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经纬
14-11-2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沙地带约有一百万儿童,其中多人失踪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表示,加沙地带约有一百万儿童,其中许多人失踪或被埋在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中。
“对于加沙的一百万儿童来说,飞地内没有安全的地方……许多儿童失踪,据推测他们被埋在倒塌的建筑物和房屋的废墟下,这是在居民区使用爆炸性武器造成的悲剧性后果。”
她强调说,加沙地带有4600多名儿童丧生,约9000名儿童受伤。
俄埃两国总统对加沙地带平民伤亡人数持续增加深感担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电 据克宫新闻局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埃及总统塞西进行电话交谈,两国领导人对加沙地带平民中死者人数空前攀升深感担忧。
公告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埃及总统塞西进行电话交谈。双方继续讨论巴以冲突地区极度恶化的局势。两国领导人对包括数千儿童和女性在内平民死亡人数空前攀升深感担忧。”
以军向希法医院展开“精准”行动 促哈马斯投降
以色列军方说,以军正在对加沙地带希法医院里的哈马斯武装分子展开袭击,并敦促藏身在医院里的所有武装分子投降。
在不到一小时前,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卫生部发言人说,以色列已告知加沙官员,以军将“几分钟内”袭击希法医院大楼。
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说:“根据情报信息和行动需要,以色列国防军部队正在希法医院的特定区域对哈马斯进行精准、有针对性的行动。”
声明说:“以色列国防军部队,包括医疗队和讲阿拉伯语的人员,全受过专业训练,为这种复杂敏感环境的行动做好了准备,目的是不对平民造成伤害。”
数以万计支持以色列的示威者在华盛顿集会
周二(11月4日),数以万计的示威者聚集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以示团结。目前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面临着反犹主义的复兴,参加抗议活动的活动人士将其比作纳粹大屠杀时期达到高潮的那种仇恨。
这次集会名为“美国人为以色列游行”(Americans March for Israel),由不同的犹太团体组织、政治界人士、知识界人士、音乐界人士和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的亲属到场发表演讲。
俄罗斯资源部长率团访问朝鲜
美B-52战略轰炸机今将飞临半岛与韩军联演
韩美日外长聚首旧金山商讨合力应对朝俄军事合作
公明党党首22日起访华 将转交岸田亲笔信
【共同社11月14日电】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14日在记者会上宣布,22至23日将访问中国首都北京。访华期间,他将与中国共产党干部和政府要员举行会谈,要求撤销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措施。在记者会前,山口与首相岸田文雄在官邸会谈,希望岸田交托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笔信,岸田应允。
日英意防长拟12月会谈确认2035年部署战机
美中峰会据报在旧金山南部菲洛里庄园举行,将包括工作午餐
习近平和拜登均于周二抵达旧金山地区,他们的会晤预计包括工作午餐、庄园漫步,以及包括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参会的小型会晤。双方其他高级官员将就特定问题举行单独会议。
周三晚些时候,习近平预计将出席两场招待会,会见美国商界和文化界的部分领袖。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邀与会者称,在中国领导人发表“对美中人民”的讲话前,一位美国内阁官员将为习近平做开场介绍。
报导提及,中国官员要求与本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地点分开,希望讨论的时间能够超过去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美中峰会。去年11月,拜登和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了3小时的会晤。另一位高级官员提到,美方正在寻求的一些成果是“实质性的”,“不同于”过去的成果。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援引知情人士报导,习近平本周访问加州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安排,小到他在乘坐车队时看到窗外的景色,大到他从哪个角度被拍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指出:“细节无小事”。
NBC报导指,两位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说,他们坚持要求这次会晤在本周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地区领导人更广泛聚会之前举行,而且地点应与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地点完全分开。这两名官员称,中方的要求旨在提升习近平的地位,使其高于本周前往加州的其他世界领导人。
除了美中峰会外,另一场活动将于周三晚间举行。官员们说,习近平与拜登会晤后,将与美企顶级CEO和其他政要一起出席一个每盘2000美元的晚宴。官员们说,拜登预计不会出席,因为他将主持一个单独的晚宴,但一些美方高级官员可能会出席。
"拜习会"前夕 美国会年度报告指互动改变不了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15日在美国旧金山湾区会晤。这是双方继去年11月印尼巴厘岛会谈后,第2次面对面会晤。
中央社报道,拜习会前夕,美国国会美中经济暨安全审查委员会周二依规定向美国国会递交年度报告,以753页篇幅检视美中关系、中国威胁及北京与台湾、香港与欧洲的关系,并提出30项建议。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来美中关系起起落落,时常因高层互访或缺乏访问,时而热络,时而冷却;高层互动虽反映美国欲与北京改善关系的愿望,但持续性的长期战略与制度性竞争,才是美中关系的"新常态"。
报告表示,不论在国内或国外,中共都没有出现政策改变迹象,且持续拒绝在国安、经济或贸易等根本性问题上与美方合作。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来的美中访问与华盛顿其他外交努力,都未能促使中国大幅度改变方向。"美中高层会晤的结果,仅是换来进一步会面的承诺,亦即更多谈话,而非具体行动。"
美中关系年初因中国侦察气球入侵美国领空降至冰点,首场拜习会创造的善意尽失,原定2月初访中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因而延迟访问。
但相隔不到4个月,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等美国官员6月起相继出访中国,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副总理何立峰近期也访问美国,双边关系逐渐融冰,才促成15日的第2场拜习会。
报告指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加速对台湾展开多面向政治、军事、经济与资讯压力战,北京胁迫行为的目的,是要影响台湾大选结果。
针对台湾,报告向国会提出3项建议,包括指示五角大楼把台湾军队训练场地扩至美国,并允许台湾观察团队进驻美国训练基地;仿效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 NATO CCDCOE),在台美间建立对抗中国假讯息与网络作战的卓越中心;指示相关单位就中共封台潜在经济冲击发布报告。
布林肯:美国相信亚太经济体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
路透社报道,布林肯星期二(11月14日)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上,向21个APEC成员国部长发表讲话时,引用了2020年APEC领导人吉隆坡宣言,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
布林肯说:“美国相信这么一个愿景——各经济体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合作伙伴,公开处理问题,透明制定规则并公平实施,商品、思想和人员合法、自由的流动。”
布林肯在讲话中并没有提及中国,但他的讲话呼应了美国近年来的论调。华盛顿指责中国欺凌印太地区小国,并试图破坏美国及盟国现有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美中关系过去几年持续紧张,但近期开始出现和缓迹象。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15日)将在旧金山举行2021年以来的第二次面对面会晤。
拜登:与习近平会晤的目标是让美中沟通恢复正常
拜登周二(1月14日)在前往旧金山会晤习近平并出席今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论坛之前表示,尽管美中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尖锐分歧,但两国必须再次“走上正常的沟通轨道”。
“如果有危机,能够拿起电话彼此交谈。能够确保我们两军仍然彼此有联络,”拜登在拜登对记者们说。“我们不是在试图与中国脱钩,但是我们试图做到是,把这种关系变得更好。”
习拜会前瞻:目标、利害关系和影响
九个月前,中国间谍气球事件导致华盛顿和北京的关系降至新低。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周在旧金山举行面对面会谈。
美国官员一直在努力强调,美国和中国是竞争对手,而不是零和对手。“我们与中国有7000亿美元的贸易关系。绝大多数——其中99%——与出口管制无关,”商务部长雷蒙多本周末告诉CNN。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称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财政部长耶伦警告,经济分离“将产生重大的全球影响”。
美国希望恢复去年佩洛西众议长访台后中断的军事通讯。拜登可能会重申美国支持承认北京为中国唯一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同时警告习近平不要干涉台湾明年的总统选举。美国希望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芬太尼走私方面进行合作(中国是阿片类制品生产所用的药物的一大来源国)。
拜登停止推进印太贸易协议计划
白宫原计划在本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完成其“印太经济框架”贸易支柱的关键内容。
就在美国总统准备在旧金山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际,拜登公布其印太经济战略的一个关键部分的计划因国会民主党人的反对而搁浅。
美国本打算在本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完成其“印太经济框架”贸易支柱的关键内容。这原本将向中国发出一个信号,即美国及其伙伴可以在一项战略上进行合作,华盛顿希望这一战略可以抗衡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
研究预测中国2024年碳排放将下跌 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即将卸任
总部位于伦敦的跟踪全球碳排放的权威机构炭简报11月14日发表报告,预测中国明年的碳排放将会下降。另据来自多个消息来源的报道,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即将在出席第28届气候峰会之后卸任。
|