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24-06-14
禁止化武组织未给出销毁叙化武的最后期限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6月23日电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总干事艾哈迈德·尤祖姆居表示,该组织尚未给出完全销毁叙利亚化武的新的最后期限,专家仍在叙利亚境内继续从事相关工作。
尤祖姆居在海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运出化武的时间比早前预计的要晚。因此现在很难给出新的时间表”。
他指出,剧毒的化武在美国船只上可能在2个月内被销毁,其它化武在4个月内销毁。
他表示,专家组仍继续在叙利亚境内执行任务,调查冲突期间使用氯弹的事件。
丘尔金:俄对叙化武仍可落入恐怖分子之手感到担忧
俄新社消息,俄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周一对记者说,俄罗斯担心化学武器在叙利亚仍可会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他说:我们仍然对个别恐怖集团会获得某些化学物质用于敌对目的得可能性感到担忧。
早些时候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致函世界组织秘书长及安理会提及一土耳其公司曾通过第三者在叙利亚向恐怖分子出售异丙基醇和白磷。他表示,这证明叙恐怖分子打算使用化武以归罪于大马士革政府。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7月1日前组建伊政府
克里周一与马利基举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会谈,强调了组建新政府的必要性,以团结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社区,一致对抗ISIS日益增长的威胁。
克里的这次访问事先并未对外宣布,且仅在巴格达停留一天。周一当天,他还会见了什叶派和库尔德领导人,向他们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克里说,周一访问的目的就是明确思路。他表示,马利基在多个场合下坚定地重申了他的承诺,即伊拉克将在7月1日召开议会会议。
马利基没有立即置评他与克里的会谈。
克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不应该由华盛顿来选择伊拉克下一届领导人。但美国高级官员私下里曾说,身为什叶派的马利基不应第三次连任总理,因为他在八年执政期间内所奉行的政策疏远了逊尼派和库尔德人。
伊拉克局面失控,美军去而复还
中东地区的分化困扰美国
美国和中东地区官员称,近日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对危机看法的鸿沟越来越明显,阻碍了美国对ISIS袭击行动做出回应。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日表示,如果ISIS发展为全球性的恐怖主义,就将威胁到美国的利益。两天前,他宣布,计划向伊拉克派遣美国军事顾问和提供物资援助,并要求伊拉克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新政府。
伊拉克危机暴露出传统中东联盟的内部矛盾,促使美国和它的死对头、什叶派统治下的伊朗共同对抗ISIS,同时导致美国与它在波斯湾的逊尼派长期盟友出现矛盾。逊尼派希望削弱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
美国国务卿克里先后前往开罗和安曼,为美国稳定伊拉克局势的努力寻求支持;此前几天,美国官员称,克里与逊尼派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一位了解电话会议的阿拉伯高级外交官表示,逊尼派领导人向克里表达了困惑的情绪。
这位外交官说,他们感觉美国人被严重误导,斗争不仅仅是针对ISIS,而是逊尼派对不公做出的反击。
美国白宫已向伊拉克政界暗示,什叶派总理马利基应该下台,因为在过去八年执政期间他没有与国内主要少数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建立良好关系。
然而为了推动组建一个新的、更具包容性的伊拉克政府,美国官员们需要弥合该地区国家间巨大的利益分歧。这些国家把伊拉克视为其争夺影响力的焦点。
在伊朗看来,马利基政府是一个顺从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什叶派政权在中东复兴的一个象征。美国和阿拉伯官员表示,伊朗不会接受一名非什叶派领导人在巴格达掌权。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周日阐明了他的立场,他警告说,德黑兰将力挺马利基。
哈梅内伊通过伊朗通讯社Fars发表讲话称,伊朗强烈反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插手伊拉克国内事务。他表示,伊拉克的主要争斗发生在希望伊拉克加入美国阵营的一派与寻求伊拉克独立的一派。这是哈梅内伊在ISIS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发表讲话。
逊尼派掌权的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约旦)都希望伊拉克诞生一名与伊朗关系不密切的新领导人,希望新的领导人比什叶派总理马利基更专注于提升伊拉克的阿拉伯身份。
库尔德人则希望巴格达新政府赋予库尔德自治区更大的政治、经济和战略自治权,否则伊尔比尔可能会宣布正式独立。
华盛顿目前正在就是否对ISIS实施军事打击展开辩论,据美国官员说,这场论战也受到教派考虑的严重影响。
伊拉克和其他中东国家的逊尼派领导人质疑美国为何考虑轰炸武装组织以支持什叶派占主导的伊拉克政府,而不去攻击总统阿萨德领导的叙利亚政府,而叙利亚政府去年被指对主要为逊尼派的反叛人士使用化学武器。阿萨德隶属于一个什叶派分支。
这使奥巴马上周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寻求以牺牲伊拉克的一个教派为代价来支持另一个教派的军事行动。
克里下周与阿拉伯、库尔德和欧洲领导人的会晤主要目的在于就ISIS和伊拉克愈演愈烈的内战所带来的威胁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土耳其与库尔德人化敌为友
本月初,安卡拉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领导者们签署了一份为期50年的合同,让他们利用经过土耳其的管道,把库尔德石油出口到世界各地。这个交易曾遭到伊拉克巴格达中央政府的反对,它的签署表明土耳其现在已经把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视为战略合作伙伴,而对于自己曾经顽固坚持的伊拉克领土完整几乎不再关心。
埃尔多安所在党派的一名发言人近日会宣布,土耳其将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争取民族自决权。“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可以自己决定其政体的名称和类型,”他说,而这明显背离了土耳其历来的政策。
显然,土耳其现在愿意欢迎伊拉克库尔德人,甚至叙利亚库尔德人,成为自己的盟友,并成为土耳其和这两个国家混乱状况之间的缓冲。事实可能会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策略,尤其是如果它可以和土耳其本国的一个和平进程相结合,成功地结束其国内的长期冲突——土耳其本国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多年来利用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境内的基地,在库尔德人占多数的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攻击土耳其士兵。
韩国“亲日”总理候选人放弃提名
被提名为韩国总理候选人的《中央日报》前总编文昌克于6月24日宣布放弃提名资格。文昌克因过去的争议言论而遭受越来越多批评,很有可能无法获得作为就任总理前提的国会批准。在韩国客轮沉没事件之后,已有2位总理候选人人相继被迫放弃提名,总统朴槿惠的政权运作必将遭受打击。
文昌克在同一日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我认为放弃提名是对总统的帮助”。同时称“被称为反民族主义,家庭受到了伤害”,似乎显示出悔意。
文昌克在10日被提名为总理候选人之后,有报道称其在过去演讲等场合曾表示朝鲜半岛沦为殖民地和南北分裂是“神的意志”,越来越多观点批评其为亲日派。除了在野党要求总统撤回提名之外,执政党的一部分成员也发出了要求文昌克放弃提名的呼声,预计国会的听证会将出现混乱,获得国会批准的前景也充满不确定性。
据民间调查公司韩国盖洛普20日发布的6月第3周的调查显示,朴槿惠的支持率为43%,首次低于不支持率的48%。作为不支持的理由,提到人事安排问题的受访者很多。此外,获得内定的大学教授出身的教育部长过去涉嫌抄袭论文的问题浮出水面,围绕人事安排的混乱目前有可能持续下去。
韩政府:日破坏河野谈话只会招致损失
日本政府20日发表《河野谈话验证报告》主张该谈话由韩日外交当局协商起草。就此,韩国外交部23日召见日本驻韩国大使别所浩郎,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第一次官赵太庸当天下午在首尔政府办公大楼召见别所浩郎,他表示:“我方认为,安倍政府试图破坏河野谈话精神,对此表示深深的遗憾和失望。”据悉,他还表示:“谁也改变不了历史事实。日本企图验证河野谈话,让国际社会广泛认为日本不反省并回避责任,只会招致损失。”
美:河野谈话为增进日与邻国关系做贡献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20日就日本验证“河野谈话”的举措表示:“我们对安倍政府官房长官菅义伟发表声明主张继承‘河野谈话’表示关注。”普萨基当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相关问题时表示:“在美国看来,日本前首相(村山)和官房长官河野(通过‘河野谈话’)拓宽了(有关历史的)道歉范围,为增进日本与邻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分析,美方虽未对日本的验证措施予以评价,但言辞之中包含“希望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改变态度”之意。
普萨基表示:“美国政府一贯建议日本在历史等问题上与邻国建立密切关系,现在也是如此。”她还说:“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表示,希望韩日两国通过建设性方式解决历史问题。”
阿米蒂奇:朝鲜必然会进行第四次核试验
6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世界和平论坛上,前任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表示“虽然无法确定时间,但朝鲜必然会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他接着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是韩中关系的利好消息,美国对此密切关注”。
日本维新会参议员猪木等人计划7月访问朝鲜
日本维新会的参议员安东尼奥·猪木将于7月9日~15日访问朝鲜。猪木的事务所6月23日透露了这一消息。据悉,同行的还将有日本维新会的4名参众议员以及众人之党的参议员山田太郎。
据事务所方面透露,猪木一行将对朝鲜西南部的开城工业园区以及平壤市内的体育设施进行考察,还有可能与负责外交工作的朝鲜劳动党书记姜锡柱举行会谈。
调查:近七成韩国人把中国军事和经济崛起当作威胁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4日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韩国人把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崛起当作“威胁”。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韩国各地19岁以上成年人。结果显示,66.4%的受访者把中国的军事崛起当作威胁。该比率较2012年的调查结果(73%)略有下降。相反,把中国的经济崛起当作威胁的受访者比率为71.9%,较2012年的调查结果(52.7%)上升19个百分点。对于没有把中国的军事崛起当作威胁的理由,50%的受访者回答“中国没有加剧韩半岛紧张局势”。
另外,57%的受访者对韩美日安全合作表示支持,只有30%的受访者对韩中安全合作表示支持。尽管如此,韩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满分为10分)从2011年的3.93分上升至今年的4.85分。
日本社民党访华团会晤王家瑞 “村山谈话”获赞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23日在北京与由日本社民党党首吉田忠智率领的访华团进行了会谈。据该党透露,王家瑞称赞承认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历史的“村山谈话”,认为前首相村山富市一直以来很有影响力。
据社民党相关人士介绍,访华团24日将与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会谈。中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治立场不同的政党及政治家开展交流。有意见认为,中方对国会议员减至仅5人的社民党也派出高层接待,意图在历史问题等上牵制安倍。
自其前身“社会党”时期的1983年起,社民党一直定期派团访华。随着党派影响力衰弱等,2005年后社民党便不再派出访华团。
日本政府计划内阁决定中不写入“集体安保”表述
日本政府和自民党23日基本决定,在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定草案中,不明确写入应对联合国对侵略国家制裁等事宜的“集体安全保障”表述。在20日的执政党磋商中,自民党虽提出了“集体安保”,但由于公明党担忧在海外的武力行使范围扩大而予以反对,因此该表述被撤销。不过,自民党主张在内阁会议决定中,把之前的“发动自卫权的三大条件”改称为“行使武力的三大条件”。有分析认为名称修改后,为自卫队参加海上扫雷活动等基于“集体安保”的武力行使留下了解释余地。
预计政府将在24日的执政党磋商会议中,提出内阁决定草案的修改版。自民党和公明党23日加速协调工作,力争在本周达成执政党协议,然后在7月1日或4日的内阁会议上予以通过。
在修正案中,对于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假设合作对象,从“他国”限定为“关系紧密的国家”。作为武力行使条件所规定的“在国民的生命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可能被彻底剥夺的情况下”中的“可能”,将被修改为“明显的危险”。上述改动均是公明党为限定武力行使范围而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关于第二大条件“为保护国民权利但没有其他恰当的办法”,预计将根据自民党的要求改为“为保障本国生存”等。
对于三大条件的名称,政府和自民党内部有意见认为,在限定为“自卫权”的情况下,参加基于联合国决议的“集体安保措施”的武力行使是一大难点。公明党则要求限定使用“自卫措施”作为行使武力的条件。
乌克兰分裂派同意加入停火并展开对话
乌克兰分裂派领导人周一同意加入政府宣布的停火协议,这是双方走向和平谈判的第一步,标志着乌克兰东部持续了两个月的叛乱活动出现潜在突破。
宣布停火协议前,亲俄分裂分子领导人和乌克兰新当选总统波罗申科的代表举行了会谈,这是迄今为止双方最高级别的直接接触。
自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Alexander Borodai说,他们同意在周五前暂停分裂分子一方的所有战斗。
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代表波罗申科出席了周一的会谈。会谈地点为顿涅茨克首府一幢由反对派据守的政府大楼。库奇马称,他期待一个正常的和平进程。
如果双方遵守停火协议,且谈判能逐步取得进展,西方社会采取更严厉制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欧盟领导人将在周五召开会议讨论制裁一事。
乌克兰危机中,普京努力寻求微妙平衡
普京向国家杜马提交了禁止国家高级官员在外国银行开设和拥有账户的法案
据俄塔社报道,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向国家杜马提交了旨在改进国家联邦机构的打击腐败活动的法案。
“有关对部分俄罗斯联邦就打击腐败的立法行为提出修改”的联邦法律草案是应履行俄罗斯总统反腐败理事会的决定而制定的。
该法律禁止参与制定与俄罗斯主权和国家安全相关决定的国家职员在俄罗斯境外的银行开设和拥有账户、储存现金和贵重物品,拥有和利用外国金融工具等。
报告:中国正改变‘不干涉外交政策’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悄然改变其一贯奉行的“不干涉外交政策”(non-interference policy),而其主要动因是中国在全球日益加大的经济与安全利益。
这份即将由瑞典斯特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的报告写道,虽然不干涉政策继续在中国受到口头支持,尤其在涉及领土完整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时;但近年来,有关“不干涉政策”原则可持续性的辩论,也在中国决策者中悄然展开。
“随着中国经济与人员流动的国际化,‘不干涉’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正在受到质疑。”这份报告写道,“不干涉政策”正在中国试图保护其不断增加的海外能源利益上显示出局限性。
不过,这种转变是渐进式的。报告说,许多中国学者都期待中国利益的全球化引发国家防务政策的转型,尤其在海事力量的重要性上。同时,后冷战时代的国际体系的规范改造(诸如更加强调人类安全),也影响到了中国关于‘不干涉’政策的战略辩论。
“但中国学界的主流声音仍然认为,继续坚持‘不干涉政策’的优势要大于大规模政策改变的潜在成本。”报告说。
虽然大规模政策转型短期内并不现实,但中国的外交人员正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改变冲突的现状。比如在苏丹与南苏丹的冲突中,尽管收效甚微,但中国的外交人员正试图接触对峙双方解决实际问题。
“对中国来说,如今对这些冲突置之不理已经愈发困难了,”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SIPRI的研究员布瑞纳表示,“伊拉克、利比亚和达尔富尔,都是很有意思的案例。”
但问题是,这种方式未来是否最终会演变为直接介入他国纠纷?这份报告指出,保护数量逐渐增多的海外中国公民和经济利益,也可能使中国的“不干涉政策”彻底转向。
“随着包括解放军在内的武装人员、公安部和私人保安公司等更多介入保护海外中国国家利益,这种方式的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质疑,”报告写道,中国的战略选择将会对国际治理和国际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日报》警告不要对楼市过度悲观
《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一警告外国投资银行、投机人士和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不要对房地产市场过度悲观。
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说,要警惕别有用心者扰乱市场,迫使政府放松楼市调控政策。
该报说,目前楼市已进入正常调整期,要警惕别有用心者唱空楼市的真正目的——扰乱市场,误导政策,满足私利。
评论文章说,看空者夸大楼市下行趋势和后果,言外之意催促政府赶紧松绑限购政策,放宽信贷,采取救市行动,这样,开发商们可以继续享受高房价的红利。
《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批评了囤房者,称很多公开唱空者实际上在抄底中国房地产。
该报特别提到法国兴业银行、摩根士丹利、野村证券和瑞银(UBS)看空房地产市场,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银行别有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