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02-05-14
黄炳瑞被任命为朝鲜军方一把手总政治局长
朝鲜军方第一把手——人民军总政治局长由崔龙海换成了劳动党组织指导部负责军事事务的第一副部长黄炳瑞。
朝中社5月2日报道了庆祝5·1节劳动者宴会前晚在新建的金正淑平壤纺织工厂劳动者宿舍举行的消息,报道中将进行演讲的黄炳瑞称为“人民军总政治局长”,确认了这一事实。
分析认为,黄炳瑞就任总政治局长和崔龙海被免职是4月26日金正恩第一委员长主持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做出的决定。
推测认为,考虑到黄炳瑞深受金正恩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生母高英姬的信任,很久开始就为构建金正恩接班体制鞍前马后,是所谓“金正恩的人”,他就任总政治局长应该是张成泽被肃清后强化金正恩单独领导体制的一个环节。
观测认为,朝鲜虽未公开前任崔龙海被免职的原因,但考虑到金正恩第一委员长最近曾批判过军方政治干部,应该不是健康状况恶化这么简单。
但是,在朝鲜媒体公开的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照片中,带着次帅肩章的崔龙海依然在列,因此有观测认为,他可能没有遭到肃清,只是从现在职务退到了清闲职位上。
目前尚无消息确认崔龙海是否同时卸下了劳动党政治局常务委员、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和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职务。
韩防长:不排除朝鲜故意推迟或隐瞒核试验时间的可能性
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30日出席国会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时表示,军方判断朝鲜已经做好进行第四次核试验的准备,朝鲜只要做出政治决定,随时都能进行核试验。
在被问及政府公布发现了朝鲜准备核试验的迹象是否意在转变目前的国内局势时,金宽镇回答说,政治和国家安全是两码事。因为朝鲜的核试验至关我国国民的安全,政府应当向国民公开相关消息,不能排除朝鲜故意推迟或隐瞒核试验时间的可能性。
他还说,朝鲜目前仍在准备核试验,虽然不宜公开具体情况,但军方正在密切关注丰溪里核试验场的动静。
韩朝劳动团体发表声明称将致力于实现民族和解
朝中社1日报道,朝鲜职业总同盟中央委员会、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和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1日发表声明称,韩朝劳动者将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实现民族和解和团结。
声明还称,双方将全面阻止违背《韩朝共同宣言》精神的相互诽谤和重伤行为,将开展“反战争和平运动”,坚决反对联合军事演习和军力扩张。声明还强调,履行《6·15共同宣言》和《10·4宣言》是改善韩朝关系的关键,双方将全力阻止违背《韩朝共同宣言》的“反统一骚乱”。
声明还就“岁月号”沉船事故表示,谨向沉船事故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其家属致以诚挚慰问。
《6·15共同宣言》是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2000年6月13日至15日访问朝鲜与时任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会谈后,韩朝联合发布的声明。当时韩朝领导人在韩半岛分裂55年后首次举行会晤。《6·15共同宣言》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和发展韩朝关系,缓和韩半岛紧张局势,并协调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10·4宣言》是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2007年10月2日至4日访问朝鲜与时任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首脑会谈后,韩朝联合发布的声明。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双方在经济、旅游、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增进互信,缓和军事紧张局面等。
日本秘密研究自卫队的尖阁诸岛警备方案
自日本政府2012年9月将尖阁诸岛(钓鱼岛)国有化以来,日本与主张拥有尖阁主权的中国之间的对立加剧。根据《日美安保条约》,美军当与日本自卫队联合保卫尖阁。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确认了美方的尖阁防卫义务。但由于美国顾虑对华关系举棋不定,难以预测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实际将如何行动。安倍政府对此焦躁不安。
尖阁诸岛国有化1个月后,自卫队计划与美军在冲绳本岛附近的无人岛开展模拟夺还尖阁诸岛的联合演习。对此,美方要求不对外公布,称“希望谨慎应对,不要使之曝光。如有媒体报道就取消”。这则秘闻反映出了日美在尖阁防卫问题上的隔阂。尽管《日美安保条约》规定了美国对日本负有防卫义务,但美国政府对尖阁主权所属却没有明确表态。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和对中国的顾虑,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表明美国会帮助日本彻底保卫尖阁。
日本一贯秉承日中间不存在主权问题,与此相对,中国则在近40年里一直主张拥有尖阁诸岛主权。这也导致国际社会逐渐确立了尖阁存在日中主权争议的认识。甚至连美国国防部也在有关中国军事动向的报告中写明了“日中就尖阁诸岛主权处于争端状态”。
很明显,美国的姿态因时因地发生着改变。日美的国家利益并非完全吻合。美中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难以断言美国会为了保卫岩礁之岛而牺牲本国军队和对华关系。
那么自卫队又将如何应对?安倍政府假设了这样一种事态,即尽管尚未发展至需由自卫队出面应对的外国武力攻击,但仅凭以维持秩序为目的的警察“治安出动”和海上保安厅“海上警备行动”无法应付的“灰色地带”。为填补该灰色地带,政府有意赋予自卫队新的“领域警备”任务。
此举是在依靠警察和海上保安厅的活动可应对的情况与需要自卫队出动实施治安和防卫的严重事态之间建立法律框架,由自卫队在此框架中对非法入侵进行取缔。根据现行法律,即使离岛被外国武装分子占据,只要不是外国军队,就不满足出动自卫队的条件。
为此,自卫队在尖阁国有化之前就秘密开展了研究,推动了相关事宜的进展。防卫省有关人士透露了研究中涉及的一个假设。
研究假设与中国当局有关的人员以紧急避难或船只失事为由登上尖阁诸岛。随后日本警方赶往尖阁,欲以违反《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为由实施当场逮捕,而对方则以武力应战。此时中国官方人士以保护本国公民为由登上尖阁诸岛。
日本政府判断仅凭海上保安厅及警察难以应对,从而决定派遣自卫队治安出动。此时中方则向国际社会声称“日本采取了军事挑衅”,并派遣海军前往。日本政府虽然考虑采取防卫出动,却因担忧引发战争而迟迟难以抉择,尖阁因此落入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该研究很可能是为了推出以下结论,即要填补治安出动以前阶段的“法律空隙”,必须完善有关法律使自卫队平时也能处理非法入侵事件。正是这一判断加快了“领域警备”的有关讨论。
如果中国试图实际控制尖阁诸岛,事态无疑将面临进一步的复杂化。但是据防卫省预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为了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中方突然投入军事力量的可能性都不大。在假设中,中方不会在自卫队出动之前派出海军,而是营造出日方挑衅的局面。
但是,负责维持陆上治安的警察厅对“领域警备”存在根深蒂固的反对意见。如果将有关任务下达给自卫队,事态就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治安出动、甚至防卫出动。而且,要实施旨在夺岛的尖阁军事作战就必须采取主动进攻。能否以自卫队员死伤为代价决意夺岛,日本政府将面临高度的政治判断。
安倍称不会效仿德国方式道歉
德国权威报纸《法兰克福汇报》上月29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不会(就东亚历史问题)效仿二战后德国的和解和道歉方式。
安倍抵达欧洲巡访的首站德国之前,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二战后的欧洲和亚洲面对的历史情况完全不同。”该报报道称:“中国和韩国不断要求日本在历史认识方面向德国学习。但日本首相却拒绝了这项要求。”
安倍表示:“二战后欧洲的最大课题是大团结。这一过程中,德国的道歉促进了和平与和解。”也就是说,因为欧洲存在大团结氛围,所以德国才表现出道歉和和解的态度。
安倍欲回避历史认识批判而强调日德相似处
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德强调两国的相似之处,是一种想要回避对历史观批判的掩盖行为。《每日新闻》5月1日分析称“安倍首相选择德国作为欧洲巡访的第一个访问地是企图强调两国为战后补偿问题的合作,告知国际社会中国等国对自己历史认识的批评是误会”。接着还分析道,今年3月中国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时对安倍首相错误的历史认识提出了批判。由此,安倍首相此次访问德国也多少带有要与习主席较劲的意味。
实际上,安倍首相上个月30日在与默克尔总理进行的首脑会谈上强调称“德国和日本是同一方向”这一点。特别是关于他以推进集体自卫权活动的名义倡导的“积极的和平主义”,他主张称“德国正积极推出为世界安全保障合作的方针,与日本积极的和平主义方向相似”。德国反省了过去的历史教训,以此为基础在欧洲培养了安保影响力。而安倍首相却刻意主张称,德国事例与自己的政策具有共同之处。
他跟默克尔总理还商讨了“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合作”。这表现出了他跟德国步调一致打算进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倍首相给众所周知是足球迷的默克尔总理赠送了写有“默克尔(MERKEL)”名字的日本女子足球队队服。日本媒体分析称,这是安倍首相意识到中德两国紧密经济合作,为讨默克尔总理的欢心而准备的活动。但与今年3月习主席访问时不同的是,并没有德国媒体对安倍首相来访进行大幅报道。
北京对美国就中美反恐合作的评估表示不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5月1日就美国国务院有关反恐报告涉华内容答记者问表示,中方对美国国务院日前发布《2013年反恐形势国别报告》涉华不实之词表示不满。
秦刚强调,中国是一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实施或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秦刚说,中国政府坚持原则,坚决依法打击,同时主张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反对将恐怖主义同特定的民族或宗教相联系。
古巴反对美国指其为恐怖国家
古巴反对美国继续将其列入美国国务院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
古巴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被列入这一名单是“荒谬”的。它指责华盛顿试图为长达54年对古巴的经济禁运寻找理由。
美国2013年全球恐怖主义报告指出,哈瓦那是哥伦比亚政府与反叛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之间的和平会谈的东道主。报告还说,没有信息显示古巴向恐怖主义组织提供了武器或军事训练。
自从1982年以来,古巴一直在美国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这个名单还有伊朗、叙利亚和苏丹,因为这些国家“不断向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提供支持”。
俄外交部:基辅进攻乌克兰东南部计划或导致灾难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5月1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基辅打算在乌克兰东南部采取武力行动,这可能导致灾难后果,莫斯科呼吁基辅、美国和欧盟不要犯下“犯罪性质的错误”。
俄外交部强调:“我们呼吁基辅以及纵容它并签署日内瓦协议的美国和欧盟不要犯下犯罪性质的错误,清醒评估动用武力反对乌克兰人民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整个严重性。”
乌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消息人士5月1日表示,乌克兰东南部的特别行动从内务部长阿瓦科夫领导改为安全局长纳利瓦伊琴科领导。5月2日计划进攻乌克兰东南部民兵控制的设施和哨所。消息人士说:“纳利瓦伊琴科明白,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州使用军队毫无用处,在同(乌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右区’领袖)亚罗什磋商之后他组织了乌克兰安全局指导员对‘右区’特别营的培训,准备5月2日对分裂分子控制的设施和哨所发动进攻,首先在卢甘斯克州。”
乌克兰代理总统因局势紧张恢复征兵制度
因为乌克兰东部的局势快速恶化,该国代理总统下令恢复征兵制度予以对应。
乌克兰代理总统图尔奇诺夫的办公室发表声明,承认该国军队在对付东部的亲俄武装方面是“束手无策”。
而现在的目标则是控制局势,不让亲俄武装占领政府机关大楼之类的骚乱情况不会继续蔓延、“威胁该国的领土完整”。
2013年,被推翻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立法,结束了该国的征兵制度。
当时亚努科维奇说,取消征兵制度之后,将进行改革,令乌克兰的军队成为“专业化的国防武装”。
乌克兰常备军力为13万人,如果征召后备军人,总数可达约百万人。
图尔奇诺夫的声明说,担心俄国军队会入侵乌克兰,故而现在该国军队已经全面戒备。
但是乌克兰军队多年预算不足,装备老旧,根本无法与部署在边境的俄国军队抗衡。
周四,该国城市顿内茨克的亲俄示威者占领当地的检察官办公室,除了宣称独立、升起所谓“顿内茨克共和国国旗”之外,还将警察缴械。
俄驻乌克兰武官“当间谍”被驱逐出境
乌克兰当局指责在基辅的俄罗斯武官从事与其外交官身份不符的间谍活动,令其离境。
乌克兰外交部对媒体表示,这位未具名外交人员在从事间谍活动后被基辅当局拘押。
路透社引述国际文传通讯社乌克兰分社消息说,这名武官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
苏联解体后莫斯科首次举行五一大游行
在莫斯科红场约10万人游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克里姆林宫外的红场首次举行的五一节游行。
同苏联时期的五一节传统一样,周四的游行由工会组织,纪念劳动者。这次游行还庆祝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游行被看作普京总统鼓动爱国主义的努力。
游行者高举写着“去克里米亚度假”和“普京做得对”等标语,人群中到处是俄罗斯国旗。
在往年俄罗斯共产党和其它人都试图在莫斯科市中心保持五一节游行和集会的传统,但是历次活动参加者都不多。
网络评论说,10万人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庆祝五一耐人寻味。有评论说,为反击美国和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压力,普京决定恢复苏联时的一些传统。
德国企业强烈要求不要对俄施加新制裁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把德国商界的明确信息传递给白宫:不要对俄罗斯施加新制裁了。
最近几周,包括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BASF SE)、工程集团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阿迪达斯(Adidas AG)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在内的几家最大的德国企业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明确反对对俄罗斯实施更广泛的经济制裁。
德国官员表示,有鉴于此,预计默克尔周五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将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德国对于向俄罗斯追加严厉制裁的立场不太可能转变,除非乌克兰冲突明显升级。
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恶化,德国官员不断接到来自企业高管的电话,敦促他们不要采取损害相关企业在俄罗斯商业利益的措施。
在多数国家,企业高管像德国商界领袖这样强力介入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的情况极为罕见。但许多德国大型企业在俄罗斯都有大量业务,而且有些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因此担心在欧洲本土市场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对俄罗斯严厉的经济制裁将使他们丧失关键的增长市场。
德国并不是不愿对莫斯科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唯一一个欧洲国家。意大利和希腊也拒绝做出更强硬的回应,原因是此举可能对其经济造成冲击。据亚洲和中东的官员表示,日本、埃及和以色列等一些美国最亲密的军事盟友也提醒奥巴马政府不要采取可能永久断绝普京与西方关系的措施。
但德国的规模和经济影响力使它的表态格外重要。若没有柏林的支持,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和其他措施来遏制俄罗斯的努力将遇阻。
约有6,200家德国企业(从大众等工业巨头到小型家庭式机械生产商)在俄罗斯积极开展业务,比在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德国企业加起来都要多。柏林的官员表示,其中很多企业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都警告说,任何影响对俄贸易的制裁措施都可能令德国损失数万就业岗位,给经济带来严重打击。
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格恩称,毫无疑问,避免制裁最符合德国的经济利益。
据一份由格恩牵头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分析显示,如果对俄罗斯采取严厉制裁措施,德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下滑多达两个百分点。根据目前的经济预测,这可能把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推向衰退。
根据德国政府的测算,如果德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破裂,可能导致30万德国人失业。
德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规模相对而言不是很大,2013年为760亿欧元(合1,054亿美元),俄罗斯在德国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为3%左右。但德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来自俄罗斯。格恩称,俄罗斯的石油供应至关重要,因为失去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将对德国经济造成重创。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显示,如果原油供应价格上涨每桶20美元,德国经济增速将被拉低一个百分点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