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26-03-10
美国防部长对击败塔利班谨慎乐观
盖茨对美国参议员说,即使增派的 3万名美军还没有抵达阿富汗,那里已经有反对塔利班的趋势。盖茨说,塔利班在阿富汗极不得人心。不过,盖茨也警告说,“前面还有很多艰难而漫长的日子”。
“拉登”录音威胁报复美国
这份由半岛电视台播出的录音警告说,如果哈立德
谢赫
穆罕默德被处死,基地组织将杀死他们抓获的任何一个美国人。录音还指控奥巴马在处理基地组织囚犯和阿富汗战争以及支持以色列的问题上步他的前任的后尘。
奥巴马政府目前正在辩论是在一家民事法庭还是在一家军事法庭审判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和他的合谋。
美以未解决定居点扩建争端
奥巴马没能说服内塔尼亚胡停止在东耶路撒冷的建设计划,美国认为东耶路撒冷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内塔尼亚胡说,耶路撒冷未成定局,而犹太人可以在耶路撒冷的任何地点进行建设。
曾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前外交官埃廷格说,“内塔尼亚胡总理面临的考验是向奥巴马总统证明,不仅他,内塔尼亚胡,不会屈从于压力,而且以色列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国家,是不会接受华盛顿主导的政策的。”
朝鲜军方再次向美韩两国发出警告
朝鲜军方 3月26日指责美国与韩国企图推翻平壤政权。并说,它准备动用核武器以粉碎敌人的挑衅。
朝鲜总参谋部在引述韩国《东亚日报》 3月19日的一篇报道后说,这表明了美国和韩国“一心想颠覆朝鲜体制的野心”。
《东亚日报》的报道说,来自美国太平洋战区、韩国国防研究机构以及中国的代表下月将在中国开会,讨论在平壤政权垮台后如何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
朝鲜总参谋部发言人表示,它将向任何企图推翻朝鲜政权的国家进行“令对方难以预测的打击”。
报道所涉及的美韩中三方迄今都未对报道内容予以证实。
朝鲜此前也曾威胁将对试图推翻平壤政权的举动进行核攻击。鉴于金正日目前的年龄与健康状态,这一问题变得更为敏感。
朝鲜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去年 11月开展的货币改革的失败引发了罕见的动荡不安局面。美国西东中心周三公布的一项基于朝鲜难民的调查显示,平壤政权在各方面都陷于国内民众的日益不满之中。
朝鲜军总参谋部:期待骤变是一种妄想
朝中社 26日报道称,就韩美中三国决定讨论朝鲜发生骤变事态可能性的媒体报道,朝鲜军总参谋部发言人表示,“期待发生骤变事态是疯癫者的痴心妄想”。
“这再一次明确地证实了美国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傀儡好战狂们丝毫没有同我国改善关系的念头,一直在谋划颠覆体制的阴谋,充满引发战争的野心。”
国内媒体此前报道称,来自韩国国防研究院和海洋战略研究所、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的安保专家们将在三国轮流举行会议,讨论朝鲜发生骤变事态的可能性。
美国:朝鲜具有出口全导弹系统的能力
美国家情报局( DNI)说,朝鲜是供应弹道导弹技术的最大出口国之一,“朝鲜过去数十年里,向中东、南亚、北非等地区出口了有关弹道导弹的技术、零部件、物资,以及全导弹系统。”
“朝鲜在继续开发、生产和布置射程距离更远、精密度更高的弹道导弹。并为了维持其导弹产业,不断从国外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朝鲜同伊朗、叙利亚缔结了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朝鲜从上世纪 90年代末开始向叙利亚秘密核开发计划提供了帮助,并具有能够出口核物质和技术的潜力。”
韩中日专家:币改失败后北韩只好改革开放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Kwon Gu-Hun表示:“当今北韩经济面临重要关口。从当前情况来看南北韩经济融为一体的可能性很高,所以要全面进行投资分析。”
中国北京大学朝鲜经济研究室主任乔禹智表示:“北韩最高领导层在此次货币改革的失败中明白再也无法控制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今后有望加速。”日本《产经新闻》评论员田村秀男分析说:“北韩目前利用总部设在香港的西方基金寻找出口资源的途径。北韩推行货币改革原本是为了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但结果以失败告终。”
三星经济研究所专门研究委员董龙升指出:“市场领域在北韩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所以受到外部经济变化的巨大影响。要解决问题,北韩就必须尽快通过开放同外部经济接轨。”
韩国纪念安重根殉国 100周年
韩国周五在首尔举行仪式,纪念当年因刺杀日本首相而被判处绞刑的安重根殉国 100周年。韩国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共2000多人出席了仪式。
安重根为抗议日本企图吞并朝鲜, 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刺杀了与俄罗斯官员会谈的时任韩国总监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安重根第二年被判处死刑,绞死于旅顺监狱。韩国总理郑云灿同时表示,将努力争取中日两国合作,找到安重根遗骸,运回韩国安葬。
日本政府向韩国提供殖民时期强迫劳动人员记录
日本外务省 26日宣布,已通过驻日韩国大使馆向韩国政府提供了日本殖民地时期被强迫劳动、未能领到工资便回国的朝鲜半岛出生者记录。据韩国外交通商部称,记录中的人数约为17.5万人。
美军太平洋司令认为中国两年后实战部署航母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维拉德 25日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示,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前后实战部署航空母舰。他还指出,中国发展了反舰导弹和卫星摧毁技术,提高了阻止他国在其周边展开兵力的能力,对中国不透明的军力增长表示了警惕。
维拉德说,“似乎反映出了挑战美国在地区内的活动、攻击包括美国的盟国在内的近邻国家的意图”。他还强调了美中对话与军事交流的重要性。
维拉德表示中国购买的前苏联制“库兹涅佐夫”级航母 2002年起在大连开始改装,“预计能在2012年前后完成部署并用于提高基本运用能力”。
关于中国的“反接近能力”,维拉德列举出以下几点:( 1)拥有60艘以上的潜艇,正在开发射程可达美国本土西部的潜射弹道导弹“巨浪-2”;(2)大量部署俄罗斯制Su-27、Su-30战斗机;(3)地对空导弹与反舰弹道导弹的性能有所提高。他还对中国的卫星摧毁与黑客攻击力表示了担忧。
关于战略性核武器,维拉德称中国拥有“射程几乎覆盖全球的核战力”,通过导弹发射车与潜艇移动核武器的能力也在提高。
10国驻华使馆兼办对日外交
凸显日中两国影响力差距
日本外务副大臣福山哲郎 25日在参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上表示,非洲的多哥等10个在日本未开设大使馆的国家通过在北京的驻华大使馆办理对日外交事务。福山还表示,由驻日大使馆兼办对华外交事务的国家则“一个都没有”。这一对比凸显了日中两国在国际影响力上的差距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中国为获得资源正在非洲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频繁向非洲派出政府要员;“与中国相比,日本在当地的存在感明显逊色许多”。
冈田克也外相在委员会上表示:“这也反映了这些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和日本的,令人遗憾。”中国在这 10个国家设有大使馆,日本则未设使馆。冈田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预算有限,并表示应该建立起相关机制,通过日本驻华使馆与这10个国家保持往来,对开设大使馆持消极态度。
美俄将公布新战略武器协议
美国和俄罗斯表示,一项新的战略武器协议将在两国总统进行磋商后正式公布。白宫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说,预计对话将很快举行。新协议将为奥巴马总统 4月12日和1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核问题首脑会议创造祥和的氛围。这项协议一度面临艰难的谈判,在参议院批准的过程中可能还将出现更多问题。
俄罗斯分析人士、《独立军事评论》副主编里托夫金说,有一些问题阻碍了协议的达成。里托夫金说,主要问题是有关核武器的确认、透明度和等量控制的问题。他还表示,另一个障碍无疑是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武器之间的关系。
新条约预计将把两国的核弹头储备削减到各约 1500枚。一些运送系统,比如导弹、轰炸机的数量也会受到限制。新条约还增加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削减武器的可能性。
莫斯科在谈判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表达了对欧洲中部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关注,这一系统是由布什政府提议的。俄罗斯担心这一系统会导致俄罗斯的进攻性武器失效,尽管美国保证说,该系统是为防御伊朗而设计的。奥巴马总统改变了提议中的该系统的配置,并把其中的组成部分移到了更靠近伊朗的地方。
在美国参议院通过任何一项条约都需要 67张赞成票。考虑到共和党人对任何限制美国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都持反对立场,美国谈判代表据称在这方面向俄方代表施加了不少压力。
俄罗斯外交大臣拉夫罗夫去年在日内瓦向克林顿国务卿保证说,俄罗斯同美国在防止核扩散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包括防止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扩散。
中石化承认有前雇员陷戴姆勒“行贿门”
“中石化国际” 26日承认,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被指向中石化一名员工行贿,中石化敦促中国政府收紧对违法外国公司的监管。
美国政府 23日指控全球汽车巨头戴姆勒公司,在1998年至2008年间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行贿数千万美元,从而换回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中石化也牵涉其中。
中石化公司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说,经核实,中石化国际原职工杜某,分别于 2002年和2003年在业务活动中涉嫌收受戴姆勒公司回扣款。
声明说, 2004年10月中石化纪检监察部门在发现杜某涉嫌受贿后立即进行调查,同年11月将杜某移交司法部门。
2006年9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书,杜某因受贿罪被判刑。
中国石化国际表示,案发后,该公司立即断绝与戴姆勒公司一切业务往来。
中国西南干旱导致贵州茅台停产
中国知名的茅台酒因为产地缺水被迫暂时停产,号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黄果树大瀑布也只剩下了一线涓流。
中国西南地区有很多地方从去年 10月就没有下过雨。
估计有 6000万人受到这次干旱的影响,农产业蒙受损失庞大的损失。
虽然贵州地区近几日略有降雨,但是雨量不大,官方说难以缓解旱情。
干旱地区的河流流量据称平均减少了 90%。
北京鼓励市区市民迁居郊区
北京市继续改造城区工程,并提出鼓励中心四个城区的旧城居民向郊区迁移。
北京的东城、西城、宣武和崇文四个城区均仍有不小的旧城区。
根据北京市宣布的方案,东城居民将向顺义迁居,西城居民迁往昌平,宣武居民迁往丰台和大兴,崇文居民则迁往朝阳。
但官员强调疏解旧城人口以自愿为前提,并对自愿迁居的居民提供房屋或补偿。
有居民反应迁居郊区最大的问题是上班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担心。
美国商会促中国防范保护主义
美国商会副会长薄迈伦星期四在北京说,商界在美中经济关系中起著关键的支持性作用。他同时敦促中国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因为那样不仅会扼杀就业机会,更可能威胁到两国的基本关系。
薄迈伦 (Myron Brilliant)将美中经济和商业关系称之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不过,他指出,近期中国在工业和自主创新政策方面的扩张正在抑制自由竞争和市场准入,并使中国经济偏离市场原则。
薄迈伦在北京的一个有关创新环境的论坛上说:“当我们临近美国国会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10周年之际,关于中国对待外国企业越来越不友善的担心也变得显而易见,且越来越强。”
他说,基于投资来源国的歧视性政策,以及以知识产权标准作为封堵市场准入的工具等做法,是和开放、合作、以及跨国创新的潮流相悖的。薄迈伦说,这样的政策不仅使得外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也会对中国在 2020年达到创新经济的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不仅美国的商业机构感受到中国人眼光中的异样,欧洲商界也同样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寒意。欧洲商会发布的多个报告称,中国的经商环境在恶化。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学者李成说,如果中国丧失了 90年代时树立起来的开放形象,对它的经济发展不利,也会对美中关系造成伤害。他说,过去美国的商界总是很认同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尤其注重于促进美中两国间的关系,而现在情况却有所变化。“最近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对中国批评最多的,不是来自美国的人权组织、或者担心中国会造成威胁的人士,而批评声音越来越多地从美国企业当中发出,包括最近的谷歌事件,或者其他一些企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损害到美中关系本身。所以说,这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的问题。”
中国环保能源需求大
眼光投向澳洲
中国最近 7个月,接连签署了从澳大利亚进口液化气(LNG)的合同,其价值共达到1200亿美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CNOOC)24日在北京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Queensland)煤气(CSG)开发企业英国BG集团签署了LNG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中国将从2014年开始在20年时间里每年进口360万吨,价值约达700亿美元的LNG。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LNG单一购销合同。
澳大利亚政府资源和能源部长弗格森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次签署 LNG供应合同后,澳大利亚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层气(CSG)LNG生产国家。以昆士兰州东部海岸为中心进行的CSG
LNG开发项目将获得更大动力。”
此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 PetroChina)去年8月与正在开发澳大利亚西北地区高更(Gorgon)海岸气田的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签署了在未来20年采购500亿美元LNG的合同。
彭博社指出,中国之所以如此积极确保 LNG是为了确保环保能源。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占据世界煤炭、石油、钢铁消费15至30%,但空气和水质污染正迅速恶化。因此随著中国政府建议使用环保的LNG,大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家庭和政府部门、工厂等的LNG消费大幅增加。
中国尤其从澳大利亚集中采购铁矿石和煤、铅等资源。
中国电力国际今年 2月与澳大利亚矿产企业“源库资源”(Resource
House)签约,决定在未来20年进口600亿美元的煤炭。中国钢铁协会则于去年9月和澳大利亚的Pos
tech金属签署了全面进口铁矿石的合同。
中国企业还以购买股份或兼并的方式确保资源。例如,兖州 (Yanzhou)煤业去年10月以购买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Felix
Resources)所有股份(约189亿元人民币)的方式收购了这家公司,中国宝钢于去年11月购买了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开采企业阿奎拉(Aquila)资源有限公司15%股份(2.9亿澳元)。另外,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于去年9月以11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企业FerrAus公司12%股份。
分析:中国出击寻找天然气
中国能源公司正在四处寻找天然气。本月,中国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天然气交易合同。
本周,中海油签署了一项 20年期协议,向英国天然气集团(BG)澳大利亚子公司购买并帮助开发液化天然气。如果按照当前每桶70美元的油价计算,这笔交易价值至少400亿美元。
在这笔交易前不久,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中石油 (PetroChina)与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联手以32亿美元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的Arrow
Energy,使得中石油得以扩大它的天然气储藏。
与中国的许多事情一样,天然气价格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称,中国天然气价格仅为国际平均价格的三分之一。他正呼吁对中国的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改革,并希望改革今年就能够开始。
尽管天然气目前仅占中国能源消费的 4%(其它国家大约为25%),但随著人们转向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对天然气的需求到2014年将增长一倍。
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批希腊、谈房价
朱民说,自己不认为希腊会破产,因为相比之下,希腊仍算是个小国。但目前为止各方并未果断采取行动,告知市场希腊问题可以解决。
朱民称希腊问题是个案,但它是冰山一角,并警告称财政问题可能波及西班牙和意大利;发达国家普遍的高负债可能在数年时间里令经济增长保持在低位。
他说,英国是脆弱的,美国也是脆弱的,因为未来两到四年时间里美国债务规模将增至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110%的水平,并在一段时间保持在这一高位。
朱民补充指出,这些政府试图将金融业的负担转移到后代肩头,现在他们发现没有人能救得了自己。朱民言中所指的是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为救助银行、推行刺激政策融资而发行的巨额政府债券。
朱民有关希腊问题的讲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中国是欧元资产的重要投资国。
中国共拥有约 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过其中有多少欧元资产尚不清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资产在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中约占三分之一。中国外汇储备中欧元比例可能较小,但外界普遍认为欧元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占据了相当比重。
朱民表示中国将增加进口,并说这样可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截止至 2月份,中国今年进口比上年同期增长63.5%,而出口增幅较缓,为31.3%。中国官员称,3月份可能会出现实际贸易逆差,尽管长期来看,中国的出口仍有望超过进口。
朱民称,迄今为止,中国恶性通胀迹象并不明显,但他警告称,需求强劲带来的价格压力堪忧。他说,中国 2月份2.7%的通胀率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波动引发的,而食品价格波动是由于天气恶劣及春节需求高企所致。
朱民承认高房价已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但他同时认为,中国购房者负债并不严重,因而,不会在中国引发系统性经济与金融危机。
近期标准普尔公司( Standard & Poor’s)发布了一篇报告称,中国新增贷款主要流入了各省基建项目,如地铁及排水系统工程,这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朱民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他说,中国沿海地区税收充足,足以负担债务。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这类工程通常由中央政府出资。
他说,只要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借贷的确投入到真实的项目中,就不会有问题。
朱民听起来对中国 2010年的经济增长前景感到乐观,他说,新增贷款放缓将防止过多流动性。
他认为中国主要担心的问题是 2010年之后会如何。他说,2011与2012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面对没有金融危机以来的大规模政府刺激措施,同时也没有发达国家强劲需求的局面。
人民币汇率困扰亚洲邻居
日本财务省次官野田义彦 (Yoshihiko Noda)上周提醒北京,“人们期待有一个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抱有这种期待的不仅仅是美国。”不过,野田义彦表示,旨在迫使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制裁“不可取”。
新德里方面也传来了类似的复杂信号。这表明,亚洲各国政府急于阻止中美爆发贸易争端,它们并不认为人民币盯住美元对于自身经济而言是一个紧迫问题,尽管在美国市场上,相对于中国产品,它们的出口竞争力正逐渐受到削弱。
日韩两国都秘密表达了希望与中国私下谈论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的兴趣。但经济学家表示,亚洲国家不像美国那么担心这一问题,这存在著一些原因。
中国迅速的经济增长(今年预计接近 10%),已使其成为亚洲地区的另一个需求来源──从去年年末开始,中国从其它亚洲国家的进口大幅飙升。此外,亚洲各国与中国在西方出口市场上的竞争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渣打银行 (Standard Chartered Bank)驻新加坡的亚洲研究部门主管许长泰(Tai
Hui)仔细研究了贸易数据,他发现,中国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口存在高度相关性,但与韩国和台湾的出口重叠性则明显要低很多。印尼与越南的出口产品也与中国存在明显差异。
第三,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在中国大陆建立了可观的制造业产能,这意味著它们正从中国的出口繁荣中分一杯羹。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 (FKI)官员Park
Chul-hwan)表示:“如果人民币升值,应该会削弱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原则上讲,这对韩国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但实际上这取决于有多少韩国企业在中国设有工厂,以及它们在中国的产出中有多大比例用于出口。”
人民币低估还刺激了对制造业设备的需求,从而间接惠及一些亚洲国家。这些设备是为了维持中国出口机器的运转。
荷兰国际集团 (ING)驻新加坡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蒂姆·康顿(Tim
Condon)表示,亚洲政策制定者意识到,人民币重新估值的影响很可能是有限且短暂的。
康顿表示:“有一种观点在亚洲很受追捧,我本人也认同:即中国政府重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其它(亚洲)货币也会跟着重估。”
中国拒人民币快速升值强调货币稳定
正在华盛顿访问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就象美元贬值一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他说,中国将逐渐改革货币政策,但不会屈服于外国的压力,让人民币快速升值。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当天也发表评论,希望中国政府能允许人民币升值。但他强调,美国不能强迫中国改变货币政策。
钟山向美方解释,人民币升值,未必能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 2005年到2008年,人民币升值了21%,但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继续扩大,每年增加20.8%;美元去年对欧元、日圆和韩元贬值,美国对这些贸易伙伴的贸易状况,并没有出现根本的改变。
美国穆迪经济网站研究员成旭从国际金融角度分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储蓄率,中国储蓄率高于美国,就会有贸易顺差,只要顺差相对稳定,币值也就相对稳定。日圆当年升值后,日本对美贸易依然长期顺差,储蓄率高也是一个原因。他引用官方统计说,美中贸易逆差近期逐渐缩小,人民币此时升值对美方可能不利。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财政部长盖特纳就人民币问题发表的最新评论透露出妥协的迹象。盖特纳说,他认为中国会自己采取行动,提升人民币币值,以纠正汇率偏差问题。他还说,“中国逐步推进,还是很有可能的。”
盖特纳的说法跟国会议员们最近在多个场合提出的要求中国立即升值人民币的说法截然不同,可能暗示,在 4月国际汇率报告中,财政部将不会认定中国是货币操纵国。
美国穆迪经济网站研究员成旭认为,美方的压力虽然升温,但将中国列为货币操控国的可能性不大,一是美国对华贸易正逐渐改善,二是以往的经验证明,贸易关税战肯定不会创造双赢的局面,双方有可能妥协。
成旭说:“我觉得中美政府可能都已经成熟到一定的地步,不应走到非常严重的贸易战,这是我的一个底线。我觉得,双方可能会做出一定的妥协,倒不一定是人民币升值,中国可能会增加在美国的采购、政府采购等等。”
参议员舒默等正在积极推动议案,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就向中国进口产品施加惩罚性关税。专家估计,议案年底可能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