

 

 

 

 

 

 

 

 

 

 

 

 

 

 

 

 

 

 

 

 

 

 

 

 

 

 

 

 

 

 

 

 

 

 

 

 

 

 

 

 

 

 

 

 

 

 

 

 

 

 

 

 

 

 

 

 

 

 

 

 

 

时事经纬

21-10-12

贝鲁特巨大汽车炸弹炸死八人 情报主管丧生

星期五一枚巨大的汽车炸弹在贝鲁特一处居民区爆炸,炸死至少八人,包括黎巴嫩的情报主管。还有八十人受伤。

爆炸在以基督徒为主要居民的地区造成巨大破坏。很多居民反对邻国叙利亚巴希尔•阿萨德总统领导的政权。

黎巴嫩一个最高情报单位的主管维萨姆•哈桑被炸死,他很可能是袭击目标。他生前领导对最近一起炸弹袭击阴谋的调查,按照调查结果,一名亲叙利亚的政治人物被捕。他还领导了针对前总理哈里里遇炸身亡案的调查,调查指认叙利亚和真主党派系参预了刺杀。

目前还没有人出面承认为爆炸负责,叙利亚方面谴责了炸弹袭击事件。

美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在南海巡航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20日正在南海海域巡航,这艘航母将于24日抵达菲律宾。
美国第七舰队发言人法尔沃对美国媒体证实,以日本横须贺为母港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目前正在南海巡航。
法尔沃说,这次巡航是整个巡逻任务的一部分,"美军定期在亚太海域巡航,多年来一直在这样做,今后也将继续如此"。
美联社说,华盛顿号航母在南海巡航是为了在有关海域展示军力,因为南海已成为华盛顿与北京展开战略竞争的一个焦点。
美国派航母通行南海的做法可能引起中国的不满,因为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和其它一些国家在围绕南海某些岛礁的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军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在与南海诸国就主权争议讨价还价的时候,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姿态。美国航母在南海的巡航,可以让那些在与中国角力的过程中感到紧张的小国感到放心。
随着美军的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美国正加紧与越南和亚太地区的其它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和军事联系。

日媒称美日取消下月军演 免刺激中国

在中国加强展示军事肌肉之际,日本传媒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报道,为免刺激中国,日本与美国政府决定取消原定下月5日起举行、与中共十八大会期重迭的联合夺岛军事实弹演习。

驻日本美国军人一律被禁止夜间外出

驻日本美军司令安杰瑞勒19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就两名美军士兵涉嫌在冲绳强奸一事道歉。
另外,作为对日本民众愤怒的回应,驻日美军司令还宣布将"下令禁止全体在日本的美国军人夜间外出"。

日本维新会展开全国巡回演说

日本维新会的党代表、大阪市市长桥下彻20日上午在鹿儿岛市发表街头演说,呼吁民众在下届众院选举中支持该党。他说:"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缔造新的日本。如果不摆脱只会说些漂亮话的政治,日本真的将会沉沦。"

朝鲜称若发现韩国反朝传单将开火

朝鲜对韩国发出威胁,如果积极分子实施将批判平壤政权的传单散发到边境对面的计划,朝鲜将对韩国采取军事行动。韩国军方表示,如果朝鲜发起进攻,他们会立即予以反击。

虽然过去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但这次南北之间的武力威胁正好发生在韩国的政治敏感时期。韩国总统选举将在12月举行,韩国各政党都很清楚朝鲜的意外行动可能会给选举结果带来的影响。

周一在临津阁(朝韩西部边境附近的一个韩国村庄),一个反对平壤政权的联合组织宣布,他们计划借助气球向朝鲜发放传单。该组织主要由朝鲜叛逃者组成,这些积极分子曾在边境实施过类似的气球放飞活动。

朝鲜的官方媒体朝鲜中央通讯社周五发表声明表示,一旦发现气球,朝鲜人民军"将不发出警告立刻毫不留情地实行军事打击",目标是临津阁及其周边地区。声明称,"散发传单是最为赤裸裸的心理战,是破坏停火协议的行为,也是无法容忍的战争挑衅。"声明还催促韩国民众离开目标区域。

王岐山未来可能不再掌管经济

长久以来,呼吁中国进行深层次经济政策改革的倡导者们一直把希望寄托在王岐山身上,后者曾是一位精明的银行家,他因擅长于在顽固的官僚体制内强力推进艰难的决策而享有声誉。

朱镕基在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国家总理期间,拆分了数千家国有企业,为私营企业的繁荣铺平了道路。彼时,王岐山正是朱镕基的得意门生。2003年春季,非典型肺炎(SARS)席卷了北京城,却未受到遏制,王岐山临危受命担任北京代市长,并迅速控制了疫情。

2008年,当胡锦涛主席需要一位掌管日常金融和经济政策,以及负责中美经济关系的副总理时,他选择了王岐山。

不过,很多党内人士表示,随着计划在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日渐临近,王岐山成为中国经济的掌门人的机会在一天天地变小。

一个正在达成的共识是,王岐山很可能转任某个党内职位,该职位只能对经济政策发挥有限的影响力。

预计今年64岁的王岐山会得到一个资历较高的职位,而经济政策方面的大权将大部分落入李克强手中,预定后者将在明年接替温家宝的总理职务。今年57岁的李克强是一位有着高学历的官员,行事颇具学者风范。据称,他阅览了大量经济政策报告,且事无巨细,他都予以了高度关注。

尽管如此,长期和王岐山及李克强共事的一位人士透露,在应对危机以及推行触犯利益集团的艰难决策这两方面,和王岐山相比,李克强的经验远远不足。他说,"李克强可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影响力。"

直到最近,王岐山一直被认为是接任常务副总理的有力人选。该职务主要负责处理几乎所有和非军事问题有关的政策,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职位。不过,王岐山的另一位崇拜者,一位能够接近共产党高层的人士透露,虽然王岐山仍有很小的机会能够赢得该职位,但在政治核心圈内对他出任该职位的呼声正在迅速降低。

与部级官员和更高层官员有接触的党内人士表示,王岐山似乎更有可能成为全国政协主席。政协是一个顾问性机构,而主席一职并无实权。他还有极小的可能会成为全国人大委员长,人大担负着进行法律改革的重要责任,但在经济事务上涉足较少。

传统上,政协和人大主席的职位拥有的行政权力和实际权力比常务副总理一职要小。

一名党内知情人士透露,现在,常务副总理一职的第一人选似乎是现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他拥有经济学学士的学历,但以谨慎著称,他更专注于维持政治稳定,而非推行有试验性意义的经济政策。

中国许多大型、低效的国有企业都被共产党元老的孩子和私人朋友所掌控,这样就使制定全面的经济改革措施十分困难,包括在不侵犯他们中任何人利益的情况下,允许更多来自私营企业的竞争。

总理与副总理职位的实际交接还要等到明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然而,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及排名将提前决定权力的交接。

共产党内部人士和研究中国的分析人士表示,在政治局内部残酷的权力争夺和互相利用的政治游戏中,王岐山受到了排挤。

"主要的担忧是,如果王岐山当上副总理,那么李克强就可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无法摆脱其影响,"一位经常和中国高级官员打交道的内部人士表示。"王岐山比李克强年长,并且经验更为丰富,也有着更高的声望,这让他们的关系有些尴尬。"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政治专家林和立称,李克强和王岐山似乎关系不和。"如果王岐山当上副总理,他和李克强之间的将产生激烈的权力斗争,"林和立说。

两位认识王岐山和李克强的北京政界内部人士表示,两人虽未公开地表现出对彼此的敌意,但却有着迥异的个人风格。王岐山喜欢掌控局面,会花大量时间和与其共事的人讨论政策,而李克强则更理性,喜欢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报告上。

其中的一位内部人士说,今年夏末,一些党内元老曾做出努力,希望王岐山而不是李克强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但是该努力不仅以失败告终,而且可能起到了反作用,破坏了两人的关系。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李成说,王岐山"总是想做出点事情,十分积极主动。"

可是在以共识驱动的党内高层,这并不一定是个绝对的优点。

除了王岐山和张高丽之外,政治决策的内部人士以及观察人士认为,最有希望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其他人选还有:副总理兼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另外两名竞争者——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最近几周受到了日益加剧的反对。不过目前流传的任何一种排序,在十八大召开前仍然可能改变。基本上已经确定将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两个人物是预计将成为下一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和即将担任总理的李克强。

中国政府高层均希望把中国经济引到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上。该发展道路将会更依赖内需而不是出口,依赖消费而不是投资支出,依赖中小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而在国有银行系统发放贷款时,也会更多根据信用可靠性而不是政治关系。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要实现这个大目标所需做出的每一项具体政策改革都会受到不同利益集团的阻挠,这些利益集团中通常会有"太子党",即中国现任和前任高级官员的后代。

即将离任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花了大量时间谈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但是面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官僚系统,在推动艰难决策的形成上,他几乎乏善可陈。

温家宝最后一搏 欲攻克收入分配改革碉堡

温家宝在17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宣布,今年底之前要制定旨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温家宝的最后战役显然会动到中国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在距离中共18大召开日期仅有三个星期的日子里,温家宝总理宣布要兑现不把难题留给后人的承诺,推出数年以来一直难产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表示,在任职的最后一年,要做好几件困难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是国家发改委从2004年开始酝酿的。据中国媒体报道,发改委2010年初和2011年12月分别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都没有获得通过。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何如此举步艰难?中国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既得利益集团挡住了收入分配改革之路。

《经济参考报》援引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的话说,迟迟没有出台的原因很多,有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的原因,当然最主要的是由于收入分配的出台会要求对现行既得利益进行调整,这些群体会有所抵触,这成为方案出台的最大阻力。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说,中国在分配问题上形成了资本独大、权力独大、官员独大的局面。而中国的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是因为他们没有权利,比如,中国劳工没有罢工的权利,从而缺失捍卫自身权益的能力,无法为提高工资收入讨价还价。

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显然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与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西方金融风暴的吹袭,欧债危机的阴影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等多种因素,都迫使中国领导层必须在收入分配上有所行动。

仲大军说,外需拉动慢慢消失,与此同时,国外的贸易保护壁垒越来越高。他认为,中国产品在失去国外市场的时候,就要靠国内市场。

他说:"就是说给老百姓钱花,让老百姓消费来拉动经济产业,防止产能过剩的问题。下一步,你要不给老百姓、普通员工、劳动群体提高收入的话,这部分人始终就没有能力消费,那中国大批的企业就得放空,就得停产,就得倒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富急剧增加。然而,中国劳工阶层的收入并没有同步提高,内需难以拉动。不少经济学家不断指出,中国在分配GDP蛋糕时,要多向老百姓倾斜。

《经济观察报》日前发文说,国家没有拿出足够的经济成长红利来增加国民收入。文章说,2002年到2011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20.4%。然而中国国民的收入仅增长13.7%。在同时期,美国的财政收入增长1.86%,而美国国民收入增长3.95%;韩国财政收入增长6.6%,而国民收入增长6.4%。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尖锐是中国正在面对的日益严峻的局面。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基尼指数早已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实际上,中国的基尼指数超过0.5,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最大的美国的0.35。

中国政府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称,中国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更是农民工的4553倍,企业内部近5年来高管工资的增幅目前超过普通员工的工资增幅。

中国官媒新华社日前发表文章说,中国的一些垄断性国企央企的管理层给自己定的天价薪酬造就了一批暴富群体。文章举例说,最近发生职工罢工和流血事件的通化钢铁集团,据职工反映企业高管的年薪上百万,而不少工人的月薪仅300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有违分配原则和社会公正。

温家宝总理在年底前推出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自然要动中国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此役艰苦,可想而知。预计该方案将涉及增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调控垄断部门的收入,工资增长速度、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和社保等方方面面。

中国转变增长模式

过去十年,中国从未出现过经济增长乏力,但它对投资产生了危险的依赖,如今这种错误的增长模式已让它尝到了苦头。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终于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消费显然已超过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今年早些时候形成的一种趋势得到了巩固——这种局面在过去十年里很少出现。

今年前三个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55%,投资的贡献为50.5%。由于外需疲软,净出口萎缩了5.5%。

温家宝注意到了这一转变,他在周三晚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外界一直批评温家宝未能使中国经济摆脱对投资的依赖。

但现在还远不到给中国出具"健康证明"的时候。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末的强劲表现实际上是受投资猛增的推动,这表明消费远未强大到能凭一己之力推动增长的程度。

作为整体消费最佳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反弹,9月份同比增长了14.2%。然而,这还不足以抵消住房建筑业深度低迷的影响。

由于担心增长很可能出现大幅减速,中国政府祭出了最擅长的招式:加大投资力度。

中国政府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自5月份以来,握有重权的规划部门国家发改委已批准一系列大型基建项目。与此同时,中国央行放松了货币政策,两次降息并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确保这些项目能够得到足够融资。

上述努力在9月份开始收到成效。铁路投资同比激增78%,公路投资也攀升38%。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可能就要摆脱将近两年的低迷状态,原因在于这波投资小高潮而不是消费反弹。

如果基建开支继续猛增,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健康势头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发生逆转,投资可能再次取代消费成为推动中国增长的最大引擎。

暂时回归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对中国来说并非世界末日,但如果投资驱动持续时间过长,危险将开始慢慢积累。

中国外汇占款恢复增长 资本再次流入中国

中国央行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人民币重拾升势之际,资本开始重新流入中国。该数据是中国经济向好的最新迹象,之前公布的9月份出口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也都出现回升,并且表现均好于预期。

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回升

按照某航运业高管和数家企业的说法,美国消费者开始恢复对中国产品的胃口,不过反弹的过程缓慢,尚不足以在近期内抵消欧洲需求疲弱造成的影响。

上周末,中国官员称9月份出口意外同比大增9.9%,部分原因是受到了美国需求的提振。这一结果令一些经济学家乐观预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即将见底。

中国经济政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