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说 明
广 告
免费下载
联络我们

0711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10 11

0611 新闻档案
01 02 03 04~05 06 07 08 0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

强烈推荐

The Rose_by乱

我的祖国_by菱角

荐读

债务负担拖累美欧经济复苏

美国正经历大萧条以来最疲弱复苏

 

 

 

 

 

 

 

 

 

 

 

 

 

 

 

 

 

 

 

 

 

 

 

 

 

 

 

 

 

 

 

 

 

 

 

 

 

 

 

 

 

 

 

 

 

 

 

 

 

 

 

 

 

 

 

 

 

 

 

 

 

 

 

 

 

 

 

 

 

 

 

 

 

 

 

时事经纬

11-07-11

美国冻结对巴基斯坦8亿美元军援

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戴利表示,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是非常复杂,在世界上所处的环境也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由于美国采取突袭行动击毙本拉登,巴基斯坦的政界感到很痛苦,奥巴马总统对这一点感受强烈,但是美国并不感到遗憾。

戴利指出,“我们将暂停美国纳税人承诺给巴基斯坦的财政援助,直到我们解决这些困难。”

《纽约时报》10日报道,为了对巴驱逐美国军事训练人员进行惩罚,同时施压巴军方加大打击武装分子的力度,奥巴马政府决定停止对巴基斯坦大约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美国目前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大约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美军最高官员敦促美中安全合作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迈克 马伦星期天说,华盛顿政府致力于维持其在亚洲的军力,美国和中国必须通力合作,以确保区域安全。

马伦上将在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访问之际发表上述讲话。与此同时,北京政府正在和菲律宾和越南就南中国海领土主权问题激烈争论。马伦说,华盛顿当局担心,有关这个资源丰富的海域争端会发展到失控的局面。

马伦随后在北京著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对学生们表示,美国现在是,今后仍将是太平洋地区一股重要的力量。但是他说,美国和中国共同面的区域和全球挑战是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不应该由于两国之间的误解而受到阻碍。

马伦上将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他想不出还有那个地方能比美中之间有更多的事务等待完成,并且能有更多的收获。他说:“毫无疑问的,这个生机勃勃的区域正在壮大,中国日益增长的势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实在亚洲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就共利的精神而言,重要的是,必须强调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著美国的衰退。”

马伦上将本星期将访问两个中国军事基地。他谈到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本国军队现代化的努力。他说:“从历史上看,当国家在发展时,这些国家通常会对他们的武装部队进行投资,这个地区也不例外。但是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必须伴随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合作;同样重要的是,要有更大的透明度。没有这些,你们地区的军力扩张不仅不能带来更大的安全和稳定,反而可能产生反效果。”

马伦上将计划于星期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中国副主席习近平、国防部长梁光烈及其他官员举行会晤。这个星期晚些时候,马伦上将访问北京郊外的中国军事基地。

马伦上将说,他将和中方讨论陷于僵局的朝鲜核裁军谈判、台湾问题、美中关系、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以及其它问题。

越南开始取缔反华游行 外媒雇员被警方带走

越南警方10日在首都河内的中国大使馆附近带走了十多名试图就南海主权问题举行反华抗议游行的市民,在现场采访的日本等外国新闻机构的共3名越南当地雇员也被带走并一度遭到拘留。

越南通常严格限制示威游行,但此前政府已对连续五个周日的反华游行采取了默许态度。不过最近政府开始加强管控,禁止示威者靠近中国大使馆,10日当天态度转为强硬。

中国和越南的关系近来日趋紧张,越南特使副外长胡春山6月25日在北京和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了会谈,一致同意在和平解决问题的同时,防止出现损害两国国民友好和互信的言行。有意见认为,越南方面在此后开始取缔反华游行。

澳碳排放税计划公布各界反应不一

澳大利亚的碳排放税计划将于2012年7月1日起生效,这一方案对占该国排放量三分之二的500家企业收税。这些大公司每年的排放量至少25,000吨。

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表示,每吨碳排放量将被征收23澳元的税。2015年,澳大利亚将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

尽管如此,农业、林业和土地等领域的公司不在征税的范围内;钢铁、煤矿和电力公司也将得到一定的赔偿。

澳大利亚广播电台报道称预计这个计划的实施将导致该国消费物价平均上涨0.7%。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80%的电力由煤炭提供。

欧盟官员或讨论允许希腊部分债券违约

欧洲领导人可能讨论一项新的希腊援助方案,允许希腊部分国债违约。

据报导,欧元区财政部长可能在周一的布鲁塞尔会议上讨论上述方案。

报导称,该方案还可能包括欧洲贷款方降低希腊救助贷款利率和广泛的债券回购条款。但据报导,欧洲官员告诫称,新方案的讨论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一策略可能不会被采纳。一位参与谈判的高级欧洲官员表示,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两方面的行动来减轻希腊债务负担。

奥巴马与国会领导人减赤谈判破裂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会领导人周日晚间围绕赤字削减方案的谈判在持续仅90分钟后即告破裂。

目前尚不清楚谈判是否在赤字削减方案的框架方面取得了任何进展。该方案旨在为美国国会批准提高债务上限铺平道路。

此前,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助手们均指出,此次会议对美国政治领导人达成相关条件至关重要,这些条件将被附加在提高美国14.29万亿美元法定债务上限的议案上。

中国6月贸易数据显示经济放缓

根据周末发布的一系列数据,6月份中国贸易数据进一步证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放缓,即便其通胀达到三年高位。

这些相互矛盾的数据,将使中国政府的努力进一步复杂化。北京方面希望一方面保持快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对付已在国内引发不满的价格上涨。

6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19.3%,比5月份28.4%的同比增幅大幅放缓,而且远低于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

显示中国工业活动正在放缓的迹象之一是,6月份关键大宗商品(如原油、铝和铁矿石)的进口均出现环比下降。原油进口降至八个月来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5%。同时尽管铜进口在6月份有所反弹,但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

由于担心价格上涨失控、引发严重社会不安定,中国政府一直在试图对快速增长的国内经济轻轻地踩刹车。

北京方面在上周六发布了6月份通胀数据,比原定发布日期几乎早了一星期。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这是自2008年6月以来的最快上涨。

食品价格是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6月份同比上涨14.4%,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猪肉是中国人最普遍食用的肉类。

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

为遏制通胀,中国央行在过去八个月期间5次上调基准利率(最近一次是在上周四),而且自2011年初以来6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一些分析师担忧北京方面可能在收紧货币条件和抗击通胀方面做得过火,从而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

但是,中国总理温家宝上月表示,他有信心认为,政府能够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遏制快速的价格上涨。

多数经济学家预期,随著北京方面的收紧政策开始奏效,中国通胀将在本月见顶,然后在下半年开始回落。

人民币升值 中国出口优势不降反升

在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一年多后,中国现在成了一个比以往更大的出口强国,这不仅使它作为贸易大国的主导地位有所增强,而且让别国从中国手里争夺制造业工作机会的努力也变得日趋复杂。

中国6月出口额1,62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出口额8,740亿美元,双双创出历史记录,较去年同期大涨近20%。尽管欧美等关键市场陷入经济困境,日本又出现供应链中断问题,然而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依然实现了惊人的出口增长,这势必会导致美国和其它国家进一步对北京方面施压,要求人民币继续加快升值步伐。

备受关注的中国贸易顺差6月扩大至220多亿美元,远远高于5月的130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在实现20国集团的全球增长再平衡这一目标方面缺乏进展。不过,中国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顺差减少了18%,反映出中国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增加了对原材料的购买,这使得进口额的增长快于出口额。

尽管对中国制造商而言,成本不断上涨,但中国的出口表现依然强劲。中国制造商正在努力应对三年来的最高通胀率、政府导向型的工资增长以及大约13个月里兑美元升值超过5.5%的人民币。在这段时期内,人民币兑其它主要货币依然走弱。

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数据供应商世界贸易信息服务股份公司的资料显示,自从2010年6月中国开始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后,在对全球最大市场的出口方面,中国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是有所增加的。

包括美国国会议员在内的中国批评者说,人民币被低估有利于中国出口商,这不公平。美国以及很多中国经济学家说,人民币被低估阻碍了中国向更多依赖国内需求、较少依赖国际贸易这一经济模式的转型。

中国如何适应不断上涨的国内成本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有着重大影响。亚洲、拉美和非洲国家目前正想方设法争夺那些转自中国的低薪就业机会并从中获益。

虽然有证据表明一些国家在服装和鞋类等领域从中国那里抢夺了市场份额并获得了微小收益,但中国目前正保留著自己的优势,这不仅源于其供应链的强大实力,还因为中国企业正将生产不断转移到劳动力较便宜的内陆市场、给工厂装配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及向制造电子产品等高价值产品进军等。

据世界贸易信息服务股份公司数据,截至今年4月份的12个月里,美国18.9%的进口额来自中国,高于前面12个月期间的18.5%。在金融危机重创全球贸易之前的2007年,美国16.4%的进口额来自中国。

截至今年4月份的一年里,中国占欧盟进口额的18.4%,高于前面12个月里的17.7%,也高于2007年的16%。

自去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欧元贬值11%,增强了中国对欧洲客户的吸引力,因为它使中国商品在欧元区卖得更便宜。人民币对欧元走软,还有助于中国在往美国等市场出口时击败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

中国的出口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后削弱。中国的决策者希望,国内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人民币走强,最终将有助于引导经济体更多地为国内消费者生产,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但经济学家说,这样一种转变可能需要耗时二三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