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2-04-11
前总统巴博被捕 科特迪瓦僵局打破
周一,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Laurent Gbagbo)在其住地被效忠总统当选人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的部队逮捕。
法国和联合国部队在周一逮捕行动中有多大程度的参与要到逮捕的细节公布后才能得知。巴博的许多支持者指责法国领导了这场突袭并将仍担任总统的巴博交给了他的政治对手,他们说法国实际上是在书写其对西非国家殖民统治的新篇章。
瓦塔拉的发言人Sogona Bamba-Arnault在巴黎说,法国士兵、联合国和我们的部队与巴博的部队发生了激烈冲突,在巴博的所有重型武器被摧毁后,他已无力抵抗,我们抓了他。
当地电视台播放了巴博的一段画面,身穿印花衬衫的他走进瓦塔拉在首都阿比让的住地高尔夫酒店(Golf Hotel),显得精疲力尽。巴博和他的妻子与儿子被带进了酒店。曾做过历史教师的巴博拒绝承认11月的选举结果,导致科特迪瓦爆发内战。
瓦塔拉政府的总理索罗(Guillaume Soro)在电台讲话中说,他的政府会重建一个统一的国家。他说,科特迪瓦人民,擦干你们的眼泪,噩梦结束了。
巴博被捕给瓦塔拉带来了一系列艰巨挑战。首要挑战就是停止流血冲突并致力于国家和解。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高级官员的瓦塔拉还要尽快开始重建科特迪瓦这个非洲主要经济体和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国。
此外,瓦塔拉还要应对来自人权组织和他本人支持者的压力,他们希望瓦塔拉扣押巴博,让巴博听候可能在海牙国际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n The Hague)对他提起的诉讼。
周一晚,瓦塔拉发表电视讲话说,他会要求他的司法部长启动针对巴博、巴博的妻子和部分助手的司法程序。
他说,他们会得到有尊严的对待,他们的权利会得到尊重。
巴博2000年被选为总统上台后,科特迪瓦经历了两年的内战,尽管冲突在2002年正式结束,但该国仍处于分裂状态。
2002年,反抗武装威胁要推翻巴博,法国向科特迪瓦派驻了数百名士兵。法国这支部队名为独角兽(Licorne),他们帮助恢复了和平,但并未镇压反抗武装。
利比亚反政府拒绝非盟停火计划
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临时政府拒绝了非盟提出的停火计划,因为它没有满足让卡扎菲及其儿子立即放弃权力离开利比亚的基本要求。反对派全国委员会主席穆斯塔法星期一在班加西与非盟领导人的代表会谈后表示,卡扎菲一个多月来一直对国际社会要求保护平民的决议置之不理。他说,反政府武装要么像被亲卡扎菲军队打死的人一样牺牲,要么取得胜利。
非盟官员说,除了立即停火之外,该计划还呼吁利比亚反对派同政府举行谈判,保护利比亚的外国公民,并向利比亚平民提供人道援助。
非盟代表表示,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已经在上周末的会谈后接受了这一计划。
但穆斯塔法表示,现在斡旋为时太晚了。他还对记者说,在会谈中反对派提出卡扎菲依靠从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招募的外国雇佣兵,其中来自安哥拉的雇佣兵最多。
日本将核事故严重程度提升到最高级别
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已决定将一个受损核电站的危险程度从5级提高到国际标准中最高的7级。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星期二做出的这项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级别提高到了与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溶毁事故的同一水平。
这个事故不断的核电站星期二再次发生火灾,但有报导说,火灾很快被扑灭。日本政府扩大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的疏散区域,原因是自从上个月发生海啸以来,这一地区的高水平辐射一直在蔓延。星期一,日本东北部发生几起强烈余震,造成2人死亡,并导致福岛核电站暂时失去电力供应。
东电高管称福岛核事故或超切尔诺贝利
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1/04/7498.html
东京电力公司原子能及选址总部部长代理松本纯一12日发表看法称,福岛第一核电站“还没有完全停止释放放射性物质。我担心释放量堪比切尔诺贝利,甚至更多。”
缅甸担忧中国影响力
2010-11财年,中国对缅甸投资100亿美元,占到该国所有外国投资的三分之二,不仅令西方政客们担忧,也让缅甸自身忧虑。
一位缅甸分析师表示:“中国拥有控制缅甸的宏大战略,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如果东部沿海地区出了事,它们必须拥有通往西方的渠道。”
揭秘网站维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外交电报显示,2009年,缅甸政府与美国驻仰光外交官接触,提议加强双边经济关系,以“缓冲中国的主导地位”。
这些电报详述了一位“人脉广泛”、作为政府非正式特使的缅甸商人的提议。2009年9月的一份电报中写道:“在被问及(缅甸政府)为何急于与美国改善关系时,(消息人士)肯定地回答道:是因为中国。(缅甸)高层真的不愿意过于依赖一个宗主般的邻国,他们希望美国可以发挥缓冲作用。”
在与缅甸方面会晤期间,美国国务院正在全面评估其对缅政策。美国对缅政策包括禁止美国公民或企业在缅甸从事大部分经济活动的全面制裁,以及只与缅甸保持最低限度的外交联系。
美国在同年11月发表的评估中总结道,美国应该继续制裁缅甸,但应该增加更高级别的外交联系。
正如电报所转述的那样,上述决议符合特使传达的如下信息:缅甸政府预计美国短期内不会取消制裁,但希望提高两国外交联系,并安排高层互访。
美国参议员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一向认为,美国对缅甸的制裁,使得中国可以在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施展拳脚。韦伯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他在电报发出前一个月访问了缅甸。
智库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在上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制裁使得缅甸与西方断绝了经济和外交上的联系,从而推动该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更接近中国。”该报告称,这并非缅甸“传统或与生俱来的外交立场”──缅甸夹在中印两国之间总是感觉不自在。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缅甸问题专家肖恩·图内尔(Sean Turnell)表示:“中国人的兴趣几乎完全集中于采掘业,这往往很难让缅甸其它经济领域受益。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中国人的投资与缅甸经济转变有任何关系──缅甸只是在提供廉价资源。”
美国驻仰光外交官发回的电报验证了以下看法:已经下台的将军们觉得缅甸输了。
在2010年的电报中,美国外交官报告称,在缅甸北部克钦(Kachin)修建的水电项目遭到民众反对。该项目是由缅甸的亚洲国际有限公司(Asia World Co)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CPIC)合作实施的,1.5万人将因此被迁移。
电报称,当地维权人士向中国政府、而非缅甸当局(这很能说明问题)递交了一份由逾4100名反对者签名的请愿书。这是在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上7座拟建大坝中的第一座。但不管怎样,大坝仍在继续建设中。
奥巴马同时换三名“中国通”意图何在
奥巴马政府同时更换了美中外交的三名核心人士,这是否预示著美国的对中国外交将发生变化?
三名核心人士分别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亚洲事务特别顾问杰夫瑞-贝德、国务院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驻中国大使洪博培。他们分别在白宫、政府、现场负责奥巴马的中国相关政策。
《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同时更换三人是为了遏制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崛起的中国的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
《纽约时报》10日援引美国政府高官的话报道说,一度传出辞职传言的贝德将到布鲁金斯学会工作,NSC负责亚洲事务的丹尼尔-罗素将接任他的职务。贝德从1979年美中建交时开始就一直负责中国问题,罗素曾任美国驻大阪、神户总领事,精通日语,是个“日本通”。
最近国务院负责中国问题的斯坦伯格辞职后,国务院东亚太事务实际上由同样是“日本通”的助理国务卿康贝尔接手。
有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对负责中国问题的官员进行大换血是为了就安保、地区、经济、人权等与中国发生摩擦的各种重要问题,向中国传递“美国重视传统友邦”的信息。美国决定从今年开始与日本、印度定期举行旨在讨论安保问题的三方战略会谈,采取包围中国的战术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日本央行担忧灾后心理恶化影响经济
日本银行12日公布了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不久3月14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议事要点。政策委员一致认为“企业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心理恶化可能会对日本的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决定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委员们都认为经济和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数名委员指出震后股价和长期利率出现了下滑,担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摆出规避风险的姿态”。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好转
受德国和美国经济复苏的拉动,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调高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
OECD11日公布二月份经济数据,先期综合指数增长至103.2点,比一月指数高出0.2,明显高于长期平均值100点。
OECD说,美国和德国显示出明显增长势头,法国和加拿大经济也有望恢复发展势头。
七大发达经济体和欧元区经济体二月份的经济数据都呈现明显好转,分别为103.5点和103.4。
OECD说,英国的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但保持平稳,意大利经济则出现颓势。受日本三月份发生大地震的影响,OECD没有公布日本经济前景数据。
OECD对非成员国中国的跟踪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可能会适当放缓。
中国贸易逆差将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中国证券报》周二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第一季度出现的贸易逆差将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因为中国央行将不必被迫购买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并大量投放基础货币。
该报表示,第一季度贸易逆差一定程度上由季节性因素导致,并将奠定全年贸易顺差收窄的格局,从而使中国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该报称,国际收支的变动能够减缓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资金流入,使汇率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强。
文章表示,如果未来中国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或顺差大幅减少,也可能预示货币政策最紧时期接近尾声。
周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
IMF:全球经济平稳复苏
IMF预计,今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4.4%,明年增长4.5%。发达经济体将继续从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当前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危机前的趋势线。
IMF表示,虽然西欧主权债务问题和中东及北非的政治风波增加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但它目前对自己的最新预测比去年10月作上次预测时更有自信。“复苏的自我维系性增强,发达经济体的双底衰退风险已经消退,全球经济活动似有重新加快之势。”
IMF甚至就近期粮价上涨发表了乐观言论。该机构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近期收成良好,以及涨价导致全球食品供给增加,应能缓解相当大部分冲击。
但IMF表示,日本和中国等拥有巨额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在中期需求再平衡方面进展甚微,仍然过度依赖于出口。
另一方面,美国等富裕经济体有必要采取更加可信的财政巩固计划,以防人们对他们的资产失去信心,并导致长期利率上升。白宫周末表示,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将于周三提出一项计划,目标是在中期内使美国财政状况恢复平衡。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表示,20国集团(G20)成员国在减轻失衡方面的合作,比起危机期间出台紧急措施时困难得多。“G20内部的谈判进程如今困难得多,各国都有各自的议程,而这些议程并不总能相互配合。”
巴西、哥伦比亚、南非和土耳其等经济体的汇率面临上升压力,而中国等其他新兴市场出于竞争原因仍在继续压低本币汇率。
IMF:全球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4.4%
IMF周一表示,随著经济复苏面临新的风险,加上应对现有问题的微弱举措使实现全球需求再平衡变得更加迫切,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应该会放缓至4.4%。
IMF在其年度《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称,原油供应中断风险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蔓延至欧洲核心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两大威胁。
IMF警告称,除非美国开始认真地整顿其财政状况,中国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且欧洲和新兴经济体实施广泛的经济结构调整,否则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将难以取得进展,全球经济复苏的根基将愈加脆弱。
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有形风险之一是欧洲当前的债务、赤字和增长危机。IMF称,欧洲的官员必须进行严格的银行业压力测试,并对金融业进行重组。
IMF还称,美国政府尤其需要起草一份可信的中期债务和赤字削减计划,如若不然,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会上涨,影响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
IMF:中国资产泡沫可能破裂
IMF周一称,中国大陆和香港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及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
IMF称,相对于中期基本面状况而言,人民币似乎仍被严重低估。
IMF就中国经济面临的中期风险发出异常严厉的警告,呼吁中国及其他快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体上调利率以缓解经济过热的压力,同时再次呼吁中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IMF警告称,虽然中国的汇率政策提振了国内经济,但若中国不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中国的汇率政策有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
IMF称,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贷膨胀和资产价格涨势令人不安。中国大陆和香港目前的信贷仍在高速增长,对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急速回落及其影响的担忧正日渐加剧。
虽然中国及其他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可能会在短期获益,忽视初现萌芽的经济过热压力,但如果政府相关部门不及时采取行动,将会为未来的硬着陆埋下隐患。
IMF称,尽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失衡现象近来有所缓解,但事实上,贸易再平衡所取得进展甚微。
IMF还称,随著外部需求的回暖以及财政刺激措施被解除,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地区的对外贸易顺差将再度扩大,特别是在中期内,中国的贸易顺差所占比重将尤其之大。
IMF称,由于中国及其他亚洲经济体一直不愿让本币大幅升值,其他汇率弹性更大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拉丁美洲)的货币在全球贸易再平衡的过程中承担了过大的冲击。
IMF称,虽然美元较2007年水平降低了5%左右,但相对于该国中期基本面而言仍然相对较高。
IMF在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恢复全球需求平衡仍是中期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问题。
IMF还对中国消费者价格涨势提出警告,预计中国今年通货膨胀率可能达到5%,超过政府官方目标4%,也高于IMF去年10月时预计的2.7%。
IMF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预期维持不变,预计今年GDP增长9.6%,2012年增长9.5%。
经济学家:中国应能避免日本式经济困境
IMF两名经济学家称,中国应该能避免日本1985年以来出现的经济困难,这得益于中国能控制人民币的升值步伐。
IMF经济学家Joshua Felman和Daniel Leigh在将中国与日本“失去的十年”进行比较后称,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是浮动汇率制度,但中国能够管理其货币的升值速度,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对资本流动的管制。
两位经济学家表示,两国在汇率制度方面的差异应该能帮助中国避免日本曾出现的本币大幅升值情况,他们还将此作为中国应该能避免日本经济困境的三大因素之一。
IMF下调美国2011年经济增速预期
IMF在周一发布的年度经济展望报告中对美国经济的表态非同寻常地严厉,将美国2011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8%,并警告称美国的债务问题可能削弱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
IMF表示,如果美国政府不能迅速制定可信的中期计划削减巨额债务及赤字,美国可能会再度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震中。
IMF称,解决这一问题十分紧迫。
IMF称,虽然美国国债收益率短期内全面上升的可能性很小,但市场对于政府债务融资能力的担忧加剧,这意味著债券收益率(尤其是风险溢价)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威胁到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
考虑到新兴市场对美元的风险敞口,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将尤为严重。
奥巴马政府去年向G20承诺到2013年将美国赤字规模削减一半,兑现上述承诺将要求美国政府在2012-2013年间削减相当于GDP约5%的赤字。IMF称,实现上述目标将存在困难,在经济增长低迷和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此外,IMF还表示,美国在G20会议上的另一承诺也很可能无法兑现,即到2016年使债务占GDP的比率企稳。IMF预计,到2016年,这一比率将由目前的72%左右升至110%以上。
不过IMF预计今年美国失业率将降至8.5%,2012年将降至7.8%。去年的失业率为9.6%。
IMF还淡化了美国的通货膨胀风险,称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并不会升高太多。IMF预计今年美国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整体通货膨胀率为2.2%,2012年将降至1.6%。
IMF称,如果原油供应不意外出现严重短缺,欧佩克应当能够利用其尚未启用的闲置产能来抵消目前部分原油供应中断的影响,从而平抑油价。
美联储副主席:不急于紧缩银根
Fed副主席Janet Yellen周一表示,短期内Fed不太可能被迫加息,因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对美国通胀形势的影响应该是暂时的。
她表示,石油、粮食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似乎不太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持续影响,也不太可能破坏经济复苏,因此在她看来,也不需要大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Yellen是一直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忠实拥护者。
Yellen表示,Fed手中握有各种政策工具,能够更好地应对通货膨胀,避免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发生的工资和价格螺旋上升的局面。
她还表示,尽管食品和汽油价格的上涨已经推动短期通胀预期大幅攀升,但调查和金融市场数据显示,人们对Fed在中长期内控制物价的能力充满信心。
Yellen称,未来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应会大幅减弱。
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美国2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1%,1月份为上升1.6%。3月份数据定于周五公布。
对于美国经济,Yellen表示,美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反弹。汽油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减少支出、企业减少投资,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速。
Yellen称,Fed在密切关注物价走势的同时仍可以继续坚持包括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在内的宽松货币政策。
她表示,如果上述国债购买计划在6月份结束,预计金融市场债不会作出太大反应,因为市场对此已有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