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1010 新闻档案
01 02~03 04 05 06 07 08 09~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0910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05 06 07 08 0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图片新闻

世界橄榄球节

马来西亚节

 

Learn - Japanese

Level1_p29_mp3

Text

Level2_p29_mp3

Text

Level3_p29_mp3

Text

160207b_news_mp3

Text

多马福音汉语版

Gospel_of_T.pdf

 

 

 

 

 

 

 

 

 

 

 

 

 

 

 

 

 

 

 

 

 

 

 

 

 

 

 

 

 

 

 

 

 

 

 

 

 

 

 

 

 

 

 

 

 

 

 

 

 

 

 

 

 

 

 

 

 

 

 

 

 

 

 

 

 

 

 

 

 

 

 

 

 

 

 

 

 

 

 

 

 

 

 

 

 

 

 

 

 

 

 

 

 

 

 

 

 

 

 

 

 

 

时事经纬

22-10-10 

美国告诫北韩不要进行另一场核试验

美国星期四告诫北韩不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华盛顿给北韩的信息是清楚和一致的,也就是平壤需要避免采取挑衅行动。他的讲话是对一份报纸的报导作出的反应。报导说,美国侦察卫星探测到在北韩咸镜省的主要核试验基地的活动有所增加。

日本考虑派探测船赴东海确认中方是否钻井

据多名日本政府人士透露,有关近期有迹象显示中国准备在日中均主张拥有权益的东海油气田“白桦”(春晓)开始钻井的问题,日本政府22日开始讨论向现场海域附近派遣资源能源厅的高性能探测船。该探测船可对海底地层进行详细调查,从而确认中方是否存在其否认的钻井行为。

鉴于中方的举动,日本政府已着手研究采取日方单独开采等对抗措施。一旦证实确有钻井行为,日方还将利用探测船收集海底资源信息。

菅直人首相正就本月底在河内出席东盟系列会议时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展开协调。由于派遣探测船的做法可能会对日中首脑会谈的实现造成负面影响,预计菅直人将在关注中方动向的同时,就派遣探测船的时机等问题作出最终判断。

日本政府9月中旬确认中方将疑似用于钻井的器材运到的“白桦”的海上设施内。之后日方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询问,但中方否认有钻井行为。

但从周边海域海水出现浑浊迹象等情况来看,日本政府认为“钻探的可能性很高”。由于单靠自卫队预警机的监控无法完全作出确认,日方遂开始考虑派出探测船。

“白桦”油气田位于日方主张的海上专属经济区边界的“日中中间线”附近,中方单独着手对其进行了开发。日中两国政府于2008年就日企出资参与开发达成了共识。

中国要求日方接受尖阁诸岛海域共同开发遭拒绝

据日中消息人士21日透露,中国在本月中旬曾要求日方接受尖阁诸岛(钓鱼岛)海域海底资源的共同开发。日方对此断然表示拒绝。中国过去也曾就共同开发询问过日方的意向。中方是在两国关系出现改善迹象之时提出了这一要求,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向国际社会宣传“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主张,中方今后也可能反复提及此事。

日本首相菅直人28日在河内参加东盟系列会议时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谈一事目前正在协调之中。若会谈得以实现,温家宝是否会提到共同开发尖阁诸岛海域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在9日释放日本藤田公司最后一名员工后,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方表示,应先搁置尖阁诸岛的主权问题,现阶段优先考虑改善两国关系。据悉,中方提出解决尖阁诸岛问题根本办法是共同开发。分析认为,中方的意图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导“改善”撞船事件后陷入僵局的两国关系。

中国于1990年首次提出共同开发尖阁诸岛海域,并在2006年的日中东海油气田开发谈判中再次提出这一主张。

日本政府对此表示拒绝,认为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日中之间并无争议,并指出既然不存在领土问题,就没有理由同意共同开发。日方还向中方表达了“参照国际法和历史经过,中国方面的主张没有任何合理性”这一基本立场。

有关尖阁诸岛海底资源,1968年日本、台湾、韩国的专家在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帮助下进行了学术调查,指出周边海底可能贮藏著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是在1970年之后开始主张对尖阁诸岛拥有主权。日本国内多认为这一主张是中方“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长期战略的一环”。

日本防卫重心明显转向西南

日本防卫省和海上自卫队做出增加潜艇数量的决定主要是针对推进军事现代化的过程中欲在西太平洋扩大活动范围的中国海军。随著中国军力的崛起,封锁宗谷、津轻、对马3大海峡这一冷战时期的战略重心已明显向西南转移。

日本四面环海,周边海域一旦中国的军事存在增强,安全保障必然会受到影响。防卫省将西南诸岛视为防备中国海军的防波堤,视其为“西南之壁”。日美防卫当局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将中国海军限制在大陆沿岸至西南诸岛为止的东海范围内,但与此同时通过外交努力设法避免紧张升级也必不可少。

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海军正试图将其活动范围从冲绳、台湾、菲律宾等组成的“第一岛链”扩大到伊豆诸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组成的“第二岛链”。有防卫省官员指出,中国此举意在“削弱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影响力,缩小美中间的力量差距”。

第一、第二岛链是从中国传来的军事概念,据称是中国自身决定的对美防卫线。中国海军舰队今年4月从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中间穿过驶向太平洋也被视为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军事专家直言不讳地称这是为了“不让第一岛链成为中国崛起的障碍”。

美国国防部8月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可能年内就将着手建造航母。还有人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组建起多支航母战斗群,可以说中国的军事动向今后仍然将对日本的防卫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日越将就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达成协议

日本政府近日决定,将与越南合作开发高科技产品所不可或缺的稀土资源。预计在31日于河内举行的日越首脑会谈上双方将就此达成协议。目前全球市场上的稀土约有90%来自中国。日方希望尽早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越南北部地区被认为蕴藏有稀土资源。日本有意向越方提供探矿和提炼技术,由两国政府和企业一同进行开发。

越南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越南与日本合作开发稀土资源,似乎也有著牵制中国的意图。

菅直人首相将出席28日起在河内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之后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日本国会议员首次集会支援刘晓波

日本国会“与市民一起思考人权问题议员联盟”21日在国会议员第一会馆举行了“支援诺贝尔和平奖受奖人刘晓波”的集会,执政民主党11名议员参加了集会。该议员联盟国际问题干事长、民主党众议院议员牧野圣修说,这是日本国会议员首次举办支援中国异议人士的活动。

牧野说:“去年12月前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确实率领了160名民主党国会议员访华,但现在党内这种气氛正在慢慢转换”。

去年被日本舆论称作“访华朝贡”的小泽,目前因政治与金钱交易的嫌疑正面临被司法起诉的危机,牧野是民主党内公开与小泽对抗者之一。

日本各大传媒本月初发表的民意测验都显示,9月中日纠纷后,日本国民对中国恶劣印象创下调查以来的新高。例如《读卖新闻》有84%、《产经新闻》和富士电视台联合做的调查有79.7%。

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访华谈及刘晓波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说,他和中国官员谈到了刘晓波的问题。他还说,“这是一个中美两国存在根本分歧的问题”。

霍尔德说,“奥巴马总统在这个问题上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尊重包括刘晓波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的基本人权。”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在星期三和星期四报道了霍尔德在北京会见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中国公安部长孟建柱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等高级官员的消息,强调两国将在司法领域加强合作,但是只字未提刘晓波的问题。

中媒批西方民主主义 或叫停政改争论

中国《人民日报》列举了西方民主主义的种种缺点,对其进行了否定。有分析认为,这是在全面叫停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争论。这场争论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和异议人士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等事引发的。

习近平课题堆积如山

“改进文风,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很重要。一是短、二是实、三是新。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不良文风蔓延开来,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

习近平虽然平时对政治悬案和改革问题沉默寡言,但面对党校年轻领导干部的时候,他则完全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因为他们是自己执政后,一起工作的人才。

很多人预测,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第五代领导班子的执政风格将不同于过去。据观测,他们将摆脱过去一律不公开和神秘主义的作风,与时俱进,比过去更加开放。

G20力图避免主要货币竞相贬值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为下个月在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作出最后的铺垫。舆论认为,如何避免各国陷入一场竞相贬值本国货币的恶性竞赛是财长们探讨的主要议题。

各国财长将寻求一个“更加趋于市场主导的汇率系统,以便将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化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美国财长盖特纳星期四表示,中国需要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这样才能使其他新兴经济体对市场驱动本国货币汇率更有信心。盖特纳还表示,全球主要货币汇率目前“大体均衡”。

不过,在G20内部,中国、印尼、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最近也频频针对他们认为过于宽松的美国货币政策表达了担忧。而欧元区国家也对于欧元近来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感到忧虑。

IMF:亚洲货币需升值 退出刺激计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21号在雅加达发布了最新一期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提醒亚洲国家防范大量国际游资涌入亚洲对地区金融稳定与通胀构成的压力。

《地区经济展望》报告说,亚洲经济今年上半年的扩张超过预期,促使基金组织将亚洲地区2010年的增长预期上调到8%,比4月份预期高出近一个百分点。当地经济强劲增长,中国和印度处于领先地位。

强劲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政策挑战,国际游资大量涌入,造成通胀压力不断积累,部分房地产价格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与太平洋部主任Anoop Singh认为,亚洲国家应该尽快退出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所实施的财政刺激措施,防范经济过热。

《地区经济展望》报告说,亚洲增长相对强劲,公共债务较低,会继续推动资本流向亚洲,但亚洲目前货币和财政政策普遍宽松,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将是政策收紧的重要环节”,“允许汇率升值将更有助于实现财政政策态势的正常化,有效管理资本流入引发的金融动荡。”

报告认为,亚洲近期基线前景依然乐观,增长率预计将处于更可持续但依然较高的水平。 由于来自先进经济体的外部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回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亚洲将需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美国失业率下降

经济报告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略有好转,而且还有一些迹象显示美国经济今后几个月会有所好转。美国劳工部说,上星期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的美国人人数下降,但是这一数字仍然很高,以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存在问题。星期四的报告说,首次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减少了两万三千人,使全国的总人数下降到四十五万两千人。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思路 关注结构调整

经济政策转向是在中共召开周末会议后出现的,会上中共就未来数年经济重点任务和政治领导交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很多观察人士发现会后出现了一种新思路。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说,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容许其经济以较低速度增长,但希望能够显著优化经济结构。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正以2008年以来的最快步伐上涨。

中共领导人会议周一结束,会议呼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其中“转变”指的是要使中国经济增长较少依赖出口和以大量借款推动的投资,这些一直是中国刺激计划的核心。这样的经济战略虽然连续多年取得成功,但现在却面临来自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压力。

几周后即将召开下一次20国集团峰会,中国正肩负著自身经济增长要带动其它国家经济复苏的压力。而在国内,中国政府正面临刺激经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即国有银行体系质量不确定的巨额债务和加重城市居民不满情绪的房地产泡沫。

随著中国经济规模日益庞大和成熟,人们从经济的新走向中也觉察出中国不太可能维持近期10%以上的增长率。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打压美国、欧洲和日本,这意味著未来他们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不太可能像过去一样旺盛。

世界银行(World Bank)驻北京办事处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说,以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将放缓。未来10年经济增长可能要慢于前10年。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抵消这些基本面因素,但中国政府决定不这样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周四说,领导层本周提出的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将帮助我们以更快速度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并改善民生。他说,下一个五年规划将不再强调数量化目标,这将帮助淡化过去一些量化目标考核带来的负面影响。

持怀疑态度的人指出,最新经济数据没有提供中国弃用大量支出刺激政策的确实证据。Stone &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es驻北京分析师奥尔利克(Tom Orlik)说,强大的投资是由利率较低的资金支持的,创下纪录高位的出口是由人民币贬值支撑的,零售销售也体现了相同的情况,它是由消费刺激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

西方报纸评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形势

《纽约时报》21日说,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但分析师们认为,增速放缓是回归正常、可持续增长状态,而非经济萧条的开始。报道援引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话说,预计中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有所放缓,因为届时政府的节能和房地产调控举措将开始见效,而出口增速则会继续下降,但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会非常强劲。

报道说,经济学家们认为,北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控制通货膨胀,扭转经济失衡局面,使其更加依赖于国内消费。报道援引53岁医院职员李惠君的话说,现在什么都贵,特别是蔬菜。

英国《每日电讯报》21日说,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分析师们大体对此反应积极,他们认为与国内需求增长放缓这一短期风险相比,政府更应关注通货膨胀率上升以及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这一长期问题。报道说,中国周二出人意料地上调利率表明,中国经济基本面强劲,中国决策者相信他们正在成功地对中国经济进行软着陆。

英国《卫报》 21日说,中国周二加息25个基点旨在遏制房地和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而非遏制通货膨胀,因为加息对食品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报道援引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话说,她预计中国央行今年不会再加息,但明年可能加息三次。

报导:社科院称一线城市房价将下降20%

《中国证券报》周五报导称,中国政府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到明年年中,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将较目前水平下降20%,原因是房地产行业总体融资规模将趋紧、房地产市场需求会出现一定的萎缩,且市场供给反而会逐渐放大。

报导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政府届时可能会放松已采取的举措,房价从2011年下半年起可能触底反弹。

为抑制国内狂热的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分别于4月份和9月份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提高首付款比例、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款以及惩罚开发商的屯地行为。周二,中国央行还在近三年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