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0-07-11
债务负担拖累美欧经济复苏
美联储离结束其帮助美国经济复苏的一项重大举措的最后期限只剩几天的时间了,但这项措施基本未能解决本质问题:美国政府和个人仍然负债累累。
放眼全球,各国政府和家庭无力减轻债务负担的现实继续给西方经济体以及个人的财务状况蒙上了一层阴影。今天,美国消费者比五年前背负更多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债务,美国的预算赤字还在恶化。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继续砸进数十亿欧元,为的只是能避免希腊破产。
债务负担过重的后果有可能在今后几年以各种形式渐渐表现出来:经济增长不均匀;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干预(比如上周石油消费国决定向市场释放战略石油储备);金融市场频繁动荡。
逆转债务堆积的趋势,需要削减贻d支;增加收入并促进经济增长;应对通胀。但目前的现状是,工资增长停滞;构成债务问题主要原因的房价却仍然在下跌。
与此同时,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了:企业不愿雇工或投资,因为他们知道消费者囊中羞涩;银行则宁可守著现金也不愿放出新的贷款。
通常衰退过后只要降低利率就能让经济增长回到正轨。可这一次仅仅这么做就不够了。中央银行推出的举措短期内提振了金融市场:股价上升,利率大幅降低。但央行却没有办法让政府和个人逐渐削减债务。
事与愿违的是,借贷成本的降低使个人和政府并不急著采取措施改变他们的消费和储蓄习惯。
财富管理公司投资级债券研究总监拉斯特说,由于偿还债务并不容易,你得适应这样一种情况,即市场做出调整且经济重新企稳需要很长的时间。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Carmen Reinhart说,过去几次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想要完全甩掉债务负担平均需要七年的时间,危机发生后的头三年负债比率不会显著下降。
莱因哈特仔细研究了二战以后15次金融危机的情况,发痕7b其中七次都涉及双底衰退(W)。
莱因哈特说,如果因为房价下跌,你的按揭贷款住宅已经是负资产了,那么因油价上升而造成更多负债,你对此的感受肯定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自2008年秋天以来,各国央行和政府多次尝试降低债务减缩造成的冲击。美国推出的举措包括被称作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本质上讲,这是美联储通过印钞购买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联邦政府也已经推出了好几轮刺激计划。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也采取了量化宽松的做法。
按照计划,本周美联储将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自去年秋天以来美联储通过本轮量化宽松已经向金融市场注入6,000亿美元的资金。如果算上2008年8月后推出的第一轮量化宽松,美联储已经总计向市场注入了大约2万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信用卡、车贷以及其它非抵押贷款债务的总额比10年前高出37%。这一数字较2008年9月创下的最高记录2.6万亿美元下降了6%,但债务总量的下降主要是在金融危机出现后的头12个月内发生的。过去一年,消费信贷大致保持在2.4万亿美元的水平。
摩根大通汇编的数据显示,近23%的抵押贷款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与此同时,据美联储数据,未偿付的抵押贷款债务总额高于五年前,约为9.9万亿美元。其结果就是消费者更难申请房屋净值贷款、也更难出售房屋。
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不能取代私营部门自愈的需要。当前经济仍然难以在不借助经济刺激的情况下实现增长,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财政状况的前景也在恶化。IMF透露,美国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今年将达到100%,2007年这一比率还只有62%。
欧洲主要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在恶化。今年德国债务对GDP比率预计将达到80%,高于2008年65%的水平。法国的这一比率也将从64%上升到88%。
国会预算办公室上周预测,相对于经济规模来说,政府债务的规模将达到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前的经济环境和上世纪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出现的所谓“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经济的上下波动没有这么剧烈。当时经济复苏的能力较强和信贷市场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有著很大的关系。失去这个缓冲机制带来的好处,经济增长的波动将会加大。
不均衡的经济正表现为市场情绪的剧烈波动。这一点在短期债券市场最为明显。这种情况肯定会让市场时好时坏。
另一个影响是,相比正常情况,超低利率持续的时间可能会长得多。自1995年以来,日本实际上一直在实施零利率政策。大萧条期间,美联储在1934年将贴现率降到2%以下,并一直维持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
历史证明,当人们负债累累时,大家停止借贷,利率将在长时间内停留在超低水平。所以就别去想投资债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