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02-10-12
"十八大"前夕中国社会心态分析
陈杰人
"十八大"的变革程度和变革方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社会业已存在的各种复杂心态的影响。总体而言,目前中国社会存在八种比较典型的社会心理。
一曰"怨"。最近在网络上比较热闹的新闻,是陕西省的 "微笑表哥"事件。杨局长一个不适当微笑给自己引来的民意麻烦,是中国民众日益不满官员腐败和政治不透明现状而找到的一个发泄口。值得注意的是,在杨局长被撤职后,网民不依不挠,又质疑主管杨局长的一位副省长曾经不适当地保护了这位局长,并发起了对副省长的人肉搜索。
很多民众不满中国政治的不透明和暗箱操作。正是这种不透明,让权力运行无序,让民权保障无果。中国当前的社会心态主要特征是"怨声载道"——不仅民怨沸腾,而且官怨、商怨也很多——下级官员缺少上升空间和机会,中级官员怨民间不理解,高级官员怨地方不合作;商人,尤其是占市场主体大多数的民营资本,则怨竞争不公平。不过也要看到,怨气越重,表明改革的呼声越高。因此,这恰恰也是未来中国彻底改革的最大动力。
二曰"冷"。就在中共公布"十八大"召开日期后,笔者在湖南邵阳与一位当地处级官员谈及此事,他的回答很有意思:"管它呢!不关我的事!"在这位官员看来,反正现在中国的问题很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致命的制度问题和重大的隐患,一场完全缺乏透明度的政治会议,根本不可能解决什么大问题。
这位官员的心态,其实也是很多中国人的共同心态——冷漠。在很多人看来,经历了多年的重经济轻社会的跛脚发展之后,中共政权已是强弩之末,不管它再怎么强调自我救赎,大家已经满不在乎,因为他们相信,现今的中国貌似强大,实则风雨飘摇,只要中共还继续执政,就无法再好起来,所以他们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对"十八大"不抱希望,甚至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用脚投票——移民。
三曰"疑"。和冷漠心理类似的是不信任心理。中共从建党之初的"反专制"、"求民主"的政治力量,直到今天沦为饱受诟病的"专制政党",个中经过了很多的发展演变过程,尤其是1949年后的肃反、大跃进、"文革"和"六四"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倍感受骗,并且一再失望。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政府对农民土地权的残酷剥夺、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官员腐败的日益普遍和严重、司法腐败的肆无忌惮、对民间诉求的冷漠相对,让广大知识分子、农民和市民彻底失望,他们已经不再相信中共的任何承诺或者政治口号,很多人都在等待"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现。
四曰"望"。不过,和冷漠心态与不信任心理形成反差的是冀望心理。邮政局内部的朋友向我透露,"十八大"前夕,各地寄望中央领导人的信件明显增加,其中不少是在信封上注明"一个党员给十八大的建议"、"一个基层干部对十八大的祝福"等等,这说明,中共依然还有很多忠实的拥趸。
中共现政权的种种问题虽然让多数人深感痛心,但必须看到,因为各种利益原因,在8000多万党员内部和部分民众中,依然还有不少对共产党怀着深深感情的人,比如老干部、老党员、市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相信中国今天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达,完全是中共的功劳。这些人因为不满党内的种种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冀望中共通过自身改革去除积弊,重振雄风。这部分人,对"十八大"的期待心理尤为强烈,在他们眼中,哪怕是某个领导人父辈的好作风——比如习近平父亲习仲勋曾经的正直和果敢——都可以成为他们对下任领导人充满期待的理由。
五曰"守"。最近一段时期,中国股市特别不景气,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对中国证券制度动大手术,尤其是要改变将股市作为纯粹圈钱场所的弊端。但这些改革呼吁和建议,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甚至公然宣称:"中国证券制度总体上非常健康。"
如此言论,其实是"维持心理"的表征,即很多既得利益者,既不希望继续改革,也不希望退到改革前,他们认为维持现状最好。严格地讲,中共政权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它是问题。在权贵阶层的人看来,这些问题,恰恰就是维护权贵利益的最佳制度保障。很多人也许会认为,中国的政治之争,无非就是左右派之争,即到底是继续改革还是回到过去的问题,其实他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另一种最大的企图,就是维持现状、什么都不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以权贵为主体的这部分人,其实最害怕即将到来的"十八大",因为他们明白,这次会议必然有某些制度变革和领导层观念的变革发生,或将不利于他们的利益维持。这部分人,是即将到来的"十八大"中最需要防范的。
六曰"怕"。和"维持心理"类似的是自保心理。中国人俗有"明哲保身"的文化传统,他们害怕改变,害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他们的眼里,如何保住自己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是最高标准。因此,这部分人只要听到"变革"二字,就会深感不安。在以商人为主体的人群中,这种心态尤为普遍。他们希望政局稳定,也希望社会不要发生重大冲突。眼看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动荡风险,这些人越来越感到迷惘、忧虑和无所适从。
七曰"淫"。"十八大"前夕,很多人都在对中共未来领导层的人事安排作出猜测,其中不少认识和判断,说白了就是"意淫",比如希望某某登台,以强硬姿态重拾邓小平的衣钵,强力推动中国再改革。殊不知,别说中共内部已无人可达到邓小平的强权境界,即便邓再世,面对目前这种局面,也无力回天。
现在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士,虽然已经多次失望,但基于一种最善意的信赖,总是在一次次失望中,又一次次被点燃激情。这部分人,不管曾经受过多少委屈,不管经受了多少打击,但正所谓"屡败屡战",面对即将到来的全新的决策层面孔,很多人的希望重新燃起。他们期待新的领导层能够破除旧制,勇于改革,但毫无疑问,这些善良的愿望毕竟会落空,因为,侥幸心理的本质就是赌博,而现在的中共政权,根本不可能再承受得起一次赌博。
八曰"乱"。近日围绕钓鱼岛之争,中国国内普遍开展了反日游行,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打砸抢烧甚至公然鼓吹暴力的行动,对此,很多人偏向于从"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愚蠢的行为"两个角度进行批判,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些行为,实际上正是当前社会这种破坏心理的体现。
现在有的中国人已对当前局势彻底失望,但他们又认为,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执政党控制中国社会的能力,既无可能让中共朝符合民主和公民社会方向迈出实质改革步伐,也无可能在现有框架下产生足以引发社会重大变革的因素和力量。因此,这部分人期待借某个事件,或者盼望在新旧领导人更替之际,发生一些重大事件,比如重大自然灾害、政府的重大失误、民众的大规模抗议或抗击,等等。这些人笃信一个道理:"不破不立。"他们以一种破坏心理,渴望中国发生重大混乱,从而火中取栗。
上述八种主要社会心态,其实代表着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利益圈者的不同主张,虽然这些主张相互矛盾、冲突,但毫无疑问,在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八大"上,这些心态和声音,一定会通过某些途径和人物,微妙而深刻地影响着未来决策层的态度。对于中共来说,如何抛弃政治包袱、勇于壮士断腕,以推动改革,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