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5-07-12
叙反对派称政府军屠杀近200人
叙利亚反对派活动人士称,政府军周四动用坦克和直升机在一个逊尼派(Sunni)村庄杀死近200人。
哈马一直是叙利亚起义活动的中心。一个月前,由于处境过于危险,联合国停火观察员被迫终止了在叙利亚的工作。这起事件是观察员撤离叙利亚之后发生的第一起大规模杀戮。
反政府活动人士还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叙利亚军队还在攻击直升机、火炮和坦克的弹药中添加了无制导集束炸弹。这种武器不区分目标,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扩大伤亡。
中方强烈谴责叙利亚哈马地区屠杀平民事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4日就叙利亚哈马地区日前再次发生屠杀平民事件答记者问说,中方强烈谴责任何残害无辜平民的行为,希望有关事件得到彻底调查,凶手得到应有惩罚。
菲律宾要求中国解释军舰南沙搁浅事
菲律宾政府14日要求中国解释为何一艘中国军舰在菲方声称主权的海域搁浅。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报道,7月11日19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艘护卫舰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意外搁浅,海军正在组织力量救援。
中国称,半月礁是其主权领土。
中国国防部称军舰南海脱浅将返航
中国国防部15日称,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搁浅的中国海军护卫舰已经脱浅。
国防部称,搁浅的中国海军560舰东莞号导弹护卫舰在当天清晨5时许"在救援兵力协助下自主脱浅成功"。
东盟地区论坛 柬老泰站在中国一方
12日至13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因成员国对声明中包含中国南海相关内容的问题存在分歧,而在没有发表联合声明的情况下落幕。与中国存在纠纷的越南和菲律宾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下推进了东盟层面的对中国谴责声明,但因柬埔寨、老挝、泰国等亲中成员国的反对而未获通过。
菲律宾和越南针对此次金边论坛准备了两项牵制中国的措施。其中之一是以2002年中国和东盟十国达成协议的《中国南海行动宣言》为基础,制定可以通过国际法强行禁止在纠纷地区动用武力的《中国南海行动准则》草案。
东盟十国从本月9日开始为就草案达成协议而举行工作会议,但在制定草案的问题上面临难关。菲律宾和越南认为,应该严格限制在纠纷海域主张主权的行为,但东盟地区论坛轮值主席国柬埔寨等国表示反对。
菲律宾和越南还主张将今年4月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发生的黄岩岛纠纷写入ARF联合声明,但也遭到亲中成员国的反对,无果而终。
为出席东盟地区论坛而于11日抵达金边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陆续出席了东盟外长会议和美中外长会谈,大力支持菲律宾和越南,但未能扭转局面。希拉里在东盟外长会议上将矛头指向中国称:"在中国南海纠纷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通过强压、恐吓、威胁、武力来解决问题。"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举行会谈时,希拉里也呼吁中国积极参与《中国南海行动准则》谈判。
据分析,东盟成员国出现分裂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援助外交"。杨洁篪在此次会议中提议创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海洋合作基金,并表示中方会出资30亿元人民币,目的是开发中国南海资源并开展搜救活动。日本《产经新闻》12日报道称,中国还对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做出提供援助、贷款、军事支援等承诺,发出怀柔攻势。
日本临时召回驻华大使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14日下令临时召回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后,丹羽15日上午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飞往东京。有意见认为此举是为了制约在尖阁诸岛(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强硬姿态的中国政府。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应召回国
日本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15日上午应召回国。
在北京机场出发时,丹羽在回答记者问这次临时应召回国是不是去说明中国渔监船侵犯日本主张的领海问题说:"我就是打算去说明状况的,什么时候回北京没定,但说完了话就必须立刻返回北京"。
周六在越南访问的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忽然说,为了解中国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问题上的动向,希望当面获得丹羽报告,决定临时召回丹羽,一两天后就返回北京。
这个临时召回驻华大使的外交动向,不仅立刻成为日本传媒纷纷报道的新闻,而且日本传媒还报道中国官方媒体也在周六晚迅速报道了消息,显示中方的重大关注。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内也出现了更迭丹羽意向。
传媒较普遍指出,外务省此举是了钳制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趋于强硬的态度。
15位专家学者的修法建议书
6月24日,15位法学、人口学专家学者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了一场研讨会,就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草拟修法建议书。7月5日,由这15位专家联名签署的建议书正式寄送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纽约时报中文网选登部分学者在会上的发言,以期激发更多有建设性的讨论和建议。
调查:中国网民不认同本国制度;社会组织缺失
一份《中国网民的政治与社会认知》的网络调查结果说,中国网民普遍认同民主、三权分立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普遍关心政治但公开表达者有限,社会缺乏组织;大多数人认为腐败非常严重。
湘潭大学政治学者、李开盛副教授在学术思想网站共识网上公布的调查报告说:真正决定中国未来的,不是或主要不是少数精英的思想,而是大多数普通国人对于这个国家与社会的认知。
此次调查从4月13日开始,5月13日结束,以网上问卷方式进行,共得到样本4697份。
在"基本政治认知"部分,受访者最认同的政治人物前五位依次是周恩来(36.13%)、华盛顿(35.64%)、胡耀邦(34.68%)、邓小平(30.79%)和林肯(23.91%)。最不认同的五位则依次为希特勒(49.41%)、斯大林(46.54%)、金正日(45.54%)、毛泽东(41.84%)和卡扎菲(24.19%);最具争议的人物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其认同率和不认同率分别是不相上下的12.88%和12.45%。
关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而是更偏好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最受认同的国家前五名依次为美国(71.98%)、瑞典(32.38%)、英国(30.76%)、德国(28.81%)和新加坡(27.51%)。最不受认同的国家依次为朝鲜(73.62%)、中国(54.12%)、伊朗(32.38%)、越南(11.33%)和巴基斯坦(11.16%)。
中国"破八" 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恐熄火
近几年在中国广东省因大量农民工返乡而一度出现民工荒,但进入今年以来却发生了完全相反的情况。化学、钢铁等领域的出口订单同比骤减30%至40%,工厂招聘岗位减少,引发了就业难。在深圳经营一家电池生产企业的郭先生说:"已没人再说'民工荒',迅速上涨的工资也在回落。"
中国经济亮起了红灯。中国13日公布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6%,自2009年第二季度后时隔3年跌破8%,这意味着世界经济的最后桥头堡中国也开始出现动摇。中国第二季度增长率比第一季度(8.1%)下降0.5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六个季度下降。7.6%的增长率与市场预期7.6%至7.7%持平,因此当天并未对世界股市等金融市场产生冲击。但有人担心说,如果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有可能硬着陆。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因为受欧债危机余波影响,出口减少、投资和消费也同时萎缩,拉动经济的三大增长引擎全部减弱。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9.2%,比2010年的31.3%和2011年的20.3%大幅下降。
和出口一起被视为中国经济三大增长动力的投资和消费也明显减少。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同比(25.6%)下降5.2个百分点。消费也陷入低迷,上半年消费增长14.4%,比去年同期(16.6%)下降。
有分析说,中国经济陷入了结构性危机。过去中国经济得益于年均增长近30%的高投资增长率,维持高速增长。但如今作为投资主体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无力再加大投资。今年上半年国营企业和社会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3.8%和4.4%,远低于平均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经济学者指出:"中国经济保持9%以上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落幕。"
也有不少人乐观预测,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已触底,下半年将再次恢复8%的增长率。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张智威表示:"今年5月以来,新增贷款增加,电力用量也呈增加趋势,积极因素比负面因素更多。"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资低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考虑到权力交替期社会可能会陷入动荡和通货膨胀,加大了对楼市、土地等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国家发改委正在陆续批准地方政府的大型投资项目,因此下半年经济将加快复苏。"
也有人认为,中国为刺激经济将出台新一轮经济扶持政策。《金融时报》报道说,专家们认为,中国政府即将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扩大财政支出。但《金融时报》补充说,中国政府官员们强调,不会采取像2008年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一样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