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07-12-09
美官员:不会迅速撤离阿富汗
盖茨说:“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撤退战略,而且我也尽量避免使用那一字眼。这是即将开始的过渡阶段,而且这不是一个任意定下的日期。”盖茨说,向阿富汗移交安全控制工作将在比较稳定的地区开始,而且将在当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进行。就目前而言,奥巴马的计划要求加紧训练阿富汗安全部队。
美国官员说,美国在这个国家的未来使命不会由阿富汗官员的政绩或失误来支配。国务卿克林顿说:“我不能预见卡尔扎伊将发生的每一种情况,但是我认为重要的是得强调我们相信作出目前这个决定的依据是美国的最佳利益。而且我们必须对我们在阿富汗的工作伙伴持有现实的观点。”
奥巴马说,美国在阿富汗的目标仍然和八年前一样:那就是打击摧毁恐怖集团,并且击败极端分子。
伊朗当局紧张应对抗议行动计划
伊朗人星期天说,在学生积极分子按计划举行示威前,他们的互联网和手机服务速度减慢,或被切断。反对派消息人士怀疑,限制通讯是为了剥夺示威者动员群众集会的能力。伊朗政府还禁止外国记者采访报导有关新闻,收回了记者 12月7号到9号在德黑兰的工作许可。在传统上,伊朗在全国学生日纪念三名学生在1953年反美抗议中遇害事件。预计,改良主义的反对派活动人士要把政府准许的纪念活动转变成针对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的抗议。
哈梅内伊指责西方煽动伊朗学生抗议
就在伊朗学生们本来预期于 12月7号在伊朗的各所大学举行和平的示威游行的前一天,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指责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伊朗境内制造动乱。
哈梅内伊表示西方要对伊朗逐渐升温的骚乱负责。他表示世界上傲慢国家的宣传是伊朗境内存在分歧的主要根源。他把美国和英国称为伊朗最主要的敌人。
他表示美国人是伊朗的主要敌人,英国人则是那些主要敌人中最致命的。他同样坚持认为美国和其他国家正试图在过去 30年里孤立伊朗,但是却失败了,并将继续失败。
奥巴马敦促民主党参议员通过健保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鼓励参议院的民主党议员在美国医疗保健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上“继续前进”。奥巴马总统少有的在周末星期日前往国会山敦促参议员们化解他们之间的分歧并通过健保改革,这是他在美国国内的首要事务。
参议院的民主党领袖正与他们党派中的温和派成员一起合作,争取得到通过法案所需的 60张选票。这些领袖把重点放在对法案中的一个政府支持的保险计划条款达成妥协,政府支持的保险计划将与私营保险公司进行竞争。一些民主党参议员表示反对这一计划。
印度和俄罗斯将签署主要的核协议
印度和俄罗斯星期一计划签署一项主要的民用核能合作计划,外交官们表示这一计划将会保证俄罗斯源源不断地向印度提供燃料。印度总理辛格正在莫斯科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金进行三天的会谈。外交官们表示这一核计划将会保证俄罗斯提供印度核电厂的核燃料,并将使印度确保和回收核废料。
官员们表示这一协议将会超过 2005年美国和印度之间的协议。根据那个协议印度获得美国的核燃料供给。作为交换,印度允许国际观察员进入印度的民用核能工厂。
印度总理辛格到访莫斯科
印度总理辛格 12月6日抵达莫斯科,进行为期三天访问。预期,这次访问的重点将是签署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火交易,以及商讨从俄国购买民用核燃料的问题。
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俄国军火的大客户。印度订购了一艘经过改建的前苏联时代的航空母舰,但是对莫斯科迟迟不交货感到不满。
伊朗与朝鲜因导弹零部件问题产生摩擦
伊朗从朝鲜进口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零部件的组装工作遭遇挫折,双方由此产生摩擦。据称伊朗因没有收到朝鲜发送的用于提高导弹精确度的必要电子零件,最近不得不决定推迟导弹发射试验。
朝鲜方面解释称,电子零件装在前往伊朗的澳大利亚籍货船的集装箱中,但是今年 7月被阿联酋依照联合国安理会的裁决议予以没收。伊朗方面则怀疑零件不在集装箱内。据东亚的情报消息人士透露,被没收的10个集装箱内装的是常规武器,没有用于弹道导弹的零件。
该导弹是朝鲜依照前苏联“ SSN6”潜射型导弹研制而成的。据上述外交消息人士称,朝鲜2005年向伊朗出口了可组装19枚导弹的零件。目前尚未确认进行过试射,但是韩国的国防白皮书称朝鲜国内已实战部署了这种导弹,估计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
朝鲜和伊朗 2008年同意就这种导弹继续展开合作,朝鲜出口电子零件可能就是合作内容之一。朝鲜代表团今年9月访问伊朗,就被阿联酋没收的武器的付款问题进行协商。伊朗方面可能以继续合作为付款条件,提出了朝方提供电子零件并派技术人员参加导弹发射试验的要求。
史料揭示日本对俄宣战并非出于被迫防卫
薪水金额不变
朝鲜货币改革真正目的曝光
朝鲜当局进行货币改革后,表示给工人、办公人员等发放的薪水金额不变,而这实际等于将员工薪水上调100倍,因为旧币兑换新币的比例为100比1。
《朝鲜新报》表示,将把物价降低到 2002年采取“7
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时的水平。当时,朝鲜当局规定的大米价格为一公斤45朝圆。这样,月薪4000圆左右一名工人,可购买90公斤大米。
若工人的购买能力突然提高,即使市场上大米供应充足,价格也会暴涨。而朝鲜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包括大米在内的所有物资都极度匮乏,因此物价暴涨在所难免。专家认为,物价上升到可抵消货币升值部分的程度,是早晚的问题。
专家们分析称,朝鲜当局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朝鲜进行货币改革,可能另有目的。
第一,“ 7 1措施”后,相当一部分人利用“市场经济”,积累了财富,成为朝鲜体制的潜在“危险因素”。货币改革可能意在打击这些“新兴富有阶层”。
新币比旧币升值 100倍,但今后因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贬值的话,新兴富有阶层的财富会一瞬间化为乌有。
第二,通过优待普通老百姓,得到“体制宣传”效果。
朝鲜央行此前向《朝鲜新报》表示,此次货币改革是优待劳动阶层的措施。工人、农民、办公人员等大部分劳动阶层,非常支持国家的这一政策。由此不难看出朝鲜当局所期待的效果。
马英九表示全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谈判
马英九 7日表示,将全力以赴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缔结谈判,并在将来签署ECFA后努力同日本及欧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
马英九还提及明年 1月将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他担心出口至大陆的东盟制品将享受零关税,而台湾的石油化工制品及机械仍将面临5~15%的关税,竞争力将会下降。
关于两岸谈判,马英九表示将先在经济领域努力改善两岸关系,和过去一样目前不进行政治、军事谈判。他还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同日本的关系,并对《日美安保条约》及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表示支持。
全球 56家报社发表联合社论呼吁哥本哈根会议团结
为配合 7日在哥本哈根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届缔约方会议,来自欧美、亚洲、中东地区及非洲等全球45个国家的56家报社将在7日的报纸上刊登联合社论,呼吁各国领导人摒弃对立保持团结,采取果断行动。
联合社论强调,呼吁各国代表抓住这次机会,不再犹豫、争吵或相互指责。此次会议并非贫富国家之间的战场。气候变化将影响所有人类,因此必须依靠大家共同解决。
除《卫报》外,韩国《中央日报》、中国《南方都市报》、法国《世界报》等也参加了联合社论的发表,而日本未有报社参与。
民调:中美担忧气候变化民众不足
12月7日发表的这项民调显示,中国与美国受访群众当中认同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者分别只有57%和45%,远低于受访23国的平均值64%。
全球扫描形容,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人们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矛盾情绪“更为明显”。
报告说,在中国受访的 1000人当中,认同气候变化议题“非常严峻”的虽然只是刚过半数,但却有89%群众宁可损害国家经济,都要支持政府投放资源应付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中国的受访群众当中, 49%支持峰会只采纳涉及“有序行动”的“温和方案”,希望北京政府采取“领导模式”的则有37%。
中国决定明年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政策
2010年中国政府将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会议没有表示将对去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出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会议还表示,明年将通过鼓励进口和帮助出口复苏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此外,还要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并将推动外资投入到产业升级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方面。
明年的经济政策重心将放在贸易平衡、产业升级及环保等方面,这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基本一致。经济学家们此前表示,中国政府明年可能会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拯救世界经济
轮到中国出牌了
中国对美国的经济政策很不以为然。中国政府高官说:“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助长了投机性投资,使得世界经济陷入危险境地。”中国一直警告说,美国应缩小庞大的财政赤字,减少开支。虽说根源问题在美国,但中国的领导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美国的经济状况。因为,中国同样是世界经济问题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仍保持著扩张性财政政策。从目前来看,这是有必要的。受惠于此,世界经济才避免了另一轮萧条。过度依赖出口的中国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大萧条是避免了,但刚刚出现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还很脆弱,无法阻挡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预计,失业率在明年上半年仍不会达到顶点,经济复苏也会非常缓慢。
美国国内敦促奥巴马解决就业问题的呼声很高。甚至有人提出,应出台第 2个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美国议会在结束对医改法案的审议后,下一个最优先议题就是创造就业岗位。
如果美国如中国所愿,增征税款、缩减开支的话,双谷衰退 (double-dip)将不可避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也将受到重创。
一名中国官员说,美元走软和低利率的政策组合助长了“套息交易” (Carry Trade),导致全球资产出现泡沫。但中国应理解这一点,美国经济固然保持扩张政策,但美国已没有犯下政策失误的余地了。与其让货币政策过快转为紧缩,还不如在扩张政策上出现问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承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低利率政策。
美国央行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经济学家常说的所谓“货币流速”。流动性过剩,并不一定意味著贷款会变得容易。相反,众多企业和消费者依旧难以贷到钱。资金流动以及通过贷款增加货币供应的途径依旧不够顺畅,货币流通速度也下降。
在经济中,流动性总量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同样重要的还有资金的流速。既然金融机构限制贷款,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放贷额必然停留在较低水平。
美联储为抵销货币流速的下降,一方面增加了货币的流动性。一旦货币流速加快,美国央行就会减少过剩的流动性,同时提高利率。然而美国采取“退出战略”为时尚早。如果美联储过快上调利率,给中国等国都会带来不利。而且因双谷衰退使美国的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若是这样,美国债券的最大持有国──中国也会受到损失。
美国经济困难,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选择余地并不多。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好得多。中国为稳定世界市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中国应停止把人民币盯住美元,并把自己的问题推给别国的作法。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容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 20%。可是金融危机一开始,中国实际上又把人民币与美元挂钩。2009年3月9日后,人民币对澳元贬值32%,人民币对韩元贬值25%,欧元则贬值16%,日元贬值10%.这是一种保护主义。
过去美国消费者是全球经济的动力源泉。得益于此,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等才有大量贸易顺差。然而现在美国消费者大不如以前,他们大量失业,资产价值下跌,贷款又难以获得。
全球的需求应更加均衡。最为理想的构想是,美国应保持贸易顺差,而其他顺差国家和中国也应接受贸易逆差。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引擎应当用内需来代替出口。中国的消费者应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进口货。随著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民对共产党的信赖也会提高。要实现这样的构想,人民币不应盯住美元,而应自由浮动。中国不应继续把汇率调整的负担强加给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其他国家。
美国议会正迅速摆脱对中国的幻觉。美国经济一直低迷不振,美国人因低廉的进口货失去工作岗位,正因为如此,众多议员遭受选民的谴责。 1971年,时任总统尼克松为了减少日益增加的贸易逆差,对进口产品课以10%的税。任何经济学家都不愿意设置贸易壁垒。然而不幸的是,政治愤怒往往会压倒经济逻辑。美国议会有可能采取某些措施。
华盛顿还没有提出可以减少财政赤字的发展蓝图。反而,美国财政赤字的罪魁祸首──政府开支会继续增加。其明显例证是,美国议会正在审议 10年内耗资1万亿美元的医改方案。
提高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赖,这就是唯一可行的美国长期赤字减缩计划。这个计划在世界经济范围内也会成为“双赢”战略。反之,拥有世界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比美国更能发挥其灵活性。人民币应摆脱政府的管制。中国应把经济成长重点由出口转为内需。中国应成为全球经济的超级动力源泉,这才是中国受到世界尊敬的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